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書法;用三种字体写的《苏軾 定风波》。练习多种字体,可以洞悉書法字体不断进化蜕变的历史。

有言则鸣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国書法的历史源远流長,各体字体的演变也存在着传承和联系。汉字从甲骨文到石鼓文,从小篆到隶書,进而到楷書,行書至草書,有一条明晰的演变之路,所以学界主张从篆書,隶書入手学习書法不无道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许多書法大家大都习惯于一,两种字体,真正六体俱精的,恐怕要数趙孟頫了。他的篆隶楷行草都达到顶流的水平,而以行楷和行草称雄天下。但我认为这与他熟悉和苦练各种字体有着密切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今天用隶,楷,行三种字体写同一首《定风波》,可以感觉到隶,楷書尚欠火候,行書的流畅只是表面现象,外柔而内欠刚,这显然和隶書,楷書根基不足有很大关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