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1日(星期五)中午,作者岁月如歌从化州城区驾驶小车,回到家乡江湖镇探寻江湖供销社历史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在乡镇机关单位最吃香单位是:供销社、粮管所、食品站等单位。当年供销社是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编制是全民所有制职工。七十年代化州县财贸战线统一吸收招了一大批农村青年男女,每个大队分配二个名额,由大队干部推荐,通过政审和身体健康体验及格,分配到全县各乡镇供销社工作。后来只是顶班才能吸收到供销社工作,当年能在供销社当一名售货员,真是最幸运的。</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当年江湖供销社自建一幢楼房做办公大楼,当年有百货门市部、纱布门市部、五金门市部、付食门市部、日杂门市部、饮食门市部、生产资料门市部、农副产品收购门市部等。江湖供销社有二条圩(江湖圩、连界圩)。</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江湖公社党委和江湖供销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物,生产队发展种植黄红麻、黄红烟,种植柑橙,种植地菠萝。大部分农户在自己自留地都种上红麻,供销社派出麻师、烟师、橙师到大队、生产队扶持指导生产队发展经济作物。江湖供销社还选派二名职工到江湖公社党委办公室上班,抓好多种经营业务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农历七月份是收购红麻绒旺盛季节,江湖收购站、连界收购站人山人海,全公社8个大队97条自然农户一般都有红麻绒担到供销社收购,当年是农民一笔可观收入,可解决子女学习费用,家庭日常费用。</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当年生产队冬季种植黄烟,春季种植春黄烟,当年江湖公社党委和江湖供销社组织大队干部和部分生产队长到高州参观黄烟现场种植示范点。取得经验之后,大力发展黄烟生产,大大增加生产队经济收入。</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江湖镇种植春黄烟是比较多的乡镇,因为江湖镇种植春黄烟比较早,产量比较多,龙梅村委会茅山村基本家家户户种植春黄烟,茅山村调出许多烟师到其它镇,指导各农户种植春黄烟。</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未,由于体制改革,供销社已由职工承包经营,供销社大部分门店房产权是房产所的,后来房产所都拍卖房屋给个人拆旧重建,房产权归个体户所有。只剩下供销社办公室、个别农产品收购站,生产资料肥料仓库是供销社的,目前仍保留原来房屋遗址,让探寻客户来访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中国就开始了凭票换购的“票证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至1993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其历史沿革。供销社的起源可追溯至1950年,那时它由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进行领导和管理。但真正让供销社声名鹊起的是1953年实施的“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不仅为供销社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贡献了重要力量。可以说,供销社的历史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它不仅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更是国家变迁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供销社,这一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组织,其功能与业务已逐渐多元化。最初,它主要服务于农民社员,涉及城乡商贸流通等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销社的服务范围从基础的农资销售、农产品购销,拓展至消费品零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逐渐构建起以农业为核心,连接城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这种多元化的服务特性,使得供销社在推动城乡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供销社也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8年12月14日刊登在《化州信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8年12月31日刊登在《茂名信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5月2日刊登在《化州经济信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8年12月14日刊登在《化州信息》。</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的主要职责和功能包括以下二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组织农村生产和商品流通:供销社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农民组织生产和商品流通。具体来说,供销社负责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销售农副产品(如黄红麻、黄红烟、櫈子、地菠萝等水果)以及供应日用消费品(如油盐酱醋、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p><p class="ql-block"> 二,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供销社不仅在生产前提供必要的农用物资,还在生产过程中和结束后提供相关服务。例如,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确保他们的辛勤劳动能够转化为实际收入;同时,供销社还提供质优价廉的生活用品,方便农民的生活。 </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90年6月4日刊登在《茂名日报》。</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3月18日刊登在《化州经济信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2月10日刊登在《茂名日报》。</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5月31日刊登在《茂名经济信息》。</p> <p class="ql-block"> 在供销社销售营业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销售商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够进入供销社工作,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还意味着能够接触到各种稀缺商品。由于供销社的商品需要通过票证购买,营业员在分配商品时拥有一定的权力,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此外,供销社的工作环境相对稳定,收入也较为可观,因此营业员成为当时非常受欢迎的职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5月8日刊登在《茂名日报》。</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89年11月26日刊登在《化州经济信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岁月如歌,于1990年12月10日刊登在《化州经济信息》。</p> <p class="ql-block"> 后记; 作者岁月如歌,是一名退休公务员干部,在职期间热爱新闻报道工作,曾经是《化州人民广播电台》特约记者、《茂名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科技报》、《茂名日报》,《湛江经济报》、《湛江科技报》、《茂名税务报》、《海南经济报》、《农民日报》……特约通讯员。</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继续在宣传这块园地里耕耘,发挥余热。经常深入到全市各乡镇、村庄、果园、养殖场、农田、耕牛市场、还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拍摄大量照片,制作美篇作品,宣传家乡好人好事。</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作者岁月如歌,在江湖镇党委办公室工作,经常深入到江湖供销社联系工作业务。</p><p class="ql-block"> 退休之后经常外出旅游,还邀请曾经在一起工作领导同事同学一起饮茶倾谈工作生活愉快往事,畅谈人生经历,回忆过去工作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至目前为止发表美篇作品1387篇,阅读量达349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照片是作者岁月如歌,于2025年2月21日在江湖供销社收购站门前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编 辑: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江湖供销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2月2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