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太谷范村东阁

泰可

范村东阁位于太谷区范村镇范村东南隅。据梁枋题记及碑记载,其创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清代屡有修葺,现存为明代遗构,1956年太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8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2月13日下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范村东阁。 范村东阁坐东朝西,南北长14.1米,东西宽17.44米,占地面积246平方米。现存为砖木构二层三重檐楼阁式建筑。通高22米,建在高5.5米的砖砌台基上,中央辟拱券门洞供通行,其上为二层木构楼阁,平面方形,四周围廊,一层三间见方,二层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两层均挑出勾栏平座,外檐斗拱三踩单翘或单昂,顶层斗拱为五踩重昂,各层间以木楼板相隔,四根通柱作为楼体骨骼,整体性极强,三重檐歇山顶覆各色琉璃瓦剪边。底层前檐明间设板门,次间为槛墙、直棂窗。后墙廊内存石碑3通。 范村东阁也被称为玄明阁,因位于太谷县范村镇东街口,而被俗称“东阁”。始建于大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现存楼体为清代乾隆年间修葺后形制。清康熙、乾隆年间,范村古镇常驻人口上万人,有380余家大小商业字号,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每天经过古镇的骆驼有上千峰,加上骡马驮队、大车、推车肩挑,商业十分发达,因而古镇被人们称为“山川码头”。 走近范村东阁,能清晰地看到它那独特的建筑结构与精美的装饰细节。古老的砖石,每一块都承载着往昔的记忆,或许是工匠们辛勤劳作时的汗水,又或许是古镇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东阁的飞檐斗拱,虽不像一些皇家建筑那般奢华繁复,却以一种简洁而大气的姿态展现着民间建筑的智慧与魅力。那翘起的檐角,仿佛是在向天空诉说着古镇的故事,又似在与远方的来客轻轻招手。它虽不像江南水乡那般处处透着婉约与柔情,却以北方特有的古朴与厚重,在岁月的长河中镌刻下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 范村东阁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古镇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范村人的成长与变迁,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古老的民俗文化得以延续,传统的手工艺代代相传。也许在东阁的某个角落,曾经有老艺人在精心制作着精美的剪纸,那剪刀在纸张间飞舞,剪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又或许有民间工匠在雕琢着木雕作品,木屑纷飞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而出,展现着古镇的独特风情。 范村东阁,作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犹如一位历史的守望者,傲然挺立于这片土地之上。当不期而至的烟雨飘落,整个古镇仿佛被一层薄纱轻轻笼罩。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卷,青山连绵起伏,那如黛的颜色与精致的东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景致。东阁的轮廓在雨雾中略显朦胧,却更添几分神秘与庄严。它的古朴沧桑并非是岁月侵蚀后的破败,而是历经风雨洗礼后沉淀下来的历史质感。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浪潮中,范村东阁宛如一座宁静的港湾,让人们能够暂时逃离喧嚣与纷扰,走进历史的深处,感受那份古朴与厚重。它是山西大地上的一颗文化遗珠,虽不耀眼夺目,却以其内敛而深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感悟。它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把范村的故事、山西的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成为永恒的历史见证与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