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基因是生物体进化的基础,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行为。在学校语境中,基因则隐喻为教育理念、文化特质和育人方式。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如何理解并践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传承是“底色”,创新是“调色”</b></p><p class="ql-block"> 传承与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两大基石。传承是学校的“底色”,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稳定的框架;创新则是“调色”,赋予教育时代生命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既要尊重传统,也要敢于突破。</p><p class="ql-block"> 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为例,学校始终围绕“解放儿童”这一核心理念,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系统改革与创新。从20世纪60年代的“6岁儿童入学实验”到如今的“率性教育”,学校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成为成长的主人。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解放儿童”的理念。例如,在课堂上减少单向灌输,增加互动式、体验式学习;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b>实践建议:</b></p><p class="ql-block"> 1. 在教学中融入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2.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例如使用多媒体工具或设计跨学科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 3.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课堂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理论是“风帆”,实践是“船桨”</b></p><p class="ql-block"> 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理论为教学提供方向,实践则是将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调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p><p class="ql-block"> 东北师大附小在“在地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滋养。例如,学校通过全学科联动的方式,将国家课程与地方资源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贴近生活的学习体验。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教学中融入本地文化或社区资源。例如,在语文课上讲述本地历史故事,在科学课上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植物,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b>实践建议:</b></p><p class="ql-block"> 1. 学习教育理论,但不要生搬硬套,而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p><p class="ql-block"> 2. 在教学中注重反思,记录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 3. 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与同事分享实践经验,共同提升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全面发展是“合奏”,个性发展是“独奏”</b></p><p class="ql-block">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两大维度。全面发展如同乐团合奏,需要各种乐器密切配合;个性发展则如同独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兼顾二者,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 东北师大附小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全面发展,开齐开足各学科课程,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例如,学校通过分层教学、兴趣小组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小学教师,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实施类似策略。例如,在课堂上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在课后活动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或项目。</p><p class="ql-block"> 实践建议:</p><p class="ql-block"> 1.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 2.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3. 通过家校合作,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个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四、课程是“蓝图”,教学是“实景”</b></p><p class="ql-block">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两大支柱。课程是“蓝图”,规定了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教学则是“实景”,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实践,将课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验。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既遵循课程要求,又灵活创新。</p><p class="ql-block"> 东北师大附小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的“再创造”能力。例如,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选择和拓展,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也可以尝试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创意。例如,在语文课上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理解课文;在数学课上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p><p class="ql-block"> <b>实践建议:</b></p><p class="ql-block"> 1. 深入理解课程目标,明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p><p class="ql-block"> 2.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p><p class="ql-block"> 3. 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例如绘本、视频、实物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学校的基因,并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理念。传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课程与教学,这四大基因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在教育的道路上,既做传统的守护者,也做创新的探索者,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