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曾棨故居

志氣灵雲(聚贤堂)

<p class="ql-block">  吉安,古称庐陵、元初,取“吉泰民安”之意改称“吉安”。吉安自古便崇文重教、文风鼎盛,孕育了自成一系的江右庐陵文化,素有“金庐陵”、“江南望郡”、“山水福地”、“文章节义之邦”、“状元之乡”、“才子之乡”、“庐陵风光半姑苏”、“将军市”、“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从唐宋至明清,吉安科举进士3000名,状元17位,榜眼、探花32位,曾出现过“一门九进士,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的佳话。诠释了“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的真正含义。 吉水就有进士556位,其中有文天祥、胡广、刘俨、彭教、罗洪先、刘同升6位状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状元楼</b></p> <p class="ql-block">  曾棨 (1372-1432) 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县龙潭(今江西永丰县富溪乡曾家村)人。家贫,以砍柴、帮工维生。他天性聪明又博闻强记,工文辞,善草书,人称"江西才子"。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成祖阅其答卷批日:"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授翰林修撰。是年成祖令解缙从进士中挑选优秀俊敏者28人为庶吉士,进文渊阁深造,被列为第一人。其问,成祖以《天马海青歌》为题,亲试文渊阁28人,曾又援笔成文最先,辞理俱到,词旨浏亮,受成祖奖励,赐玛瑙带和名马。成祖又将古籍经典中读到的偏僻隐语,摘记在册,召其面询出处,皆对答如流,被成祖视为有真才实学的楷模。 永乐三年(1405年)诏令修《永乐大典》,曾棨任副总裁,书成,升侍讲学士。永乐七年、十一年,两次扈从成祖巡幸北京,其间应制诗赋,备受称赞。永乐十二年,主考北京乡试,次年充廷试读卷官。永乐十六年主考礼部会试,升侍读学士,授奉训大夫。后诏修天下郡县志,任副总裁。宣德元年(1426) 升右春坊大学士,进讲文华殿。二年,任詹事府少詹事,掌管太子宫内事务,仍值文渊阁。馆阁中,自解缙、胡广后,重大文告、条例,多出自其手笔。宣德五年充廷试读卷官,参与修撰太宗、仁宗、宣宗三朝实录,受赐金织袭衣和银币等奖赏。宣德七年六十一岁病逝,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体魄魁硕,爱饮酒,人称"酒状元"。</p><p class="ql-block"> 曾棨的文学在明代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文学作品有《西墅集》10卷、《睫巢集》18卷存世。丰坊《书诀》记载其楷书学钟繇,草书学二王,有晋人风度。书法作品有《黄河清赋》、《白象赋》、《跋褚遂良临王羲之长风帖》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曾棨小楷《黄河清赋有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曾棨草书《天马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曾棨小楷《白象赋有序》</b></p> <p class="ql-block">  曾棨在书法方面也有出众的造诣,尤其在草书方面独具风采。他的草书洒脱自然,富有力量感,展现了晋代文人的风度和豪情。他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珍视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曾棨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才华、勤奋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能够超越困境,取得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明代•曾棨状元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