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加勒老城位于斯里兰卡西南,坐落在首都科伦坡南部大约100公里处,处于印度洋的海滨上。加勒老城及其城堡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这个半岛是个天然的港口,由于大量珊瑚礁的出现,港口的入口处变得极其错综复杂。加勒老城的存在充分展现了17世纪与19世纪期间欧洲建筑与南亚传统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当地的建筑师们已经改变了欧洲最初的建筑模型,使这些建筑物良好的适应了斯里兰卡地理、气候、历史及文化条件。</p><p class="ql-block">加勒城堡是16世纪由葡萄牙人建造的。公元十八世纪英国人入侵之前,加勒城堡一度辉煌,发展到了它的顶盛时期。它是欧洲人在南亚及东南地区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成功地融合了欧洲的建筑艺术和南亚的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视加勒老城全景(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古堡城墙天际线</p> 建于1904年的“米拉”古堡清真寺<div><br></div> 古堡民居<div>400多年前,葡萄牙人来到斯里兰卡的南部海滨城市加勒,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城堡。300多年前,荷兰人用了四天时间赶走了葡萄牙人,之后又用了几十年时间,筑起了防海大堤,建造了防御要塞,当年甚至还划分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等不同堡垒。<br>200多年前英国人又抢下了这座古堡,继续加固和翻修。如今这座占地36万平方米的加勒古堡,静静地矗立在南印度洋旁边,三面筑有城墙,兼有御敌和防洪的功能,古堡里面各种小洋房,都是标准的欧洲风格。<br></div> 古堡民居 古堡城墙上炮台遗址 城墙垛口 古堡铜质地图<div>荷兰人坚不可摧的城墙不仅挡住了他国的炮弹,甚至还在400年之后挡住了2004年的巨大海啸,保住了古城内的风貌。加勒古城是至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堡,也是欧洲人在南亚及东南地区建筑防卫要塞的典型代表。<br></div><div>加勒古城是一个城堡,建在半岛上,三面环海,海边有城墙和塔楼,两个大门自由进出。<br></div> 古堡西式大炮 400年历史的古堡钟楼 古堡钟楼 古堡钟楼 仰视古堡钟楼 侧视古堡钟楼 站在城墙上的拍摄者<div>加勒以古老的旧城墙作为当地景观的标志性象征,见证着殖民地时期的变迁。<br></div> 荷兰人在1755年建的“归正会”基督教堂。 荷兰人在1755年建的“归正会”基督教堂。 荷兰人在1755年建的“归正会”基督教堂内部。 荷兰人在1755年建的“归正会”基督教堂外观正立面。 英国人修建的“圣公会”教堂局部 英国人修建的“圣公会”正面 英国人修建的“圣公会”教堂内部 英国人修建的“圣公会”教堂 东印度公司遗址 东印度公司遗址 斯里兰卡班达拉萘克总统雕塑 位于东印度公司建筑中的最早古堡老城门。<div>老建筑入口上方,雕刻着皇家徽章,彰显着曾经的辉煌。这些雕刻艺术作品不仅精美绝伦,更是见证了加勒古堡的兴衰变迁。<br></div><div>加勒古城的基础设施也很完备,建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排污系统,其特点先是通过风车抽上海水,然后通过输水管导入城中,再通过污水管将污水排入海中。<br></div> 东印度公司遗址门饰 东印度公司遗址窗饰 最早医院建筑 最早医院建筑 警察营房的建筑风格独特,白色墙壁上装饰着绿色植物,显得格外清新。 古堡西式大炮台<div>一门古老的黑色大炮被放置在一个木制底座上,并通过一个金属轮子固定在地上。这门大炮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依然散发着威严的气息。<br></div> 建于1938年的古堡灯塔,下半部分是弹药库 古堡灯塔<div>灯塔不仅是导航的标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br></div> 建于1904年“米拉”伊斯兰教清真寺庙侧面 古堡商家 古堡商家门口雕塑 古堡十字街口 古堡象神木雕 古堡十字路口<div>古堡之内有数条街道。建筑基本上都是西式的。<br></div> 古堡本地女学生 古堡商家 教堂顶部 教堂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