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山雀雄鸟前额、眼先、头顶、枕和后颈上部辉蓝黑色,形成一个黑色的头罩。眼以下整个脸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后颈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颈侧延伸,形成一条黑带,与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连。背部灰色,两肩黄绿色,在上背灰色和后颈的黑色之间有一细窄的白色横带;下背至尾上覆羽蓝灰色,上尾羽呈灰白色,尾部呈黑色,翅上覆羽黑褐色,外翈具蓝灰色羽缘,大覆羽具宽阔的灰白色羽端,形成一显著的灰白色翅带。飞羽黑褐色,羽缘蓝灰色,初级飞羽除最外侧两枚外,其余外翈部具灰白色羽缘;次级飞羽外翈羽缘亦为蓝灰色,但羽端仅微缀以灰白色;三级飞羽外翈具较宽的灰白色羽缘。颏、喉和前胸辉蓝黑色,其余下体白色,中部有一宽阔的黑色纵带,前端与前胸黑色相连,往后延伸至尾下覆羽,有时在尾覆羽下还扩大成三角形;腋羽白色。雌性的腹线较窄,颜色也稍暗淡。雌鸟羽色和雄鸟相似,性别二态性不是很明显,雄性的特点是羽毛鲜艳,黑色的围兜一直延伸到腹部,边缘是柠檬黄色。而雌性的黑色“领带”比雄性的要窄一些,有时会断开。雌性的体色也较暗淡,缺少光泽。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夏季在北方有时可上到海拔1700米的中、高山地带,在南方夏季甚至上到海拔3000米左右的森林中,冬季多下到山麓和邻近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人工林和林缘疏林灌丛,有时也进到果园、道旁和地边树丛、房前屋后和庭院中的树上。该物种能够栖息在几乎所有类型的树木栖息地,广泛分布于种植园、树篱、果园、公园、花园、耕地边缘、橄榄树林和几乎所有的树木或灌木丛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