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地方,看看人间烟火——正月里的潮汕:汕头之一

曙目寸光

<p class="ql-block"><b>帝都的春节已经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而广东潮汕地区,元宵节那天才是闹年的开始。</b></p><p class="ql-block"><b>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主要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广义上还包括汕尾市,统称为“潮汕四市”。这里不仅以美食闻名,还拥有独特的行政和人文特色。</b></p> <p class="ql-block"><b>潮汕地区的行政区划因历史原因较为复杂,四市各自独立,但又紧密相连。汕头是经济中心,潮州是文化古城,揭阳是工业重镇,汕尾则以海滨风光著称。虽然行政上各自为政,但潮汕人有着强烈的区域认同感,常以“潮汕人”自居。</b></p> <p class="ql-block"><b>潮汕人以经商闻名,善于做生意,足迹遍布全球。潮汕菜更是享誉中外,牛肉丸、蚝烙、卤鹅等数不胜数的美食让人垂涎。</b></p> <p class="ql-block"><b>潮汕文化独具一格,潮汕话是这里的标志性方言,让外地人听的一头雾水。潮汕人重视传统,宗族观念强,祠堂文化盛行,尤其逢年过节祭祖活动,热闹非凡,味道十足,是少有能保持传统民风民俗的地区。</b></p> <p class="ql-block"><b>潮汕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南滨路南侧,是展示潮汕文化精髓的重要窗口,其精华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b>山海意象:建筑外观融合潮汕山水与海洋文化,形似延绵山峦与乘风破浪的“红头船”,象征潮汕人下南洋的拼搏精神。</b></p><p class="ql-block"><b>传统元素:屋顶采用潮汕民居的“五行山墙”设计,内部装饰融入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展现地域特色。</b></p> <p class="ql-block"><b>其核心是潮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b></p><p class="ql-block"><b>手工艺瑰宝:潮绣(立体绣、金线绣)、金漆木雕(神龛、屏风)、陶瓷(枫溪瓷器)、抽纱、剪纸等,展现精工细作的匠人精神。 </b></p><p class="ql-block"><b>工夫茶文化:复原茶寮场景,展示茶具、冲泡技艺及“和敬精乐”的茶道哲学。 </b></p><p class="ql-block"><b>华侨文化与红头船精神:通过文物、影像重现潮汕人“闯南洋”的历史,体现华侨的爱国情怀与商帮文化。 </b></p><p class="ql-block"><b>侨批档案:展示“侨批”(华侨家书与汇款凭证),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记录海外潮人的家国情怀。</b></p><p class="ql-block"><b>民俗文化节庆与艺术:英歌舞、潮剧(戏服、乐器)、赛龙舟、出花园(成人礼)等民俗场景复原,结合多媒体互动体验。 </b></p><p class="ql-block"><b>饮食文化:潮州菜模型、粿品制作工具,诠释“食在潮汕”的精致与传承。</b></p><p class="ql-block"><b>总之,潮博中心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方式,立体呈现了潮汕文化的开放性与独特性,既是追溯历史的窗口,也是体验“家己人”文化认同的生动课堂。我们时间有限,重点游览非遗展、华侨馆及建筑本身,感受了潮汕文化的精髓。</b></p> <p class="ql-block"><b>妈屿岛坐落在汕头湾出海口,与潮汕人李嘉诚投建的海湾大桥相依,是汕头内海湾的一座玲珑小岛,面积仅约0.3平方公里,却浓缩了海洋文化与潮汕人文的独特魅力。岛上地势起伏,绿意葱茏,海岸线蜿蜒,海浴场沙滩细软,礁石嶙峋,兼具山海之韵。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让这里四季温和,海风轻拂,是城市近郊的“海上桃源”。</b></p> <p class="ql-block"><b>这里是妈祖信仰的圣地,岛名就源于妈祖文化,老妈宫妈祖庙香火绵延数百年,承载着渔民祈求平安的信仰。 </b></p><p class="ql-block"><b>岛上留有解放南澳岛战役的指挥所旧址,以及纪念陶铸的“陶铸亭”,是近代风云的见证。</b></p> <p class="ql-block"><b>传统民居错落,渔船泊岸,晾晒的渔网随风轻扬,保留着原生态的疍家生活气息。</b></p><p class="ql-block"><b>漫步妈祖庙,感受虔诚氛围。探访涂鸦墙与文艺咖啡馆,碰撞新旧文化。 沿海栈道观潮听浪,沙滩踏浪拾贝,仰望海湾大桥与落日交融。 </b></p><p class="ql-block"><b>总之,妈屿岛如同一本微缩的潮汕人文地理书,山海之间,历史与烟火并存,是读懂汕头的一扇诗意窗口。</b></p> <p class="ql-block"><b>汕头小公园入夜闹元宵,是一幅流光溢彩、人声鼎沸的民俗画卷。</b></p> <p class="ql-block"><b>小公园的中山纪念亭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周围骑楼群披上五彩斑斓的霓虹,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繁华商埠。街道两旁挂满红灯笼,光影交织,映照出浓郁的节日氛围。</b></p> <p class="ql-block"><b>人群熙攘,摩肩接踵,笑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手提花灯,追逐嬉戏;老人们驻足观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沿街商铺张灯结彩,售卖着各式潮汕小吃,热气腾腾的牛肉丸、香甜软糯的鸭母捻、酥脆可口的春卷……,香气四溢,勾人食欲。</b></p> <p class="ql-block"><b>民俗表演更是热闹非凡,重头大戏英歌舞队伍,铿锵的鼓点,舞姿矫健,气势如虹……遗憾硬是没能挤进去,擦肩而过。</b></p> <p class="ql-block"><b>此时的小公园,既是潮汕文化的缩影,也是人间烟火的汇聚。灯火阑珊处,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当下对话,让人沉醉在这座城市最温暖的记忆里。</b></p> <p class="ql-block"><b>陈慈黉大宅位于汕头澄海区前美村,是潮汕侨宅的巅峰之作,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这座建筑群由旅泰华侨陈慈黉家族兴建,融合了潮汕传统建筑与西洋风格,规模宏大,工艺精湛。</b></p> <p class="ql-block"><b>大宅以“驷马拖车”布局为核心,四通八达的巷道连接着数百间厅房。外墙装饰潮汕特色的灰塑、彩绘,内部则点缀着西洋瓷砖、玻璃窗和浮雕,中西合璧,富丽堂皇。 </b></p><p class="ql-block"><b>大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潮汕华侨文化的缩影,展现了“红头船”时代潮商下南洋的辉煌历史与家国情怀。</b></p> <p class="ql-block"><b>如今,大宅已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游客可漫步其间,感受百年侨宅的恢宏气势与历史厚重。</b></p> <p class="ql-block"><b>每天上午10点30分,在陈慈黉大宅表演英歌舞更是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舞者身着传统戏服,脸绘脸谱,手持短棒或鼓槌,伴随铿锵有力的锣鼓声,踏着整齐的步伐,舞姿刚劲有力,气势磅礴。 </b></p> <p class="ql-block"><b>陈慈黉大宅与英歌舞表演的结合,既是潮汕建筑艺术的展示,也是民俗文化的传承。在这里,游客不仅能领略侨宅的恢宏之美,还能沉浸于英歌舞的震撼之中,感受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