<p class="ql-block">央迈勇</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6611</p> <p class="ql-block">2024年,我们分别在海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和江苏等6省自驾行摄。一路欣赏海南的碧海蓝天、沙滩椰林,河北的燕赵古风、慷慨悲歌,山东的山海韵味、圣城风范,山西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浙江的水乡古镇、文韵山川,江苏的精巧园林、烂漫秋色……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并在允许情况下进行多次航拍,用镜头纪录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现挑选部分照片制成[我的2024]序列美篇与友分享。本篇为山西.临汾篇。</p><p class="ql-block"> 山西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西的古建筑更是闻名遐迩,有着“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誉。目前,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531处,占全国总数的10.5%,位居全国第一。从唐代至元代的木结构建筑,山西就有518座,占到全国的82%,现存的3座唐代建筑也都在山西。这些古建筑涵盖了寺庙、楼阁、戏台、塔等多种类型,如佛光寺、应县木塔、晋祠等,它们是山西历史文明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地处汾水之滨得名,总面积202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90.66万。这里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重要发祥地,4300年前帝尧在此建都,“最早中国”的故事由此开篇。春秋时,此地为晋国属地,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临汾文物古迹众多,有5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承载寻根文化的洪洞大槐树,见证晋国辉煌的晋国博物馆,拥有精美悬塑的隰县小西天等,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霍州古署即霍州署,位于山西霍州市东大街北侧,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衙门。它始建于隋唐,原为隋末宋老生幕府,后为尉迟恭帅府行辕、国王行宫,至今超1300年。其建筑布局严谨,分中轴线与东西辅线,大堂采用元代“减柱移柱”法式,被梁思成赞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 。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霍州鼓楼,位于山西霍州市中心,又称文昌阁。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通高27米,由台基与楼阁构成。台基以青石和青砖砌成,开有十字券洞连通四方街道。楼阁为二层三檐歇山顶,斗拱密布,琉璃瓦熠熠生辉。它于2019年10月7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霍州地标,它承载历史记忆,见证岁月变迁 。</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位于山西临汾隰县凤凰山巅,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原名千佛庵,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以明代的彩色悬塑艺术而闻名,其精华保存于大雄宝殿,千尊佛像,按33重天依次排列,尊卑有序,巨细得宜,被称为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p> <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明崇祯七年,由东明禅师主持兴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末所建。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仅有1100多平方米,布局分为上、下两院,有山门二重,大小不等、高低错落、南北对称的建筑20处,并以洞为门,把上院、下院、前院三个建筑群分隔和连通。</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位于山西临汾洪洞县,是闻名遐迩的明代迁民遗址。从明洪武到永乐年间,朝廷在大槐树下的广济寺院设局,组织了18次大规模移民,涉及18省500余县 。如今,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5A级景区,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承载着厚重的根祖文化 。</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上寺位于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霍山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始于汉,屡经兴废重修,现存为明代重建遗物,形制结构仍具元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由由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观音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组成。寺内的飞虹塔是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弥陀殿内曾存放稀世孤本《赵城金藏》;大雄宝殿内的木雕神龛及佛像工艺俱佳;毗卢殿内的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殿内的木雕棱花是明代小木作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下寺坐落于山西洪洞县城东霍山之麓,与上寺相距约五百米。它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现存建筑多为元代重建。寺有前后二院,地势逐级升高,前院开阔,后院建筑密集,呈四合院布局。</p> <p class="ql-block">下寺后大殿、亦称后佛殿。建于元至大二年(公元一三0九年),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悬山顶。木结构使用大横额、减柱移柱等手法,形成了跨度大、空间大,外观雄伟等特点。殿内主像为三世佛,四壁原有大幅元代壁画,解放前被盗卖至国外,现陈列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水神庙壁画是我国元代壁画艺术的瑰宝。这些壁画绘于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距今约700年,总面积197平方米,分布在水神庙主体建筑明应王殿内。</p> <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丰富,涵盖祈雨、行雨、酬神等,还包含元代生活场景,如戏剧演出、捶丸运动等画面。其中,戏剧壁画生动展现民间戏班登台实况,是研究戏曲发展的珍贵史料;捶丸图则印证了宋元时期该项运动的盛行。这些壁画构图精巧、线条刚健、色彩艳丽,也是研究元代社会生活、文化风俗的绝佳资料。</p> <p class="ql-block">临汾大云寺,又名铁佛寺,隐匿于市区西南隅。它始建于唐贞观六年,距今近1400年,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清康熙年间的地震虽让其历经磨难,好在康熙五十四年得以重建。</p> <p class="ql-block">寺院坐西朝东,为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金顶宝塔和藏经楼。其中,金顶琉璃宝塔是寺内建筑精华,高约39.5米 ,一至五层呈方形,六级为八角形,顶端塔刹是鎏金宝珠。塔身镶嵌60幅琉璃浮雕,讲述佛教故事。塔一层塔心室内,安放着全国最大的唐代生铁佛头,高6.8米,重约15吨,面容慈祥,见证着岁月变迁,也反映出盛唐时平阳高超的冶炼技术。</p> <p class="ql-block">山西襄汾灵光寺,位于邓庄镇北梁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金皇统年间重修。寺内原有藏经阁、宝塔等建筑,规模宏大。可惜历经战乱,殿堂于1948年毁于战火,1958年地面被淤平 ,如今仅存一座琉璃砖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塔为八角形仿木构形式,原13级,因康熙年间地震,现存7级,残高22.44米 。塔身镶嵌黄绿色琉璃,斗拱、莲瓣、佛像等装饰精美,是山西唯一完整保留金代琉璃装饰的原构,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曲沃感应寺,在历史的沧桑中仅留一座砖塔,位于曲沃旧城西门外,又名西寺塔。它始建于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原本有12层,高44.1米 ,是八角楼阁与密檐结合式砖塔。元大德七年的地震让其坠落四层,剩余部分裂为两半,此后历经多次地震,依旧顽强屹立,还扛住了日军炸药。如今仅存7层,见证着曲沃的岁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望母楼坐落于曲沃县城贡院街中段,又名四牌楼,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李济沆生性至孝,母亲去世后葬于城东郊,他因思母心切而建楼凭望。此楼为楼阁与牌楼混合式建筑,纯木结构,三重檐十字歇山顶,上覆黄绿琉璃瓦 ,融合南北建筑风格,构思精巧、工艺精湛,极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临汾曲沃县大悲院,始建于唐大和元年(827年) ,历经宋、金、清三代修葺。寺院不大,却藏着古建精华——献殿,保留宋金时期建筑法式与风格,单檐歇山顶,梁架、斗拱古朴精巧 。殿内石柱、石碑、石像生雕刻精美,是探寻古建与石雕艺术的宝藏地 。是第五批国家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砖雕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晋国博物馆位于山西临汾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兴建,是山西首座大型遗址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完整展示晋国历史文化风貌的平台。 它建筑面积13393平方米,展厅面积8985平方米 ,设有晋国历史文化、遗址发掘史、晋侯墓地遗址三大展厅,展出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诉说晋国兴衰。馆内一号车马坑规模为西周全国之最,尽显历史厚重。</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晋候鸟鳟〞即出土于此。</p> <p class="ql-block">晋国博物馆的晋侯稣陪祀车马坑属于西周时期,而秦兵马俑是秦朝时期的,晋侯稣陪祀车马坑比秦兵马俑要早600多年。</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摄于山西临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