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赛金花故居·归园

陈青 3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昵 称: 陈青 3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号: 2738445</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安徽黟县宏村和西递之间坐落着一处徽州林园,晚清名妓赛金花的故居,幽静别致,宅院名为“归园”,取自宋·晏几道的诗句<b>“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b></p><p class="ql-block"> 2023年11月,与朋友赴徽州大地赏秋,有幸游览了赛氏故居。蓝天白云下故居的倒影映在门前蜿蜒的鱼池里,远远望去,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宁静悠远。</p> <p class="ql-block">  赛金花故居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龙江乡。大门坐落在白墙之间,古朴庄重,门额“归园”二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字体清秀典雅,这一题字为2003年在故居遗址上现代修复时所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图网络致谢原创</span></p> <p class="ql-block">  步入归园,徽风皖韵扑面而来,长廊的一端是“赛金花生平陈列馆”,馆内以翔实的图文、古物件、影像展示了赛金花的传奇一生。她作为名妓、外交家夫人、社会活动家的经历,晚清时与洪钧(外交官丈夫)的故事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赛金花(1872年—1936年),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安徽黟县人,幼年被卖到苏州“花船”上为妓。赛金花天资聪颖,清倌人的各种技艺很快学会,加上倾国倾城的美貌和高超的社交技巧,一跃成为名满江南的花魁。</p> <p class="ql-block">  图文记载了在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洪时年48岁,彩云年仅15岁。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因原配夫人守旧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以公使夫人陪同洪钧出洋,此后耀眼欧洲。</p> <p class="ql-block">  神奇的语言天赋让彩云在去欧洲途中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熟练地掌握了德语,从而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可以与欧洲上层社会直接交流的公使夫人。彩云快速接受欧洲文化,举止大方、性格豪爽,被欧洲人赞誉为"东方仙女"。</p> <p class="ql-block">  公使夫人彩云与德国上层社会达官贵族频繁交往,出入社交宴会,为王公贵族们着迷。她觐见德国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款待铁血宰相俾斯麦、结识德国将军瓦德西,成为清朝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  1893年,洪钧病故,彩云重返风尘,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改名“赛金花”。</p><p class="ql-block"> 1900年,八国联军来袭,北京城一片狼藉,老百姓的日子艰难困苦。赛金花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在欧洲的人脉和经历,与联军将领瓦德西进行沟通,劝说他们停止暴行,保护了百姓,成为京城百姓口中的“议和人臣赛二爷”,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   展厅陈列着许多历史名人对赛金花的评价。鲁迅在《这也是生活》里这样写:<b>“就连义和拳那会儿,跟德国统帅瓦德西待过一阵子的赛金花,早就被封为九天护国娘娘啦!”</b>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讲道:<b>“北京可算有转机了,避免了大规模的杀戮和抢劫,秩序正慢慢恢复呢,这得归功于名妓赛金花。”</b>因为赛金花的义举,京城老百姓称她“护国娘娘”。</p> <p class="ql-block">   继续参观,驻足在赛金花“爱国手书”图前。那是1931年,驻军北平的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慕名拜访赛金花,当时日本己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国民抗日激情高涨,赛金花当场挥毫写下:<b>“国家是人人的国家,救国是人人的本分”</b>这句震聋发聩的话,令张学良沉默良久,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缓步游览,不禁为赛金花跌宕起伏的人生充满敬意。赛金花晚年在北平寓所曾自题对联<b>“长安有贫女 京洛多风尘”</b>,她的晚年因生活变故而穷困潦倒,1936年病死于北京,结束传奇一生。</p> <p class="ql-block">   步出陈列馆走进一座四合院,抬头见“伴雪堂”,是赛金花居住时会客、读书的场所,门前楹联<b>“伴雪听松 风尘未改冰玉骨,临池照影 乱世犹存蕙兰心”,</b>如“伴雪”暗喻高洁孤寂。天井庭院还原了赛金花生活场景,书房、卧室、会客厅,还有用过的水井。</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走进赛金花故居正屋,堂前<b>“去留无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宠辱不惊看庭前花開花落”,</b>表达了主人面对人生起伏的淡然心态,虽身处红尘却向往文人雅士的精神境界,堪称中国古典处世哲学的诗意凝结。</p> <p class="ql-block">  踏进赛金花书斋,幽静清雅,采光通透,梁柱的雕工简洁,红木书案上置砚台毛笔、宣纸墨锭,沿墙设多层复古书架,藏有经史子集及琴谱、画册。案几上的青瓷花瓶、古琴香炉,静心修身氛围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 隔墙的赛金花卧室色调柔和,床榻、衣柜、梳妆台均以徽州传统雕花工艺,细腻而不繁复。西洋沙发、留声机,闺阁起居的婉约雅致尽显无余。窗棂镂空花纹装饰,透过窗可瞥见庭院景致,晨昏光影流转中平添诗意。</p> <p class="ql-block">  随后来到园林,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亭台楼阁点缀其中。归园融合了徽派园林与江南园林风格,小巧精致,连廊柱子上镶有诗词。曲径通幽,沿石板小路漫步,观赏荷花池、假山、石雕。登上观景亭,可俯瞰园林全景,远眺黟县山水。</p> <p class="ql-block">  前行来到碑刻长廊,在林园区一隅,展示着与赛金花相关的诗词、题字、碑刻,就像一部生动的历史文化书卷,每一首诗词、每一处题字都承载着一段故事,或是对赛金花美貌才情的赞美,或是对她传奇经历的感慨。这些穿越百年的石刻,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碑刻长廊刻有赛金花生平年表碑,名士题咏碑: 齐白石《彩云曲》节选:<b>“将军妙手夺天工,能驻人间倾国容。”</b>林纾亲书<b>“侠骨芳心”</b>四字,与其小说《京华碧血录》呼应。冒鹤亭诗碑:<b>“九天护国寻常事,谁识青楼有伟人。”</b> 胡适手迹残碑:<b>“历史的荒诞成就了传奇的必然。”</b></p> <p class="ql-block">  漫步林园内,亭台楼榭、假山池桥、曲径漏窗、修竹古樟与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一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江南山水画。正如镜亭楹联:<b>“四面云山皆入画,一庭风月自成诗。”</b>通过女儿墙、 漏窗,将园外山容树色、田园风光之美收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  “归园”饱含深意,赛金花一生漂泊,历经风雨,“归”字代表着她对安定、归宿的渴望。赛金花去世后,齐白石为她题写墓碑,张大千为她做肖像。这位中国百年十大女杰之一、传奇跌宕的人生令人敬佩。</p> <p class="ql-block">  纵观中外历史,人们几乎找不出如赛金花这样一位经历神奇、命运跌宕起伏、个性鲜明的女性,而这样一位奇女子,是一位真实的人物,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生动的故事。今日回顾历史上这位奇女子,是想让后人了解,伟大来自平凡,正因为有着诸多<b>“位卑未敢忘忧国”</b>的普罗大众,中华民族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ipi64b?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38445" target="_blank">寻色丹霞</a></p> 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