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岭赏梅

中庭月华(刘中华)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塔岭赏梅</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 刘中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2月20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末附文言文精简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二星期天,春光灿烂。午后,我带女儿特意坐车来城里方方公园赏梅。</p><p class="ql-block"> 前年腊月,长汀下了一场十几年不见的鹅毛大雪,朋友圈有人晒出方方公园赏梅的视频,让我心驰神往。第二天,我便带妻女来这踏雪赏梅了。这次春来,又念起这里的梅香,于是重游。</p><p class="ql-block"> 2点10分,来到公园门口,见大门紧锁。心里咯噔一下,以为今天没有开放。看到柱子上的时间表,才知道下午要2点30分才开门。</p> <p class="ql-block">  放下心等候时,来了一位骑电动车的美女,她留着学生头,黄色毛衣,牛仔裤,黑皮靴,身材不高,但显得很潇洒干练。她见门关住了,眼神疑惑,我问:“美女也想进去看梅花吗?”她笑回:“是!上星期天看有人发朋友圈,今天周末有空,所以来了。”我说:“两点半才开门,还要20分钟。”她说:“哦,那我先回去!”</p> <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又来了两三批游客,大人、小孩都有。31分,女管理人员来了,刚才那位美女也回来了。我与她前后到门房登记,我开玩笑地对管理人说:“迟到一分钟哦!我们都是等你开门,来看梅花的。”她抬头笑道:“梅花都快谢了!”我心生遗憾,不过,“都快谢了”,毕竟还没谢,我又觉得幸运,赶上了最后的花期。</p><p class="ql-block">  出来往山上走,我见那美女手上多了一黑一白两个包,好奇地问:“美女是这城里人吗?”她告诉我她是上杭人,来这汀州镇政府工作四个月了。说到汀州镇政府,我想起一人,于是问:“你单位的郑发亮认识吗?是我妻子的堂侄儿。”她说认识。一个亲戚的名字,拉近了我们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台阶,一股梅香顿时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我和那美女不约而同地说“哇,好香啊!”</p> <p class="ql-block">  女儿与美女一大一小,沿着石径慢慢前行,我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美女,不就是我小女的未来吗?而天真无邪的小女,不也是眼前美女二十年前的童稚?我为我的奇思妙想惊讶,嘴角不禁翘起,牵出一丝微笑。</p><p class="ql-block">  而且我这还发现,女儿今天的衣着装扮与前年腊月来踏雪赏梅时是一样的,不但红衣黑裤是一样,手袖、粉色帽子、靴子、圆形小黄背包,扎着两根麻花辫,都与上次一样一样的,我仿佛穿越回雪下的赏梅,脚底似起踩雪时“窸窸窣窣”的声音。然而,一雪一晴,今天的春光毕竟不同。</p> <p class="ql-block">  或停驻或细步,花瓣满径,脚底粘香,感觉花瓣虽然落地,但那些仍然是似有灵性的点点片片,让我生出舍不得踩的爱惜之情。</p><p class="ql-block">  柔媚的阳光洒在身上,自有一种温馨的暖意,梅树的枝丫在地上投下斑驳、稀疏的影子,没有风,但我们觉得暗香浮动。蜜蜂在花朵间贪婪地吮吸着花粉,回巢酿出甜甜的蜂蜜,空气中传来密甜的味道,我也闭上眼贪婪地鼻吸着缕缕香气,渗入肺腑,在全身荡漾开来,顿时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果然,树树梅花有些已经枯萎凋谢,花瓣落到地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大部分的花儿依然缀开在枝头,阳光照得梅花娇羞,有些花瓣蜷缩收起,没有水漾漾的亮光,缺了雪的覆盖,缺了凛冽的寒风,梅花似乎无精打采,与前年雪中盛开的模样相比,稍欠诗意,略显逊色。然而我想,在万里无云的蓝色天幕下,梅枝昂首,花朵恣意舒张,带着春天的希望,呼唤万花的盛开,给一年带头引出春色,梅花,是号角,梅香,是弥漫的春信,蜜蜂群飞,嗡嗡于树,于是,草儿钻出泥土,树叶吐出新芽,柳树将绿,桃李吐蕾,万物将在梅香的引领下复苏……</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个雅致的小亭——思惠亭,我们先欣赏树腰下绽开的枝枝新梅,或一朵,或三、五朵,每一枝都有,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姿态万千。树下土地上长出几株嫩黄的小树,只有二、三十厘米高,顶端只有一两片叶子,鹅黄得娇嫩,像新生儿的皮肤,泛着光。西斜的阳光从树身边擦过,把树身咬去了一个缺口,投出了一把撑开的绿伞光,在我手机前晃动,这迷离的光影如梦似幻,给梅林平添出一丝神秘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女儿在石径上手舞足蹈,或张臂或举手,或旋转或歪头,或背转或托腮,笑意嫣然,恰似枝头快乐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三、两岁的陌生小男孩手拿一个小车玩具,兴冲冲地走下坡来,近对我女儿说:“姐姐,我有车车!”眼中流露出一副要我女儿与他一起玩车的渴望。他的妈妈赶紧警惕地过来抱走了他。一段孩子的交流没有开始,就已结束。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世故大人们心中筑起的那堵警惕的墙,是那么高,那么厚。如今世道,人们心中多了提防与戒备,少了信任与坦诚。其实,真诚坦荡,只言片语,抛出一句问候,回复几句答语,冷冰冰的陌生不就能转化成春光般的暖意吗?这让我不禁想起张爱玲的那篇《爱》的结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p> <p class="ql-block">  游人不少,但几乎都不说话,即使说话,也是轻声细语,静,静,静,也许大家都怕大声喧哗会扰了花神的清梦罢!置身此地,清香缭绕,仰望湛蓝的天幕,呼吸清新的空气,树高叶绿,塔耸径幽,你的心一定能从尘嚣中走出来,沉醉成一只专注采蜜的蜂儿!</p><p class="ql-block"> 我总以为:热爱赏花的人,大抵也是个热爱生活、心地善良的人!眼中收纳美,心中才蓄满爱。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  梅林是种植在方方纪念馆东侧。方方,原名方思琼,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30年方方进入闽西苏区,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留福建苏区,随后,闽西南红军和游击队与党中央完全失去联系,环境极端险恶,严重缺粮缺药。方方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一起,依靠群众并带领战士,与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敌人周旋于崇山峻岭之间,终于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建立和扩大了游击据点,粉碎了敌人多次围剿,胜利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1937年四五月间,方方受命到延安汇报请示工作,受到党中央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接见,并对闽西南武装斗争给予很高的评价。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省委书记。1940年10月,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任命方方为书记。解放后方方任华南分局第三书记。1955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华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1960年2月,印尼排华驱侨,方方担任国家接待和安置归侨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1971年9月21日去世。为了纪念方方当年在闽西的革命生涯,长汀这片红色的小上海,在这风景优美的塔岭,建了公园,而纪念馆内陈列着很多与方方相关的珍贵图片,在梅香缭绕间登楼细观,脑海翻腾出硝烟弥漫的岁月,倍觉革命先烈的崇高,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儿帮我拍憋气表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面这张合照是黄红萍美女帮拍的</h3> <p class="ql-block">  梅下彳亍,心里思索着馆边植梅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好看吗?仅仅是为有花香吗?显然不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开,自古是坚贞、傲骨之物,这梅花,自然隐喻着方方的情操与人格。我突然还冒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方”即“芳”音,“方方”不就是“芳芳”吗?两个“芳”,多么芳香呀!当然也只有梅花之香才最有资格陪护在的方方纪念馆旁。</p> <p class="ql-block">  进入馆内,一楼厅内,正中是方方古铜色的雕像,像边就有两个硕大的梅花瓶,塑像后大理石墙上,是一首方方1925年所作的述怀诗,诗作豪气干云,气势宏阔,由著名书法家赖少其书写,字体沉稳古朴,内容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抽越王弓,慷慨射潮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欲挥鲁阳戈,回首止落日。</p> <p class="ql-block">  而二楼也有一个大花瓶,行草书写着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楼下与楼上的花瓶,都是方惠兰女士于1999年12月赠的。捐赠者也姓方,我想应该是方方的家属吧,行文至此,我百度一下,果然有下面这条信息——</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革命家方方与苏惠夫妇,是被地方反动派迫害的一对革命者,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坚决走上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残酷的战争年代,当然不能带着孩子行军打仗,他们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寄养在龙岩东肖一户百姓家里后,便转战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养母亲语气坚定地说:“我家的仔是根,红军的仔也是根,我一定会将她抚养成人。”</p><p class="ql-block"> 十几年的风风雨雨, 红军的后代方惠兰在革命老区练就了一身正气和坚强刚毅的性格。解放后,方惠兰在党的关怀下,学习、工作出类拔萃,参加工作后,她怀着一股感恩的情怀参与祖国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当年红军、革命家方方的女儿方惠兰已是三代同堂的老奶奶了,在乡梓之情的呼唤下,她选择回乡投资兴办企业。因为对龙岩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她还被龙岩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疑,方惠兰理解父亲方方当年的做法,并且深深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在她心里,父亲就是凌寒不惧、铁骨铮铮的梅。</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恰巧一起来的美女提着包,似乎就要离去。我斗胆近前提出加微信的要求,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就像我进馆前请求她帮忙为我与小女拍合照一样,她爽快地帮忙了。她秀丽的身影,真诚的微笑,深深地嵌刻在我的脑海。微信交流,这个叫黄红萍的美女告诉我,她与丈夫都是上杭人,都不久前来长汀工作,就租住在下面长汀二中(原长汀师范)大门的对面。</p> <p class="ql-block">  芳梅、惠兰、红萍,都是幽香清雅之物,我那天算是一起领略了。昨天,我找出一张前年与妻女在塔岭雪中赏梅的合照,发给黄红萍,她竟说:“我现在在河田镇政府”。我惊喜地说请她吃午饭,她说镇政府有安排工作餐,我邀请她到寒舍泡茶,她说吃完午饭就与领导回城,我说了声“遗憾。”她回了句“下次来”。我笑道:“后会,一定要有期哦!”</p> <p class="ql-block">  因为赏梅,收获了不仅有沁人的梅香,还知道了方方之女叫惠兰,结识一友叫红萍,品味这些人间烟火的真情,就像梅香,淡淡的,却能让人久久不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塔岭赏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文言文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河田中心小学 刘中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2月20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岁在乙巳,正月十二,周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吾携小女,乘车赴方方公园,欲赏梅花之盛景。</p><p class="ql-block"> 忆昔前年腊月,长汀忽降大雪,鹅毛纷飞,银装素裹。时见朋友圈有人晒方方公园梅花傲雪视频,其景甚美,吾心驰神往。次日,即携妻女往之,踏雪寻梅,兴尽而归。今春又至,念及梅香,遂重游此地。</p><p class="ql-block"> 未时十分,至公园门,见门扉紧闭,心下一惊,以为今日不开。及观柱上之表,方知三十分始开门。乃安心等候。俄而,有一美女乘电动车至。其发如墨云,束为学生之髻,身着黄衣,下配蓝裤,足蹬黑靴,身虽娇小,而潇洒干练。见门闭,面疑惑。吾问曰:“美女亦欲入园赏梅乎?” 其笑答:“然也。上周日见人发朋友圈,今周末得闲,故来此。” 吾曰:“三十分开门,尚需二十分钟。” 美女曰:“既如此,吾先归,稍后来。”</p><p class="ql-block"> 未几,又来游客数批,男女老少皆有。三十一分,女管理员至,先前所遇美女亦返。吾与美女先后至门房登记。吾戏言于管理员曰:“迟开一分,吾等皆盼开门,以赏梅花。” 管理员抬头笑曰:“梅花将谢矣。” 吾闻之,心有憾焉。然思及 “将谢”,犹未全谢,亦觉幸甚,得逢花期之末。</p><p class="ql-block"> 入园,登山。见美女手中多黑白二包,吾奇而询:“美女可是城中人?” 答:“非也,吾乃上杭人,来汀州镇政府工作四月矣。” 吾闻汀州镇政府,忽忆一人,遂问曰:“汝识郑发亮乎?乃吾妻之堂侄也。” 美女曰:“识之。” 因一亲戚之名,顿觉亲近。</p><p class="ql-block"> 拾级而上,梅香扑鼻,沁人心脾。吾与美女同声赞曰:“哇,真香也!”</p><p class="ql-block"> 小女与美女,一大一小,沿石径徐行。吾忽念:此美女,岂非吾小女未来之模样乎?而吾小女天真无邪,亦犹此美女二十年前之童稚也。念及此,不禁莞尔。</p><p class="ql-block"> 又见小女今日之衣着装扮,与前年腊月踏雪赏梅时无异。红衣黑裤,手袖、粉帽、皮靴、小黄包,双辫齐垂,皆如往昔。恍惚间,似穿越回雪日赏梅之时,足底若闻踩雪之 “窸窣” 声。然一雪一晴,今昔春光不同矣。</p><p class="ql-block"> 行于梅林,或停驻,或徐步。花瓣满径,足底留香。虽花瓣落地,然觉其似有灵性,令人心生怜惜,不忍践踏。</p><p class="ql-block"> 春阳洒身,暖意融融。梅树枝丫,投下斑驳疏影。虽无风,却觉暗香浮动。蜜蜂穿梭花丛,采蜜忙忙碌碌,似酿甜蜜之生活。吾闭目深吸,梅香入肺,全身舒畅,如临仙境。</p><p class="ql-block"> 观梅树,部分梅花已然枯萎凋谢,花瓣飘落,零落成泥。恰如古人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然多数花儿仍绽于枝头,阳光照耀,梅花似娇若羞,部分花瓣蜷缩,与前年雪中盛开之景相比,少了白雪之映衬,缺了寒风之凛冽,稍欠诗意,略显逊色。然吾思之,于万里无云蓝天之下,梅枝昂首,花朵肆意舒展,其携春之希望,唤万花之盛开,为一年之始,引满园春色。梅花,如三春之号角;梅香,似弥漫之春信。蜜蜂群飞,嗡嗡于林间,于是草儿破土,树叶吐芽,柳树泛绿,桃李含苞,万物皆在梅香引领下复苏。</p><p class="ql-block"> 穿过思惠亭,先赏树腰新梅。或一枝独放,或三五成簇,上下左右前后,姿态各异。树下有嫩黄小树,仅二三十厘米高,顶端一二片叶,娇嫩如婴儿肌肤,泛着微光。西斜阳光,擦树而过,投下绿伞般光影,在吾手机前晃动,如梦似幻,为梅林增添神秘意境。</p><p class="ql-block"> 小女于石径手舞足蹈,或张臂,或举手,或旋转,或歪头,或背转,或托腮,笑意盈盈,如枝头快乐小鸟。</p><p class="ql-block"> 园中游人甚多,然皆静默,即便交谈,亦轻声细语。静,静,静,盖众人皆恐高声喧哗,惊扰花神之清梦也。置身此地,梅香萦绕,仰望蓝天,呼吸清新空气,树高叶茂,塔耸径幽,心自能远离尘世喧嚣,沉醉如专注采蜜之蜂。</p><p class="ql-block"> 吾常以为,爱赏花之人,大抵皆热爱生活、心地善良者。眼中多收纳美,心中才蓄满爱。非乎?</p><p class="ql-block"> 有二三岁小男孩,手持小车玩具,兴冲冲下坡而来,对吾小女曰:“姐姐,吾有车车。” 眼中满是邀吾小女共玩之渴望。其母见状,却警惕抱走。一段孩童交流,未始即终。当今之世,人心多提防戒备,少信任坦诚。若能真诚坦荡,只言片语,问候相答,岂不能将冷漠化为温暖?恰似张爱玲《爱》之结句:“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p><p class="ql-block"> 梅林位于方方纪念馆东侧。方方者,原名方思琼,广东普宁洪阳镇人也。1926 年,投身共产党。1930 年,入闽西苏区。1934 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留福建苏区。彼时,闽西南红军与游击队与党中央失联,环境险恶,缺粮少药。方方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依靠群众,带领战士,与数倍乃至数十倍之敌周旋于崇山峻岭间。历经艰难,终在敌围中建立并扩大游击据点,粉碎多次围剿,坚持三年游击战争。1937 年四五月间,受命赴延安汇报工作,受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接见,其闽西南武装斗争获高度评价。抗战时,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省委书记。1940 年 10 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任书记。解放后,任华南分局第三书记。1955 年,调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华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 </p><p class="ql-block"> 岁在庚子,二月之际,印尼暴排华驱侨之举,局势危乱。方方时为国家接待和安置归侨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毅然任事,殚精竭虑,安置归侨,不辞劳瘁,冀同胞安处,归国有依。</p><p class="ql-block"> 辛亥年九月廿一日,方方溘然长逝。然其功烈,人所难忘。长汀,素有 “红色小上海” 之誉,念方方往昔于闽西之革命生涯,遂于风景秀丽之塔岭,建园立馆。馆中陈列诸多与方方相关之珍贵图片,入馆登楼,梅香袅袅,睹物思昔,硝烟弥漫之岁月仿若重现,愈觉革命先烈之崇高,亦愈知今日幸福生活之不易,当倍加珍惜。</p><p class="ql-block"> 吾于梅下彳亍独行,心有所思。馆旁植梅,岂仅为悦目增香乎?非也。“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者,不畏严寒,凌霜独放,自古为坚贞、傲骨之象征。方方一生,坚守信念,历经磨难,其情操与人格,恰似此梅。吾忽臆测:“方” 与 “芳” 同音,“方方” 或即 “芳芳”,双 “芳” 之意,芬芳四溢,唯梅之香,堪与方方纪念馆相伴。</p><p class="ql-block"> 入馆内,一楼厅中,有方方古铜色雕像,庄严肃穆。像侧有两大梅花瓶,甚为醒目。塑像后大理石壁上,刻有方方 1925 年所作述怀诗,其诗云:“欲抽越王弓,慷慨射潮汐。欲挥鲁阳戈,回首止落日。” 此诗豪气干云,气势恢宏,由著名书法家赖少其书之,字体沉稳古朴,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二楼亦有一大花瓶,上以行草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楼下楼上之花瓶,皆为方惠兰于 1999 年 12 月所赠。方惠兰亦姓方,吾疑其为方方之眷属,及百度查证,果如其然——</p><p class="ql-block"> 方方与苏惠,为革命伉俪,遭地方反动派迫害,然冲破万难,投身革命。时处残酷战争年代,行军艰难,遂将初生之女方惠兰,寄养于龙岩东肖百姓之家。养母言辞笃定:“我家之仔是根,红军之仔亦是根,必抚其成人。”</p><p class="ql-block"> 历经十数载风雨,方惠兰于革命老区长成,一身正气,性格坚毅。解放后,蒙党关怀,学习、工作皆出类拔萃,心怀感恩,投身祖国建设。及暮年,已三代同堂,然乡梓情浓,返乡投资兴业,助力龙岩经济发展,获龙岩市人民政府授予 “荣誉市民” 称号。</p><p class="ql-block"> 方惠兰深谙其父当年之抉择,感恩父母赐予生命,在其心中,父亲方方恰如凌寒不惧、铁骨铮铮之梅。</p><p class="ql-block"> 吾出纪念馆,又遇同游美女,其正提包欲离。吾斗胆求加微信,未料其欣然应允,恰似进馆前请其为吾与小女拍照时,爽快相助。交谈知其芳名黄红萍,与夫皆上杭人也,新近至汀工作,居于二中(原长汀师范)大门对面。</p><p class="ql-block"> 是日赏梅,既闻沁人之梅香,又知方方之女为惠兰,且结识红萍为友。品味此人间烟火真情,恰似梅香,虽淡,却令人久久难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读者评《塔岭赏梅》<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1.刘恩林叔:写得好!我看后引发了许多回忆。方方公园我是参与选址和筹建的。时任县老区办主任的我,曾陪同老红军铁坚到厦门筹资,找铁老部下时任厦门市副市长要了二十万元。我还接待了方方女儿方惠兰女士及其亲属,她们家族为建方方园出了不少钱。方方园和方方纪念馆,是老红军铁坚提议并一手操办起来的。在职时我去得多,建好后也去过几次,现在多年没去了,读你文章我感觉亲临其境。</p><p class="ql-block">至于汀师,除那块牌子和那老樟树,其他都不是我读书时的样子了!</p><p class="ql-block">【中华注:】我母亲从小在蔡坊养父母家长大,她养母姓郑,河田上街郑,享龄百岁(已仙世),因为母亲养父家也姓刘,所以称那里为叔叔。刘恩林叔正是他三兄弟之一,部队转业为县老区办主任,参与了方方公园的筹建。</p><p class="ql-block">2.林杰:</p><p class="ql-block">最喜赏梅遇红颜,萍水相逢是黄衣。</p><p class="ql-block">他日若是有缘,相逢应在河田。</p><p class="ql-block">人生如此美妙,难忘一颦一笑。</p><p class="ql-block">郑洪铭:贫嘴。中华对:确实!</p><p class="ql-block">中华回林杰:</p><p class="ql-block">杰兄最爱搞笑,人生须多趣料。</p><p class="ql-block">蒙您想象丰富,期待未来美妙!</p><p class="ql-block">3.刘柳:眼中收纳美,心中才蓄满爱。(文中摘句)</p><p class="ql-block">4.郑发亮:已欣赏,那么近我都很久没上去过了,原来方方公园也这么吸引人。</p><p class="ql-block">5.刘美腾:</p><p class="ql-block">情真意切梅香扑鼻,活灵活现胜Al。</p><p class="ql-block">6.刘学文:</p><p class="ql-block">诗情画意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梅香沁人随缘而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开公园,我与女儿去了长汀二中(母校长汀师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到一只小猫,女儿很高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母校艺术楼前留影,女儿所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儿发现树洞中有个“谢”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请女儿吃华莱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腊月,带妻女来塔岭踏雪赏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