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人类文明的起点

心如止水

<p class="ql-block">  从结绳记事到符号表意再到文字诞生,从象形文字到指事会意,再到形声字,文字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有了文字,就有了历史,也有了思想的记录和传递,更有了情感的表达。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甲骨文的发掘,揭开了中国夏商周历史的面纱,三星堆考古的发现,把文明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p> <p class="ql-block">邹平丁公陶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1年,在山东邹平县丁公遗址被挖掘出土的山大丁公陶文。丁公陶文刻写在一块近似梯形的泥质磨光灰陶片,计有5行11个字,右起一行为3个字,其余4行每行2个字,可以看出,这些文字笔画流畅,且清晰可见,字与字之间保一定的间距,使每个字可以独立成字。</span></p><p class="ql-block"> 丁公陶文被发现后,考古学家判断其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丁公陶文的“设计”比甲骨文早了80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11个字到底记载着什么内容,考古学家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且存在争议。</p><p class="ql-block"> 有专家认为丁公陶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早期文字”,也有专家认为他是一种“误入歧途”的文字,至于这11个字的具体内容,有专家认为与古彝文有密切关系,是用来驱邪纳吉的。那么这位4200年前的“字体设计师”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