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加拿大生活~考车本&北美经验</p><p class="ql-block">2006年11月7日是我获得加拿大驾照的日子!为什么要记得这一天,是因为这是自己落地加拿大以后得到的第一个License,而驾照的作用超过身份证明的"枫叶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规则</p><p class="ql-block">2006-11-20 </p><p class="ql-block">规则在每个人的心里。大家都会按规则办事,尤其是驾驶者。有很多十字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大家都按先到先行的规则,没有人抢路,即使在行驶中其它三面都没车,司机也会按路牌标志"stop"停下来至少3秒,然后再起步,如果信号灯出现故障大家也会按先到先行的规则,因为大家都遵守法规,所以不会发生十字路口被车卡死的交通拥堵问题!我把它也看成为一种和谐。</p> <p class="ql-block">来温哥华之前,有个比我们早到的朋友如此描述温哥华:"这里象农村,下午4点天就黑了,街上没人气,繁华程度还不如清河!"听她如此描述,我几乎放弃了来的念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这么说,是在释放一种悲观的情绪!虽然对于新移民而言,加拿大来去自由,一切选择取之自己!但很多人认为“如同鸡肋”</span></p> <p class="ql-block">都说温哥华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如果在璀璨的春、夏、秋天一点也不为过。当你安静地住下来,细细地品味这座城市,会发现自己挺需要这份安静。</p><p class="ql-block">从11月开始,太阳公公出门度假去了,而且是个长假。每天起床,以为是黎明的黑暗,温哥华的冬日,白天和黑夜是如此形影相随,它们让你忘记白天与黑夜的区别。</p><p class="ql-block">风,刮得如此凶猛;雨,滂沱不止。心情不好的时候,在这样的冬天,站在温哥华的街头,你的心中真的会长嘘短叹人生的漂泊无常……</p><p class="ql-block">来到北美,让自己再一次重新体验不同的人生,几个月下来,很茫然,留在记忆中那些已经久远的东西还是如此清晰!所听见和所看到的与自己记忆中的东西相差甚远,不知哪个才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今天,难得一见的阳光早早洒进窗内,不到一小时的光景,乌云压顶,顺即天空撒起了雪粒,到了下午雪粒逐渐变大,傍晚时分已是行路难。透过车窗,可见许多人家正营造着圣诞的氛围,主要马路街道两旁也都挂起了彩灯,多亏有万圣节、圣诞节的点缀,否则这里的冬季真的很难熬。</p><p class="ql-block">既然,我们头顶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也只好安静下来,在幽幽的烛光旁,在沙发的角落里,享受静思。</p><p class="ql-block">静思会带给我们什么呢?回想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过去的人生,有的让自己心潮澎湃,渴望重演那发生的每一幕;有的却让自己痛心疾首,那些不该发生的故事让自己心情沉重;有的让自己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过去是一幕电影,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清晰可见,就象昨天及昨天的延续…..</p><p class="ql-block">窗外已漆黑一片,但窗外的雪景却很美,雪压枝头,晶莹剔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一天我开车在路上,远处的风景简直让我震惊,11月雨、雪后的温哥华如此美丽,一种震撼心灵的美!</span></p><p class="ql-block">2006-11-27 </p><p class="ql-block">昨天的雪下了一夜,雪,还继续下着,仿佛到了北国,原来窗外很远的风景已是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早晨被一阵急促的电话玲叫醒,因为加航飞机故障,航班取消,老公不得不多在北京停留一天,我想即使航班正常飞行,温哥华也无法降落,能见度实在太低,老天让他多在北京呆一天,唯一不同的是只能住在机场的宾馆里。</p><p class="ql-block">好大的雪!在北京已多年没见到如此大雪,也许温哥华市区11月里也很少见这么大雪!今天滑雪得人一定很多,孩子们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忘情地堆起了雪人……</p><p class="ql-block">真乃枫树枝头压雪花,愁情随雪飘…..</p> <p class="ql-block">2006-12-3 </p><p class="ql-block">朋友给我留言:当冬天来的时候,我却还只有秋的凉意,没有感觉到寒冷已经来临。也许寒冷会将我带走,就象带走一只慢慢加热的锅里的青蛙。秋的悲凉!</p><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今天非常的烦躁,自从选择做了“月嫂”,每个周末回家一趟,自己就像被困在笼子里,远离了社会交往。其实“工作”不累,但夜里还是休息不好。也许是在室内呆久了,特别渴望拥抱自然;也许过于简单的工作,太缺乏挑战性;也许……</p> <p class="ql-block">遭遇多年不遇</p><p class="ql-block">2006-12-17 </p><p class="ql-block">女儿说她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温哥华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因为她是理想中的适宜居住地,并不适合现代人永久居住。</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过于平静的生活会让人丧失积极向上的心态。</p><p class="ql-block">近日,温哥华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雪,几十年不遇的暴风雨,城市在突然的自然灾害面前一筹莫展,手足无措,市府只能发布劝离通告(主要是温哥华岛,维多利亚岛等地)大面积停电使得我们无法做任何事情:没有暖气,不能做饭,洗衣,洗澡,天车也停驶了,学校也只好放假。</p><p class="ql-block">几轮的狂风暴雨之后,最美的Stanley Park有近千棵树木折断!</p><p class="ql-block">这几天,温哥华略显平静,每天依然阴天,或小雨,虽然枫叶已经落尽,但大地仍是满眼绿色…</p><p class="ql-block">或许,温哥华是一个让你静下来慢慢体会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06-12-24 </p><p class="ql-block">正当国人热衷于西方的圣诞节时,加拿大却在讨论在这个假期里只说:Happy Holiday!而不提Merry Christmas!是为了尊重其他宗教信仰。大法官甚至把每年都在高等法院大厅放置的圣诞树移出大厅;学校的校长在放假前一天到每个班对同学们也只讲一句:Happy Holiday!</p> <p class="ql-block">看急诊</p><p class="ql-block">2006-12-26 </p><p class="ql-block">因为平时没时间,一直没找家庭医生,正好赶上圣诞放长假,去体会一次加拿大急诊.</p><p class="ql-block">9:30来到医院,正是医护人员coffee time,询问了正确看病方位之后,来到急诊科,很快护士接待了我,因为我的表达不能使她完全明白,她让我稍等尽可能的找个说国语的,等了半个小时她有些不好意思便领我进了诊室(相当于国内的ECU病房),我说非常抱歉我的英语不好,她却和蔼地说我更抱歉不懂国语,这让我感到轻松了不少。她把我带到一张病床前,递给我一件大袍,并让我换去衣服然后躺下,约15分钟左右也许是医生,又可能是护士(因为很多医护人员都穿着自己的衣服上班,不象国内医护人员在着装上的明显不同)来问病史,记录,做基础测试,留尿,她让我稍等,又去忙新来的病人。这一等就是将近一个小时,也许看上去别的病人病情更重些,但是位于抢救室中间的医护工作区域内很多人在那儿不紧不慢的聊天。</p><p class="ql-block">这次终于等来了专科医生(其实他一直坐在中间区域闲聊),简单询问病史之后,告诉我稍等一会儿抽血做个化验,又是半个小时,抽取我15毫升血,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他给我做了详细的检查,并告诉我存在的问题,给我开了处方,推荐了家庭医生,让我过了假期马上去看专科医生……</p><p class="ql-block">期间有个我认为是很重的病人在呼叫医生,有个医生走过去告诉病人你的医生coffee time,别急!这在国内是绝对不可能的。这里的医生,护士1小时只做一件事,每做完一件事都看见他们在进食(吃着,喝着),歇好了再去做下一件事。国内遵从先来后到(除非人手不够又来了紧急病人),这里遵从轻重缓急,但确实发生过心脏病人因没得到及时救治死在候诊区的。</p><p class="ql-block">我花了4个小时(在国内只须1个小时),朋友对我说,你够幸运的总算是看了病,他太太上吐下泻去看急诊,在急诊室等了6个小时没看上,折腾半天,结果自愈,只好回家。</p><p class="ql-block">记得在国内曾看过美国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朋友说那是"艺术",实际上加拿大比中国慢多了,美国比加拿大还慢!</p><p class="ql-block">等了2周,才约到B超。医生提醒我一定要有英语流利的人陪同,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先在家做好功课,带着想问的问题自己就去了。</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地说,这里的服务还是很人性化的,前台交给我一个放有方便检查时穿的大袍的提篮,领我进入了更衣室,换上长袍,再把自己所有随身的包和换下的衣服放进提篮,在等候区等待,因为大家都按照预约好的时间,所以等的时间并不长。</p><p class="ql-block">虽然我英语不是很好,但我基本能明白医生的询问,顺利做完了B超,在急诊室的大屏幕上可直接调出图像,医生告诉我没什么问题,随后会把所有检查结果传给我的家庭医生。</p><p class="ql-block">我告诉他希望尽快传,因为第二天我要去见家庭医生。"没问题",但他不建议我再看专科医生,因为他认为我一切正常。</p><p class="ql-block">临走时他还竖起大拇指对我说:</p><p class="ql-block">You are very good !I don't speak mandrain!(国语)</p><p class="ql-block">老外总是不失时机地鼓励你,让你觉得他们很友好。</p> <p class="ql-block">意外</p><p class="ql-block">2006年12月30日,为了迎接新年,一个自称是北京人在VAN001上发帖,希望北京人31号晚聚一聚,在Donwtown一个酒吧里。来温哥华快半年了,第一次参加聚会。去了才发现,其实真正的北京“土著”没几个,很多都是移民前曾在北京工作。来到温哥华,大家都是北京人,“老乡见老乡,两眼喜汪汪”。</p><p class="ql-block">夜里11点多,我们离开了酒吧。走在Chinatown,看到约有好几百无家可归的人留宿街头,心理别提有多紧张了。第二天,Diana打电话来说她被抢了,在她家附近的路上,抢她的是一个白人青年,她接近家门口,突然感觉身后有人尾随,一扭头,那人正举着棍子向她打来,她脚下不稳,摔倒了,打他的人也扑了个空,跟着也趴在便道上,但落下的棍子还是捎打在她头的侧面,双手、腿、头都受了伤。那一晚,这个劫匪用棍子打了三个人,其中一位重伤,被打成植物人。好在她侥幸躲过一劫!</p><p class="ql-block">谁说温哥华治安好!</p><p class="ql-block">这个季节的晚上,6点多公交车上乘客已很少,马路上的车速极快,走在路上的确有些渗人!</p><p class="ql-block">为了给她压惊又有了第二次聚会,也许这就是成立同乡会的意义:有人受了伤害,这些远在海外的游子们能给那受伤害的人一丝安慰。</p><p class="ql-block">大家约着下次一起打羽毛球,以后会成为经常性的活动,只有运动才是最好的宣泄方式!我觉得这才是聚会的真正意义!</p> <p class="ql-block">坚持"睡觉"</p><p class="ql-block">2007-1-6</p><p class="ql-block">又下雪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大陆好像中国人的厨房,环境不太好,温哥华就好像中国人的卧室,环境较好,那些吃饱了的人都跑到这里睡觉了。</p><p class="ql-block">可我认为,我能在中国人的厨房里吃的饱,睡得也还安稳,到了温哥华我可不能只是睡觉,那样我会饿死!像朋友告诫的那样,在外面一定有很多需要适应的,需要理解的东西,他想我一点问题都没有。重要的是能融进一个圈子,学习什么都好办了。道理不错!</p><p class="ql-block">在国内的经历不能与这里相比。原本不打算重操旧业,但是让我看到这里的医护人员1小时只做一件事(急诊如此),还挣着高薪($38-60/hour),我又动了进入这个圈子的想法。但是我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还要面临着伟大的TOEFL考试!</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我已经注册了esl,1月8日正式开学!</p><p class="ql-block">"我看不出你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难在坚持 也贵在坚持"</p><p class="ql-block">我一定坚持!</p> <p class="ql-block">落基山哪儿去了?</p><p class="ql-block">2007-1-11 </p><p class="ql-block">来之前都说温哥华是人类最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季凉爽,冬季不冷,因为有落基山脉把冷空气都挡住了,听起来几乎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从落地到现在,我们不仅赶上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32度),入冬以来,还赶上了多次暴风雪,暴风雨,以至于停电,停电意味着城市瘫痪,学校停课,天车停驶,没有暖气,没有热水,风暴把斯坦利公园的大树摧毁得惨不忍睹!就连温哥华2010年冬澳会的标志性建筑﹣﹣中心体育馆,穹顶坍塌!</p><p class="ql-block">即使是暴风雪的天气,也比北京的冬天暖和,只是因为来不及扫雪使路面积雪容易结冰。这里很难见到民众一起上街扫雪的景象。这可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冷漠",这里的人更乐于助人!而是密度不够,政府规定自扫门前雪!不扫会收到市政的高额罚单!</p><p class="ql-block">风雪即将过去……</p><p class="ql-block">预报说未来十天人们将享受阳光天气!</p> <p class="ql-block">留守</p><p class="ql-block">2007-1-17 </p><p class="ql-block">esl老师说,大陆移民很多都是妻子带着孩子留守温哥华,丈夫作为空中飞人每年多次往返。他们对此不可思议,他们似乎更注重家庭。</p><p class="ql-block">的确,在我们班里20多个学生,有15人左右是从大陆来的,而且听口音东北人居多,但都自称是北京人。她们当中几乎都是丈夫不在身边!连老师都对我说:"你很幸福!"</p><p class="ql-block">认识人中,只有两位是丈夫留守,因为自己已退休,妻子在国内外企挣的美金比在加拿大多,还不用交那么多税!</p><p class="ql-block">自从上了esl,感觉不再像先前那样郁闷,虽然自己记忆力大不如前,但因为没什么压力,倒也轻松!比起那些"留守妻子",自己倒也想开了很多。走一步看一步。</p><p class="ql-block">Goal</p><p class="ql-block">2007-1-28 </p><p class="ql-block">不要羡慕别人,羡慕不仅没用,而且有毒,人和人之间永远没有可比性。</p><p class="ql-block">Esl老师说,来到北美要给自己订两个目标(Goal):Short-term goal;Long-term goal。听了她给我的建议,我觉得自己实现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读书虽然可以政府贷款,但是4或5年之后我真正做了专业,高收入的代价是接下来的四年以苦读为伴,我觉得自己再难有所作为。特别是“兜里无银心发慌”!</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慵懒的城市里,自己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斗志,政府最近发文,我们可以免费学esl到五级结束,这样算来每级300个小时,一共要900个小时,今年一年只能享受学习的乐趣了。</p><p class="ql-block">有人羡慕我过去的工作,建议我放弃一切只学英语,等语言过关后学homecare,因为homecare毕业后即可就业,工资比一般工作收入稳定,"如同捡钱"一般,言外之意工作很轻松!还有3周假期每年。</p><p class="ql-block">学习本身对我来说并非难事,但如果囊中羞涩只是学习,那我就必须放弃除了吃饭以外一切需要花钱的活动,如打球、运动、与人交往,这不是我所期望的。</p><p class="ql-block">我也不知该如何?特别希望朋友们给出个主意。可惜身不在其中,也不会产生共鸣。我决定还是先去工作,机会难得,也算是积累北美工作经验,先熬到900小时,如果到时候可以享受El(失业保险)也不错,就这么着吧!esl的同学们还羡慕我呢!我已经通过面试,这是我第二份工作,在一个生物制品公司上班,工作不累。</p> <p class="ql-block">2007-2-9 生物制品公司</p><p class="ql-block">当朋友听说我在国内曾经在医院工作,一直建议我sort-gold 学homecare 出来就可以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而且工作强度如同"捡钱"一般,起薪都在$15/h以上,不可能失业,尤其是社区的homecare.等工作一段时间再去实现Long gold-﹣考注册护士,前提要踏踏实实地学好英语,至少要花费3-5年的时间。权衡利弊,还是决定先获得北美经验为上。放弃学习可能"捡钱"的homecare。</p><p class="ql-block">在北美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北美工作经验,还要有朋友推荐,如果只是读英语如何获得北美经验?! </p><p class="ql-block">虽然公司起薪不高,福利不算太好,但政府规定有的它都有,先积累EI以及北美工作经验再说。</p><p class="ql-block">几天下来,感觉尚好,坐着干活儿能累到哪儿去?! 闲聊中得知工作台对面一位男士已经移民十年了,曾经是清华的高材生,现在却工作在包装生产线上,挣着时薪$9.00,每天9:30上班,6点下班,看他也很开心。问他你怎么熬过的10年?他说没觉着,你也会跟我一样,10年很快就过去了。不用早起,唯独薪资少点儿而已。不用动脑子,也别去跟别人比,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除了销售部,全是华人。那些福建人很多是走的“另一个途径”,最后也熬到了身份。</p><p class="ql-block">新年随想</p><p class="ql-block">2007-2-20 </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到加拿大后的第一个农历新年。</p><p class="ql-block">年三十所有的mall里到处是中式面孔,大家都忙着采购年货,因为春节尚未定为法定假日(明年有望成为法定假日),正值年三十是周六,大多数的上班族们只能在这天前去采购年货,mall里显现出中国年的气氛。</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中午12点,我们赶到Chinatown看游行,当看到游行的队伍中有人举起五星红旗的时候,倍感亲切,自豪!那旗帜是那样的鲜艳,夺目,美。</p><p class="ql-block">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乡才会有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初二,大家上班的第一句话都是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互祝新年快乐,大家谈论的话题有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等……</p><p class="ql-block">新年带给我的好运也许就要来临,虽然在新公司上班时间不长,但由于我踏实的表现,上司把我从生产线调到了有些技术含量的部门。不过,区别不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坐在临窗的工作台边,每天面对碧波荡漾的菲沙河,心情比以前好了很多,当太阳出来的时候,万里晴空,遥望远山的雪景,看着流淌的河水,不禁自问:何来郁闷?!</span></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我们到了加拿大如同农民工进北京一样,也就是说,不少北京人对待农民工的态度我们在加拿大也会遇到,只不过都是华裔老移民对待自己的同胞。跟我同时进公司的一位生物学硕士,动手能力差一点,被华裔老移民“白眼🙄”,一万个瞧不起。</p><p class="ql-block">以前常听朋友说起,在加拿大人都会变得很单纯,思想简单,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不会有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事实上,那仅限于西人公司!如果在华人的公司里,自己的同胞还是经常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主管为达到目的,同工不同酬,经常会让你做与面试时不同的工作(没人愿意做的事情),甚至是违反加拿大法律。</p><p class="ql-block">为了$8/h,每天要记工作日记,好像回到了国内。原本以为以后再不用为写日志烦心,结果….</p><p class="ql-block">只要Supervisor是chinese,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香港,或是台湾,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很相像。</p><p class="ql-block">五月份,我开始上中班,即从3:30pm-11:40pm。</p><p class="ql-block">这个时间段很适合我。每天上午,我可以睡足了觉(8点起床),先去社区中心图书馆读一会儿书,再去社区中心游泳,真正体会加拿大这个福利社会带给我的生活乐趣。舒缓了身心,我下午便可以更好地投入工作。</p><p class="ql-block">工作中,我遵守"慎独"。这已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在哪儿。</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在加拿大打工,千万别把100%的力使出来,意即能偷懒则偷懒,反正你拿得最低收入。</p><p class="ql-block">当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后,整个公司只剩下我的时候,一个人享受着那份宁静,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美丽的景色,波光粼粼的河水流淌不息,每当夕阳西下,河水中倒映着天边的火烧云,我会想到诗人在感叹"夕阳无限好"的同时,又不得不叹息"只是近黄昏",也许是美丽的夕阳太短暂,更深刻,才会有不同意境下的"残阳如血"。不同心境的反差如此强烈!</p><p class="ql-block">有时我又会想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当今的体力劳动者依然沿袭着"摩登时代"的劳作方式,与社会制度无关。很多技术移民,只因语言问题,不得不站在生产线上,成为Labour(体力劳动者)中的一员。像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综合素质之所以高的原因,其实多是靠各国技术移民的支撑。</p><p class="ql-block"> 2007-5-18 </p><p class="ql-block">我不想罵自己的同胞!因為大家“插队落户”加拿大都很不易,但讓我碰到了不公的地方,我又不得不說兩句。</p><p class="ql-block">初進公司時,人事經理說,雖然公司起薪很低,但做滿三個月后都能拿到时薪>$10.00,我滿懷信心,终于熬過三個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超額完成了每天的工作任務,以為自己能如願以償,沒想到卻招徕大家"善意"的攻擊,說我若如此,等於害了大家,就因為我"一個新人都能做到的,沒有理由老员工做不到。老板肯定提高指標!”這是什莫邏輯!好心人告誠我:"即使你能達到120%以上,也只能寫低於120%"。我真搞不懂,怎么可以用一個人的標準衡量大家呢!?就如同籃球運動員一定都是喬丹,跳水运动员都必須是伏明霞,可能嗎?!</p><p class="ql-block">我覺得自己像被欺騙了一樣。短短三個月,我嘗試了从最基礎幾乎所有的崗位,每個崗位自己都是100%的付出,盡管有人說,要悠著點兒,但我依然無悔!只是覺得,同胞們不該如此!</p><p class="ql-block">老闖是华人!公司員工80%也是华人!</p><p class="ql-block">"狼走天下吃肉,羊走天下吃草", 成功的机会大家均等,"新人"凭什么不行!?</p><p class="ql-block">5月20 日得到内部人士证实,"时薪>10.00"是不可能的!虽然每个人的工资不一样,我还算新人里多劳多得的。我眼见一个工作8年的,业务相当熟练的人,工资昨天才加到$10.00/hou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偶然的情況下又得知,上中班應該有補助,但是沒給我,如果我不去問,他們會不了了之。我發現Supervisor比老闖還會克扣工資,公司的規定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怎麽他們還隱瞞,很讓我想不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过惯了国内舒适的生活,很多事开始不习惯,也很司空见惯,在生物公司工作的每一天,我都是现实版《北京人在温哥华》的女主角。</span></p><p class="ql-block">工作4个月,我再次准备炒老板。</p> <p class="ql-block">适应</p><p class="ql-block">2007-3-5 </p><p class="ql-block">的确,我认为这是一个诚信的社会.</p><p class="ql-block">久违的朋友见到我都说,"看你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你已经适应了这里",其实,在这里生活要你慢慢体会,好与不好都不是绝对的,但最不好的却是绝对的。</p><p class="ql-block">比如说,温哥华市长在Chinatown周边设了很多毒品注射屋,免费给那些吸毒者注射毒品,他认为这样可以让那些吸毒的人在赌瘾发作的时候不至于危害他人,或者为了吸毒而抢劫他人,危害公共安全。这样一来却给公众造成视觉上的不爽,路过的人看到那么多吸毒者游逛,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朋友们都说,碰到乞讨者千万别以为他是穷人,那一般都是吸毒者,政府每个月给他们的补助比你的收入还高呢。这应了很多人的说法:加拿大也是懒人的天堂!</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住久了,不会感觉到生活压力,因为这里的物价比起北京来说低很多。即使两人都是低收入,一家人也能过得很舒服,生活质量并不低。</p> <p class="ql-block">夏令时</p><p class="ql-block">2007-3-12 </p><p class="ql-block">当漫长的雨季还没过去,夏令时又紧随而至。算起来雨雪季节约有半年,怪不得好多冬天登陆温哥华的人受不了,甚至郁闷的想自杀。自去年10月中旬到现在,没有几天晴天,但天气一放晴那真叫美,雨后彩虹,火烧云。</p><p class="ql-block">朋友说再坚持几天,樱花儿就会绽放。其实在我工作的Annacis lsland已经遍地开花儿了,紫粉色的小花儿很美。</p><p class="ql-block">夏时制很长,要到10月底才结束。</p><p class="ql-block">友人留言:“花美,生活更美,好好享受生活”。每当看到他们关切的留言,我都会感到特别的温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帕特里克节(St.Patrick's Day)</p><p class="ql-block">2007-3-19 </p><p class="ql-block">圣帕特里克节为3月17日,以纪念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来了加拿大才听说有这个节日,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p><p class="ql-block">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受教皇派遣前往爱尔兰劝说爱尔兰人皈依基督教。他从威克洛上岸后,当地愤怒的异教徒企图用石头将他砸死。但圣帕特里克临危不惧,当即摘下一棵三叶首蓿,形象地阐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他雄辩的演说使爱尔兰人深受感动,接受了圣帕特里克主施的隆重洗礼。公元493年3 月17日,圣帕特里克逝世,爱尔兰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圣帕特里克节。圣帕特里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要举行游行、教堂礼拜和聚餐等活动。</p><p class="ql-block">March 17 is ST.Patrick's Day. It is an Irish holiday.In Canada,some people wear a shamrock or something green.Some cities have parades.(3月17日是圣帕特里克节。这是一个爱尔兰的节日。在加拿大,有些人穿着三叶草或绿色的东西。有些城市有游行)。</p><p class="ql-block">每年3月18日是温哥华圣帕特里克节,市长与市民一同在Downtown举行游行活动,游行的人们着苏格兰短裙,吹着苏格兰风笛,伴随美妙的音乐让你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2007-3-21 </p><p class="ql-block">持续的雨季快结束了。</p><p class="ql-block">太阳公公终于度假归来,他老人家休息了大半年的时间,让很多曾经快乐的人郁闷了整整一个冬季。其实,从晚秋开始的雨季,到昨天晚上才有了停止的迹象。早几年来的朋友都说,快了,还有一个星期,温哥华美得让你吃惊!但愿吧,我们遭遇了好几个百年不遇,实在太渴望温哥华美丽的季节。</p><p class="ql-block">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樱花儿开了,玉兰花儿也含苞待放,也许用不了几天,温哥华将进入樱花儿盛开的季节。</p><p class="ql-block">正逢春假,我可以休息两周,不用每天下班后赶着去学校上esl,趁天气晴好,步行回家,舒缓了一天的疲劳。</p> <p class="ql-block">2007-4-7 </p><p class="ql-block">美景真的有疗伤的作用.</p><p class="ql-block">Today is the Good Friday of Canada!lt is the frist long weekends for this year.</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有了第一个假期,心情真的好了许多。朋友们相约一道郊游,来到Rice Lake,被中国人称之为"米粒湖"的公园。</p><p class="ql-block">彩虹梦</p><p class="ql-block">2007-4-28 </p><p class="ql-block">雨后的温哥华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景象出现。一日傍晚,正在上esl,窗外出现两道巨大的彩虹,教室里一片惊呼声,真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中间彩虹跨天际。仿佛触手可及。因为大家都是来此不足一年,又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如此美景可能在自己的家乡也是极少见到。</p><p class="ql-block">Rainbow!当即大家又学了一个新词。只可惜,因为隔着窗户,拍的照片有失水准,多日后与朋友谈起还心生遗憾。朋友笑我少见多怪,这样的美景对于他们来说早已见怪不怪了。这让我想起为什么有人说加拿大是养懒人的地方:工作半年,休息半年。因为接下来的日子实在太诱人,人们只想放下手中的事情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当人们玩儿累的时候,郁闷的雨季也到了,为了宣泄反差带来的心理不适,再回到工作岗位,为下一次享受蓄积能量。</p><p class="ql-block">对于我来说,这只是梦的开始。。。。。。</p><p class="ql-block">享受阳光</p><p class="ql-block">2007-4-30 </p><p class="ql-block">今天阳光很好,一群从北京来的移民,相约在Barnet Marine Park BBQ,大家有捞螃蟹的,有点火的。</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其实螃蟹并不难捞,只因捞上来的多是母螃蟹,按照法律规定必须重归大海,最终只捞到一只符合标准的螃蟹,谁也不忍食之,放归大海.</p><p class="ql-block">和小朋友打了一会儿草地排球,感觉真不错,仿佛回到学生时代,看到一群俄罗斯人在打沙滩排球,真想上前较量一翻。</p><p class="ql-block">一位来了五年的朋友劝我回归专业,她便是我后面要介绍的“贵人”。我确实打算8月份前后辞去现在的工作,专心读书,但愿如我所愿!</p> <p class="ql-block">在西人的公司里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没有勾心斗角的事情,每天还是很放松的。压力是自找的:那就是每天下班后听3小时的免费英语。老师很nice!</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社会里,虽然存在着贫富差距,但我们可以坐在教室里享受免费英语学习,老师们都是以极大的耐心让每个人都听明白;如果你月收入低于$2000,每年还可享受免费健身,游泳等;如果你驾车在高速路上临时停车,老外经过时会友善地摇下车窗问一声:"What's happen?"or "Can I help you?"如果你迷路了,老外会主动帮你找到回家的路;乘坐公交车,当你出示月票或投币,司机会微笑地对你说:"Thank you!"不会有人催你快上或快下。和谐体现在方方面面!</p> <p class="ql-block">2007-5-7 雨,下个不停..</p><p class="ql-block">设想了一周的活动计划,因为下雨搁浅了。只能留在室内打了一小时羽毛球,不过总算是有所收获﹣﹣那就是出了点儿汗。</p><p class="ql-block">出汗是快乐的!因为可以释放不快的心情,宣泄掉淤气。</p> <p class="ql-block">2007-6-13 </p><p class="ql-block">今天收工的早,我赶回原来的公司办理相关手续,没想到恨不得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我的去向。其实我只跟一个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说过,应了那句"中国人的公司存不住事儿。"</p><p class="ql-block">我的新工作令不少人羡慕,其实也没什么,我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交流能力提高得快一些,8个小时虽然只能说很简单的英语,但毕竟是在有收入的"社会大学"里学习,负担也就轻了很多。</p><p class="ql-block">学着,做着,先完成基本目标,在遥望长久目标。</p> <p class="ql-block">一个算是特别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2007年7月7日,一个特别却又不算很特别的日子</p><p class="ql-block">2006年7月7日,我们落地到北美最美丽的城市﹣﹣温哥华,天空,大海,森林,湖泊,到处鲜花盛开,景色怡人,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充满着对未来的期盼。</p><p class="ql-block">熬过一年,前三个月是最艰难的,没想到的是紧随其后的却是漫长的雨季,当我们遭遇无数个几十年不遇,心情坏到极点的时候,一群同是来自北京的朋友在Van001上相遇相识了,大家相约一起BBQ,一起抓螃蟹,一起享受温哥华的天空。。。。。。</p><p class="ql-block">每当听说有朋友回北京的时候,自己很是羡慕,但如果有人问我现在想回北京吗?我却不再确定,因为这里的天空,这里到处可见的免费运动场所,还有自己可以随心所欲的更换不同的工作,只要自己努力,最终一定会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生活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