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佛山宝地妙难言 恰似明珠落岭南

老木匠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日 周日 雨转晴</p><p class="ql-block"> 昨天夜里下了雨,今天早晨天空依然阴沉着。9:30我们步行来到佛山祖庙,停住的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用心聆听落雨的禅意,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让雨的洁净洗去心上的蒙尘。</p><p class="ql-block"> 到祖庙门口,被人山人海的情景震惊,被那气势宏伟的建筑震撼。朱红色的大门、高大的牌坊、精美的雕刻,无不彰显着祖庙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  今天来祖庙的人太多了,冒雨进祖庙的队伍足足排了有二里地,我们排在队伍后面,慢慢往前移动着。进祖庙要限流,看舞狮也要一拨一拨地进。雨还在下,但大家都规规矩矩地排着,安安静静地等待着,誓有不进祖庙不罢休的劲头。感觉在外面排了很久,终于放我们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叶问堂》、《黄飞鸿纪念馆》,了解那些曾经在武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故事。</p> <p class="ql-block">叶问</p> <p class="ql-block">黄飞鸿</p> <p class="ql-block">  过大年看舞狮是祖庙的一大亮点,据说舞狮最早起源于广东。看舞狮可耽误我们不少时间,排队至少又是一个小时。早就听说,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来到佛山总想看看这儿的舞狮与其它地方有何不同?看舞狮的人多极了,里三层外三层,人们都往最前面挤,想看得清楚过瘾。雨小了,头戴狮头身穿彩衣的舞狮者们在鼓声中跃然而来,那鼓声如生命的脉搏,激昂而有力,他们的身影在狮头下,若隐若现,宛如古老传说中走出的神兽。狮子眼中闪烁着热情和期待,仿佛在向人们宣告,新的一年的到来,将带来无尽的希望与喜悦。狮子的神态威猛中不失憨态,时而摇头摆尾,时而跳跃扑食,时而腾跃在梅花桩上,太精彩了。当狮子穿梭在人群中时,大人孩子一拥而上,摸摸醒狮头,一世不用愁。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醒狮陪我们过大年,年味更浓。</p> <p class="ql-block">  舞狮表演在挤挤撞撞中看完了,天也晴了。我们开始认真参观祖庙。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后期,供奉的是道教“北帝”真武大帝。真武自出现开始,就伴随着许多灵应的故事,于是真武的神职功能也在造神故事中拓展,最后成为福神,求子神、除病祛灾神等等。总之,就是有求必应,使真武更加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紫霄宫主殿灵应祠,真武大帝端坐其中,面容慈祥。神像前香火旺盛,游人如织,络绎不绝的人前来祭拜,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新的一年平安、无病无灾。</p><p class="ql-block"> 褒宠牌坊装饰颇具匠心。看过简介后才知,牌坊正面石刻“褒宠”二字是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熙所书,是皇帝对梁焯出色表现的嘉奖,追念他的功绩所立。此牌坊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价值,牌坊装饰大量采用砖雕技术,雕刻内容极其丰富,有鸟兽花卉、故事人物等。</p> <p class="ql-block">  在祖庙的庭院中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井边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枝繁叶茂,为庭院增添了一抹勃勃生机。在庭院的角落里还有一口古钟,每当钟声响起都会令人感到一种庄严与肃穆。佛山祖庙不仅是供奉真武大帝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岭南特色的博物馆,里面的雕塑,震惊到我们,殿堂屋脊四周的墙壁上布满了木雕、砖雕、灰雕和陶塑。每一处都精美绝伦,每一处都彰显着古人的匠心独运,就说那屋脊上的陶塑吧,人物栩栩如生、姿态各异,有手持兵器的武将,威风凛凛;有衣袂飘飘的仙女,婀娜多姿,是文字无法描绘的精美。真的被老祖宗的审美征服了,只有亲自去过祖庙,才能深刻感受到让人心生敬意的东方文化,那种融合了历史、艺术与传统的独特氛围,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的岭南古代。</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我们游览了佛山的南风古灶景区。</p><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始建于明德年间,沿用了500 多年,至今仍在使用。南风古灶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因窑朝向正南,故称南风古灶。它对研究中国明清时期制陶的专业化生产、窑体结构以及煅烧技术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南风古灶载入了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亲眼目睹和见证了世界保存最好、持续使用最长的传统柴烧龙窑,感受陶瓷烧制的独特魅力。置身于这片古老的土地,瓦房下是古代烧窑的窑洞,看着窑洞,仿佛听到龙窑中千年火焰的吟唱。那悠悠的南风轻轻拂过古灶的烟囱,诉说着一段段被岁月尘封的故事。岁月的痕迹,留在了窑壁上,这是历史的沉淀,是时光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古老的石板桥前行,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那古朴的岭南建筑风格,让人感到别样的宁静。屋檐下悬挂的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曳,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陶土气息,那是属于南风古灶独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在南风古灶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颗大榕树。一颗是长在古灶尾部的神榕,这棵树已经存在整整400多年了。而最为惊奇的是:树长在灶尾顶上,扎根在地下,露出地面的根足有四、五米高,即便在古灶温度达到1300多度的情况下,这棵榕树竟然没被烧死。树反而越长越大,盘根错节,枝繁叶茂,因此被当地人称作“神树”。另外一颗长在二楼平台的水泥地板上,没有扎在土壤里的树根,却能茁壮成长,绿树成荫,这一奇观让游人们禁不住驻足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p> <p class="ql-block">无地生根</p> <p class="ql-block">  红墙黛瓦青砖的石巷,岭南建筑的韵味让人沉醉。古榕树下,岁月的低语和历史的回响仿佛就在耳边。而遍布其中的工作坊、小门店也是美妙绝伦,很多陶器、瓷器、手工作品,不但精美而且实用,让人很有购买欲。羊羊看上了一个精美的陶笛,店家要50元,经爷爷划价30元拿下,在老板的指导下,羊羊掌握了要领,很快《生日快乐》的曲子就从羊羊手中陶笛中传出,果然,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羊羊太喜欢它了,开心得不得了。有人说:微笑可以传染,开心可以传递。看着羊羊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发现我们的嘴角也跟着上扬,此时我能理解这个说法了。两个多小时的游览,悦目、悦心,最后带走一个小陶笛,表示我们来过。</p> <p class="ql-block">陶笛</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路过一个剪影店,老板正在书写着卡纸,见到我们便热情地打招呼:“小姑娘来个剪影吧!”看着羊羊还在犹豫,老板拿起剪刀和一小块红纸,一边看羊羊一边剪,几分钟就剪好了,然后把剪好的头像粘在卡纸上,写上吉祥语交到羊羊手上,老板还囎送给羊羊一朵手工编织的玫瑰花,羊羊可高兴啦!</p> <p class="ql-block">  南风古灶,它不仅仅是一座古窑,更是岭南文化的一座丰碑,当夕阳的余晖洒在古灶的烟囱上,那长长的影子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今天的南风古灶,就像一位守望者,静静地守护着那份属于岭南的骄傲与荣光。</p><p class="ql-block"> 西土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