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千佛山地处济南,它是泰山的延伸部分,即泰山的余脉。千佛山最早从隋朝开始就建造石佛,因为当地有一座千佛寺的存在,它也就被称为千佛山。千佛山的海拔高度有285米,你站到它的顶部足以俯视大半个济南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写道: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济南地处泰山山脉余脉之北,境内的山不在少数,而和老城融为一体,名声最大的就是千佛山了。千佛山能列入济南三大名胜,不仅是因为史书上对于济南最早的记载有“舜躬耕于历山”。其中的历山就是如今千佛山的古称。</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之所以闻名,除了舜帝,还得从“佛教”说起。济南在隋唐时期曾经佛教大兴,在隋开皇年间,有僧人在千佛山之巅的崖壁上凿窟造佛像,有传言曰佛像上千尊,故曰千佛山。</p><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2025. 2月14日(正月十七),我们再一次来到千佛山。下图:新年新气象,千佛山南门的大红灯笼高高挂!</p> <p class="ql-block">千佛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无论是宗教信徒还是自然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路线,我们打算从千佛山南门入、北门出,选择了走这条中路。而不似以往那样走东或西两条环山健身步道达北门。</p><p class="ql-block"> 从山路上北望,济南市区依稀可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在山路上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山中峰峦起伏,林木繁茂。远望犹如济南的一重苍松翠柏的锦屏,恰似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千佛山人文昌盛,古迹众多,是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大型游览胜地。</p><p class="ql-block"> 下图:通往文昌阁的山路平坦宽阔。 </p> 文昌阁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文昌阁是文革之后重建的。新建的文昌阁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内有文昌星、寿星、关帝等精美塑像。</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文昌阁规模较小,始建于康熙33年(公元1694),毁于“文革”时期。</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的建筑坐南朝北,特点是红墙、黑瓦顶。</p> <p class="ql-block">据说千佛山的文昌阁在 2024年5月1日才正式开门纳客。这是经过时隔三年整修之后再次对游客重新开放,并举办了文艺作品展示以及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下图:台阶两侧的巨龙腾飞雕饰</p> <p class="ql-block">平整的宽台阶</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有城池围墙护佑</p> <p class="ql-block">阳光穿透过来暖洋洋!</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拾级而上。这次过来,头回遇上开门了,以前总是大门紧锁。呵呵🤭,巧了!</p> <p class="ql-block">前院</p> <p class="ql-block">上书“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入内有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后院宽大,很有气派!</p> <p class="ql-block">横幅“厚德载物”</p> <p class="ql-block">一侧有“三羊开泰”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树上的祈福红带</p> <p class="ql-block">院落一隅</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大门向北,居高临下。</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冬日万木凋零。~远远望去,有金佛护佑泉城!</p><p class="ql-block"> 这座大佛便是位于济南千佛山文昌阁东面,是千佛山勒胜苑景点的弥勒佛,整座大佛金光闪闪,总高二十八米,是由110吨铜焊接而成,建于2000年,是千佛山的标志性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严冬过去,春将近。这一年年的岁月飞逝而去。正是:流年似水!</p> <p class="ql-block">新年新气象。</p><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新春之际,千佛山景区为庆祝新春佳节,在北门广场和主山路区域布置了蛇年造型的代表着灵蛇报新春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 这是山路上的花灯:</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黄衣僧人</p> <p class="ql-block">抬头仰望天空之蓝,是那么的通透、美好!</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走到这个十字路口左拐没多远就到万佛洞了。</p> 万佛洞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在千佛山北侧山脚下,游客登山的石阶东侧不远的地方。这也是登千佛山,许多人必打卡的景点之一。万佛洞亦是千佛山的一大胜景,兴建于1992年。</p><p class="ql-block"> 万佛洞内展现我国佛教的发展历程,荟萃了国内佛教石窟造像的精华,共有佛像近3万余尊,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尊。</p> <p class="ql-block">一条东西向的山路通往万佛洞,路的两侧立有石雕的柱子。</p><p class="ql-block"> 这尊上方的佛像是眼睛微闭的:</p> <p class="ql-block">也有这种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的!~在这种氛围里您可以感受到一种令人非常舒适的心灵慰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石柱上书有“万佛洞”,我们可将其作为路标,因为万佛洞就近在咫尺了!</p> <p class="ql-block">下图:经过封闭修整的万佛洞,如今更名为四窟万像。</p><p class="ql-block"> 石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干百年的历史记忆与宗教、艺术、社会等多元信息,其发展演变与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萌芽到明清沉淀,石窟文化历经岁月洗礼,跨越朝代更迭,以其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厚历史内涵,成为贯通华夏历史脉络、融合多元文化的不朽丰碑,持续诉说着人类在精神追求、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入口处,各色彩灯高悬。</p> <p class="ql-block">石窟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大地绽放异彩。在建筑、雕塑、壁画各方面,与中国传统艺术脉络紧密相连、成就斐然,是华夏文明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3世纪,佛教在印度兴起,僧侣们在天然洞穴或人工开凿的洞窟中修行,远离尘世喧嚣,石窟内供奉舍利、礼拜佛像,承载着早期佛教的精神追求,石窟文化的雏形初现。</p><p class="ql-block"> 下图:个人认为,在建筑风格方面,石窟洞窟的空间构思体现了中式宗教建筑布局。另,其层次均为意境营造,均有美学意趣。</p> <p class="ql-block">“四窟万像”,具体是指: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和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的合称。这些石窟艺术景观以佛教文化为特色,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万佛洞里无疑皆是四大石窑艺术景观的仿制品。</p> 莫高窟 <p class="ql-block">壁画之美</p><p class="ql-block"> 在绘画领域,敦煌壁画晕染技法融入工笔重彩,丰富国画色彩表现力,经变图构图启迪山水、人物画场景营造。据说,后世画家即从中汲取宏大叙事的手法布局。</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p><p class="ql-block"> 下图,万佛洞顶端的飞天浮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p><p class="ql-block"> 万佛洞侧面的飞天雕像与墙体上的壁画腾云驾雾相映成趣、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内,中间供人行走的小道大都比较窄。</p> <p class="ql-block">在雕塑范畴,石窟造像人体比例、动态把握为传统雕塑奠基,从佛像衣纹处理到人物神情刻画,写实且生动,强化雕塑的情感传递与生活气息融入。 </p><p class="ql-block"> 下图的这尊菩萨,头戴三面宝冠,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神情怡然,古朴大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的原型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p><p class="ql-block"> 这是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大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了解佛教美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主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头上波状发髻,身穿偏祖右肩式袈裟。厚重的袈裟细密贴在佛的周身,凸起的衣纹线随着身体的起伏圆转曲回,反映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这尊佛像慈眉善目、两耳垂扇,不知道何故失去了双手?</p> <p class="ql-block">这里佛像雕塑的艺术风格各异,中间的这位右手指抬起,左手心向上。</p> <p class="ql-block">大头佛像</p> <p class="ql-block">手臂残缺的三位佛像</p> <p class="ql-block">原尺寸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造型独特别致</p> <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群体飞天</p> <p class="ql-block">飘逸的独自飞行</p> <p class="ql-block">有的场景充分体现出了壁画与雕塑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壁画前呈现思考状的坐佛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最长的卧佛,总长28米。</p> 龙门石窟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的石刻艺术瑰宝,不仅是中国石刻艺术的璀璨明珠,亦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自北魏太和十七年始凿,龙门石窟历经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十个朝代的精心雕琢,持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南北延伸1公里,现存的2345个窟龛和10万余尊造像,以及2800余品碑刻题记,均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我国保留文字史料最多的石雕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里,洞中有洞。</p><p class="ql-block"> 地上灯光文字“跨越千年的击掌”。</p> <p class="ql-block">击掌(坐佛)</p> <p class="ql-block">书法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光声电图也应用于万佛洞里</p> <p class="ql-block">造型各异的浮雕壁画</p> <p class="ql-block">比较原始的石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众佛像</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里通道幽深</p> <p class="ql-block">地面基本上比较平坦</p> <p class="ql-block">身临其境似乎有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下图:原型《龙门石窟一奉先寺一卢舍那大佛》</p><p class="ql-block"> 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佛像。佛像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历时3年9个月完成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端坐在八角束腰莲花座上。佛像的面容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嘴边微露笑意,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得异常鲜明而圣洁。卢舍那大佛不仅是龙门石窟的标志性作品,也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代表作,展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感叹,行走于一尊尊的佛像之中,仅500 M长度的万佛洞里竟有如此多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里,洞洞相连。</p> <p class="ql-block">墙面上的杜甫诗句</p> <p class="ql-block">石雕像的形态也各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请看下面三尊坐佛像,不仅衣饰不同,面部表情也是各异:1,直视、安祥。</p> <p class="ql-block">2,斜观、面像严肃认真。</p> <p class="ql-block">3,端坐,面带微笑、慈眉善目!</p> <p class="ql-block">大佛像</p> <p class="ql-block">大佛头</p> <p class="ql-block">端坐中央的大佛像</p> 麦积山石窟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一处以佛教艺术为主题的石窟群 。</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而得名,石窟始建于公元384年至417年间,至今已有超过1600年的历史1。现存的221座洞窟中,藏有大量泥塑石雕和精美壁画,展现了古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美的泥塑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雕塑馆”。</p><p class="ql-block"> 坐姿泥塑佛像:</p> <p class="ql-block">断臂佛像</p> <p class="ql-block">立姿佛像</p> <p class="ql-block">狭窄的通道旁分布众多的塑像,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下图:展开翅膀的塑像是“羽人”,即佛教中力士的形象。只见其巨大的翅膀承托莲花座,座上托起两尊交脚弥勒菩萨。</p><p class="ql-block"> 在佛教艺术中,羽人通常指的是具有翅膀的天人或飞天,而力士则是指佛教中的护法神,它们通常被描绘为具有超凡力量和威武形象的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图右,我看像是吉祥的门神形象。</p> 云冈石窟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古称武州山大石窟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这座石窟我们曾经去过。</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众多的形像</p> <p class="ql-block">碑文</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历经辽金明清各代的修整与保护,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佛教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不仅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闭眼的佛像非常安祥!</p> <p class="ql-block">人们在万佛洞里流连忘返(往返单行线)乐此不疲。</p> <p class="ql-block">声光电应用于场景</p> <p class="ql-block">此佛像两侧各有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佛像与游客的大小比例大概如此。</p> <p class="ql-block">色彩绚丽</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是终点,然后可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四窟万像的宣传片在此循环播放(部分内容将在下面的视频中展现)。</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每一座石窟都体现了中国石窟的艺术魅力,风格各异。记录了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变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视频</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来是新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这次来千佛山真是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阳光灿烂、空气清新,感觉心旷神怡。对于重新纳客的“万佛洞”,我们是有备而来。但对“文昌阁”的内部开放,我们感觉是个意外的惊喜。愿2025,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千佛山再会!👋</p><p class="ql-block">配乐:“墨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