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除第七张外,均为平湖老照片:</p><p class="ql-block">来自百度,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姐夫是浙江平湖人,工作在上海,因为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一家生活在平湖!</p><p class="ql-block">孤身一人在上海的大姐夫,由我上海的大姨牵线搭桥后,七十年代初来我家当上门女婿,直到2024年在上海过世,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我记得小时候跟着大姐、大姐夫一起去过平湖,那是我8岁左右,1972年,她们结婚前。</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应该是他上我们家来看了我家的家庭情况后,谈了一段时间,结婚前把我大姐领去他老家,给他婶娘及哥嫂过目的!</p><p class="ql-block">那时我有点印象了,跟着大姐先到上海,然后与大姐夫一起乘轮船去的平湖,在候船室,旁人还以为我是他们的孩子,还问了一句,“你们的孩子这么大了”,大姐忙解释说“不是,这是我妹妹”。</p><p class="ql-block">人家好奇的打量着我们三个人,因为大姐夫当时三十出头,看上去可以当我的父亲了!</p><p class="ql-block">记得乘船到了平湖后,天已经有点黑了,看到那里有的房子都是沿河建造的,我们沿着河边的石板路,走了一段路,快到他哥哥家时,有几个人在探望,看到我们时喊“来了、来了”。</p><p class="ql-block">然后迎上来,吩咐两个小孩子快叫“婶婶”,那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是大姐夫的侄子侄女,一个叫永春、一个叫永梅,好像记得!</p> <p class="ql-block">然后第二天大姐夫带着我们来到平湖街上转转,走进一个商店,准备买个玩具给我。</p><p class="ql-block">记得已经叫营业员拿出来了,他拿在手里,我看到是一个铁皮的二只红色的公鸡在争相啄米,下面一个东西一拉,上面两只公鸡就争相啄起米来。非常好玩!</p><p class="ql-block">大姐夫问了价格准备捣钱买了,被大姐阻止了,说太贵了,然后拉着我就走。</p><p class="ql-block">其实当时我很想要那个玩具,但没敢开口,然后现在还记得那个场景,那个啄米的两只公鸡!</p><p class="ql-block">记得我们在平湖住了几天,有一天还看到大姐夫拿出一张照片对大姐说,也有其他人帮他介绍的,照片上是一个女的,是张风景照,我看了一眼,发现没有我大姐好看!</p><p class="ql-block">在平湖住了几天后,我们跟着大姐夫一起乘船回上海,然后回家!</p><p class="ql-block">73年春节,他们就结婚了,我们家来了很多亲戚,记得大姐夫乘火车到五牧站(那时还有五牧站,七十年代末撤掉的),我和二姐陪着大姐去火车站接亲,因为是招女婿,回来时我大姐走在大姐夫前面,二姐拉着我走在他们后面,那次大姐夫带回来很多上海糖,让母亲村上发发,他脖子上系了条围巾,还是穿着派克大衣!</p> <p class="ql-block">刚结婚第一、二年,我们外甥还没出世时,他探亲回来闲的无聊,也会带着我和五姐一起出去玩,一次到横林,一次到洛社,分别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我们走走息息,到了横林街上还请我们吃了一顿,然后再回家,回来时我走不动了,赖着不肯走,他还背了我一段。那时我九岁,五姐十一岁左右。</p><p class="ql-block">到洛社同样如此!</p><p class="ql-block">等有了外甥后,他就儿子重要了。回家就把儿子抱在手里,那时外甥也调皮的很,总是喜欢一把抓住他老子的眼镜,然后大姐夫再好好点从他手里拿下来!</p><p class="ql-block">我父亲抱我外甥同样是这样,他也是喜欢一把抓住外公的眼镜不放,那时外甥几个月大时!</p><p class="ql-block">记得大姐生外甥时,大姐夫买回很多好吃的东西,有的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腌制的小黄瓜,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黄瓜当咸菜萝卜干吃的!</p> <p class="ql-block">记得有次他还带着我们姐妹几个,去无锡玩,他还特意借了一台照相机。</p><p class="ql-block">我们姐妹六个,加上他,然后还有抱在手里的外甥,我们几个人从五牧火车站到无锡,在无锡吃的其他的都忘了,每人两碗豆腐汤,我印象深刻,我们七个人每人两碗,把营业员都端糊涂了!</p><p class="ql-block">那次在锡惠公园,他为我们拍了很多照片,二姐那次拍的最多,那时二姐还没结婚!</p> <p class="ql-block">大姐夫有年回来探亲,买回好多野生小核桃,那时他还没调回上海,还被供电局外派在安徽,在安徽哪个山里看到小核桃,野生的又便宜,买回来一大包。</p><p class="ql-block">然后大姐她们就在大灶上炒,那年刚好二姐结婚,她出嫁时大姐在她官箱里放了好多小核桃。</p><p class="ql-block">在二姐出嫁后,我和五姐有次还去她们家玩,那是我们除了外婆家外,在乡下的第一家亲戚,因为我们的亲戚大部分都在外地,上海的最多,有4家!</p><p class="ql-block">看到二姐出嫁了,小小年纪的我们,两个人也会摸去她婆家看她,当时我们走进去,她背对着窗户在打毛衣,我们喊了她一声,她看到是我们高兴极了,开了官箱拿出一大捧的小核桃给我们俩个,我们两个口袋里分别装的满满的,回家时我俩可高兴了,一面吃着核桃,一面说二姐真好!</p> <p class="ql-block">大姐夫给我的印象是,每次回来探亲,总会带两本书,一本《聊斋志异》,一本《鲁迅全集》,这两本书好像他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那时我们常常要他讲故事给我们听,四姐总会说“阿哥,讲个故事来听听”,然后大姐夫真的给我们讲起故事来。</p><p class="ql-block">找个凳子坐下后,手里夹着一根烟,然后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起故事来,有的是聊斋里的故事,《聂小倩》等,有的是鲁迅全集里的故事,还有其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上海还流行过手抄本,他看了也会回来讲给我们听,有次讲了一个故事叫“绿色的尸体”,我以为是60个尸体,上海话绿跟6发音相同,把我吓坏了,又想听又不敢听,好在人多,倒也不怕,村上邻居看到大姐夫讲故事,也会来凑着听。有时,一个大门口坐满了人!</p><p class="ql-block">大姐夫此时讲的有声有色,我们都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有时他讲着讲着,看到我们有次在剥毛豆,黄豆萁的根部有白色的颗粒,他说“这个东西可以当肥料用的”,他在书上看到的,然后我们真的把那些收集起来拿到田里去!</p> <p class="ql-block">他和大姐两地分居时,都是书信往来,写信方式互通情感。</p><p class="ql-block">记得大姐夫写信给大姐时,开头总是“智敏:如唔”,我们都不懂事,常常拿到信后拆开来看,不懂他们夫妻之间有私密话题要聊,还以为跟其他亲戚们来信一样,拿到信后就拆开来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看到他给大姐的来信时,抬头一个问号❔,我们不懂什么意思,大姐下班回来后还问她,她说你们一直拆我的信,有些话他都不好在信里面提。</p><p class="ql-block">其实那次他想问大姐生理问题,不好意思直接写出来,知道我们都会看他们的信。后来想想我们挺不懂事的。</p> <p class="ql-block">有时当我们做作业时,他也会来坐在旁边看看,指点一下。五姐高考前,他还特意从上海带回高考复习资料,让五姐多练习!</p><p class="ql-block">总之大姐夫给我们的印象是,文化很高,他说他曾当过代课老师,后来上海供电局去平湖招工时,他去考上的!</p><p class="ql-block">他还会打桥牌,并且还是高手,经常参加他们单位组织的桥牌队,出去比赛。但是搓麻将他不喜欢!</p><p class="ql-block">大姐夫讲着一口上海话,浙江人讲上海话比较容易学会,浙江话跟上海话比较接近!</p><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上海话我们也会简单来几句,就是大姐夫那里学来的!</p><p class="ql-block">记得他跟我父亲两人聊天时,总听他讲“阿拉单位里响”,然后那能、那能。两个人戴着眼镜,都有点文化,还真有点共同话题!</p> <p class="ql-block">后来大姐跟着他去上海后,他回来的次数就少了!</p><p class="ql-block">再后来他儿子也去上海读大学了,那时他们还住在九龙路附近。过了几年,他们又搬到提蓝桥附近!</p><p class="ql-block">2001年我父亲去世后,我妈跟着她们去了上海,生活了两年。那年国庆节我们三人去看母亲,到了那里,他拿出一只照相机对我说,“小文,晓得侬欢喜拍照,喏,帮侬照相机都借好了啦”,我高兴的说“哎呀,阿哥太谢谢你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出去玩时,他送我们走到提蓝桥附近一个摆渡口,过了那个渡口上岸走半个小时就是东方明珠塔,我们仨在明珠塔门前拍了几张照,然后去“金茂大厦”,乘电梯来到金茂大厦楼顶,黄浦江两岸风光一览无余。那时金茂大厦刚刚修建完成,开放不久!</p><p class="ql-block">在陆家嘴附近转了转,拍了很多照片!</p> <p class="ql-block">以前,除了高血压,一直身体很好的他,在82岁时膀胱有点问题,后来开始断断续续一直生病住院,大姐服侍他两年多,自己瘦的只有八十斤不到,大姐年轻时的绰号是“胖婆婆”。</p><p class="ql-block">后来大姐也生病了,吃不消了,是他女婿特意请了假去医院服侍他,他儿子偶尔来陪陪。</p><p class="ql-block">在去年的六月份大姐夫走完了他八十四岁人生之路,我得到消息后,跟老公商量,我说我要上海去一趟,大姐夫没了。</p><p class="ql-block">然后微信里跟女儿说,让她那天晚上照应一下她爸,我得去上海,大夫夫没了,他生病后一直没有时间去看他,最后一次无论如何都得去一次,否则心里不好过!</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7点多从家里出发,在香烛店买了几块锡箔,匆匆忙忙打车去火车站,10点多已经到他们家了!</p><p class="ql-block">给他守了一夜灵,折了一夜的锡箔纸,跟外甥女讲了一夜话,第二天早上再匆匆忙忙赶回家!</p><p class="ql-block">在回家的路上,跟二姐、五姐互通消息,她们说等大姐夫出殡时,她们二对夫妻再来上海,送他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大姐夫这个人一辈子挣的不少,却舍不得花钱,很节俭。到我们家来当上门女婿,除了不会做农活外,其他似乎没有什么不好的缺点,但是如果会做农活的人,怎么有本事进上海的供电局呢,人没有十全十美的!</p><p class="ql-block">他对我大姐也算很好的,他知道比大姐大了九岁,很早就为她存钱了,就怕他自己先走一步,大姐会吃苦!</p><p class="ql-block">大姐嫁给他也算是幸福的,我认为!</p><p class="ql-block">我们姐妹几个对大姐夫,总是以“阿哥”称呼他,那是他第一次来我家时,我们这么称呼他的!</p><p class="ql-block">如今还记得他第一次来我家相亲,穿着派克大衣,和仁仁表哥一前一后走进家门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为了写大姐夫我特意上百度查了下浙江平湖,平湖属于浙江省直辖的县级市,嘉兴市代管,南临杭州湾。</p><p class="ql-block">所以那时大姐夫每当说起他家乡平湖时,一脸自豪说“阿拉平湖是杭州湾的呀,”</p><p class="ql-block">要不是他父母双亡,年纪稍大些,作为一个上海供电局的人,怎会到农村来做别人家的上门女婿!</p><p class="ql-block">我们有这样一个大姐夫,也是我们的造化!</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的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