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安息地

一泓清泉任自流

<p class="ql-block">今年元旦,我前往昆明西山龙门景区游览,途中路过音乐家聂耳的安息地,不由心生敬意,遂前去拜谒。</p> <p class="ql-block">聂耳墓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太华寺与龙门之间的一片平缓山坡之上,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1980年迁建于此的聂耳安葬之地。聂耳墓的设计独具匠心,整体布局宛如一把月琴,平台恰似琴身,墓冢则位于琴头之处。墓坑由石条砌筑而成,分两层台,深约1米。聂耳墓不仅是人们缅怀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圣地,更体现了中国各族各界人民和国际友人对聂耳的敬仰与思念,为凭吊之人提供了一处情景交融、激扬爱国热情的美好空间。1988年1月13日,聂耳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荣誉更彰显了聂耳墓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聂耳墓志铭》由著名史学家郭沫若于1954年2月撰写,原文如下:聂耳同志,乃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声鼙鼓。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生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趋共同之鹄的。聂耳,巍巍然,其与国族并寿,而永垂不朽!聂耳同志,中国共产党党员,1912年2月14日生于风景秀丽的昆明,1935年7月17日不幸溺死于日本鹄沼之海滨,年仅二十四岁。1954年,中共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重修聂耳墓地,特请郭沫若题写墓碑和墓志铭。郭沫若书题“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碑和墓志铭。如今的墓地,已是20世纪80年代初迁葬、新建的。镶刻在墓地左屏风墙上郭沫若撰书的墓志铭,删去了“不幸而死于敌国,为憾无极。其何以致溺之由,至今犹未能明焉!”的话。其中原因现有许多文章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