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褶皱里的时光琥珀——连云港老街

秋凉水水

<p class="ql-block">静心、英姐、梅姐与我,四位因疫情屡次搁置自驾游的好友,终于在2023年10月18日,又一次携手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山东自驾之旅。</p><p class="ql-block">首站,我们选择的是我们本次旅途的中转点,陇海铁路的起点——那座被岁月反复晕染的连云港老街。</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在海雾里若隐若现,青砖小楼沿着山势叠成琴键。当我们的车缓缓靠近,连云港老街映入了眼帘。它静静坐落在连云区连云街道,人们亲昵地称它为“连云老街”,亦或是“连云古镇”。</p><p class="ql-block">1933年荷兰人留下的海港胎记,民国商埠的鎏金残影,战火燎过的疮痍疤痕,都融在咸湿的海风里。手指抚过果城里的石墙,苔藓正在啃食砖缝间的往事,上海大旅社褪色的玻璃花窗,仍折射着旧时衣香鬓影的碎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被自然赋予独特魅力的海边小镇,山的雄浑、海的壮阔、港的繁忙与城的雅致,在此完美融合,绘就一幅绝美画卷。</p><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天已入暮,此刻,老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古典与时尚碰撞,雅致中又透着浓浓的商俗气息,现代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漫步在老街上,繁华与喧闹如潮水般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夜暮下,夜娱的欢声笑语、夜秀的精彩绝伦、夜食的香气四溢、夜购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霓虹在石板上流淌成河,糖炒栗子的甜腻裹着海鲜粥的腥鲜,在民国风的路灯下发酵。戏台飘来咿呀的淮海戏,混着网红直播的电子音浪,竟生出奇异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而小镇的清晨,则宛如一首宁静的田园诗,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美。</p><p class="ql-block">商铺大门紧闭,卷帘门还未拉起,尚未开启一天的忙碌。此时的老街,没有了夜晚的喧嚣,安静得只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游客的脚步尚未纷至沓来,整个老街仿佛被我们独占。</p><p class="ql-block">走在石板路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这种纯粹质朴的氛围,让人仿若穿越回了过去,回到了那个简单而宁静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小学门口,背着书包的小学生们如欢快的小鸟,早早地来到学校,为宁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活力。早点铺里,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忙着上班的人们和急着上学的学生们,在这里匆匆解决早餐,开启新的一天。</p><p class="ql-block">就在这烟火日常中,老街也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p> <p class="ql-block">菜市场隐匿在老街一旁打横的小巷中,巷子两边满满当当排列着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各类肉类。</p><p class="ql-block">沿着小巷拐出去,便是当地的海鲜市集。这里,除了固定的批发摊位,还有挑着担子、刚赶海回来的渔民,他们的竹筐里装满了各种新鲜又便宜的海味。</p><p class="ql-block">在渔市深处,方言与电子秤此起彼伏,讨价还价与吆喝声相互交织,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乐章。</p><p class="ql-block">这里,无疑是老街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地方,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生活的热情与美好。</p><p class="ql-block">受此感染,我们也买了些活蟹活虾放进车内,请后面行程中途经的饭店代为加工,以作为我们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连云站,这个原名连云港东站的火车站,傍山依海,占据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作为陇海铁路最东端的站点,同时也是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的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位置过于偏僻,远离墟沟城区,它完成了运输的历史使命后,现已搬迁至新址,废弃的连云站静卧山腰,曾经的汽笛声被装裱进博物馆的相框,铁轨尽头的新欧亚大陆桥正吞吐着集装箱长龙。</p><p class="ql-block">钟楼俯视着山海间的千年变奏,花岗岩基座里,荷兰工程师的图纸正与渔家号子慢慢钙化成岩。</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清晨的宁静与祥和,还是夜晚的繁华与喧嚣;无论是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还是充满烟火气的市集,老街永远在新生与怀旧的天平上摇晃,如同此刻我手中的云雾茶,浮沉着整个港城的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