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月1日下午4时,游览完圣诞老人村,我们回到圣诞老人玻璃屋度假酒店(Santa's Igloos) ,我们决定在度假村内走走,并走入周围森林深处一览北极圈雪原的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圣诞老人的玻璃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诞老人的玻璃屋是位于芬兰罗瓦涅米(Rovaniemi)附近的一家豪华玻璃屋度假村。这里是体验芬兰极光和冬季童话世界的理想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度假村内有数十幢玻璃穹顶冰屋,游客无需忍受寒冷,可以躺在温暖的床上欣赏北极光和星空。房间采用北欧简约风格装修,配备现代化设施,包括私人浴室、触屏电视、迷你吧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诞老人的玻璃屋的地理位置极佳,它位于北极圈内,靠近圣诞老人村(10分钟步行路程),周边环境幽静,远离光污染,是观看北极光理想的地点,观赏北极光的最佳时期是9月至次年3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玻璃屋的穹顶在冬季常常会被积雪覆盖,住客可以随时打开玻璃加热系统将冰雪融化,瞬时可以看到天空。这里不仅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还能让游客深入体验拉普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酒店附近的森林,仿若踏入一幅天然画卷,体验大自然的壮丽风光。雪原茫茫,一片洁白,那无垠的雪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此情此景,十分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在芬兰的北极森林里,冬日的乐趣无处不在。脚下是积雪的小路,周围树木林立,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松软的棉花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声音在寂静的森林里回荡,更添几分静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雪地里,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远处的景色在雪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像是被大自然用黑白色的画笔轻轻勾勒出的轮廓。此时此刻,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热爱,仿佛自己正与这片土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户外,享受着冬日的美好时光。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那股清新的味道直沁心脾,仿佛能洗净心中的尘埃。漫步在这片雪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仿佛每一个细胞都被这美好的氛围所激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丽的冬日景色如同一幅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我们静静地站在这里,仿佛成为了这片美景的一部分。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气息,心中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这片冬日景色就像是一首无声的诗,诉说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雪地里,张开双臂,仿佛要将这片森林、这片雪地都拥入怀中。那清冷的空气拂过脸颊,带来丝丝凉意,却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感受到这片土地的魅力。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片土地的气息,仿佛能听到大自然的心跳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雪中漫步,北极针叶树林像是披上一层银色的铠甲,大美至极!不知不觉中来到一间林中的小木屋,原来这里是圣诞老人村雪橇犬哈士奇(Husky Park)农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深知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私人领地神圣不可侵入,只好中断此次深山老林的漫游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夜幕降临了,躺在舒适的玻璃穹顶屋中等待着北极光女神的现身。我们给这次旅行取名为“追光之旅”,就是因为冰岛和芬兰都是追寻观赏北极光的最佳地点。也许读者们心中都心存疑问,读到现在也没见你提起半点追光的踪迹,也没见半张极光的照片,你们到底追到了北极光没有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夜幕中的度假村园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要着急,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北极光的知识。北极光的出现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太阳粒子与地球大气层相互作用会产生不同强度的太阳风,因而影响北极光的颜色和强度。科学家是这样解释北极光现象的形成原理:地球磁层和太阳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也即人们常说的太阳风,受到地球磁场的吸引进入大气层,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从而造成了发光的现象。北极光除了英语的Northern Lights外,还有个酷炫的拉丁语专业学名:Aurora也是罗马曙光女神的名字。之所以称为“北极光”,是因为它多发生在北半球的高纬地带,即北纬60度以上的地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极光最常见的是绿色,也可能出现粉红色、紫色、红色,颜色取决于大气层中不同气体的反应。北极光的形态有帘幕状、弧形、旋转状、波浪状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想一睹北极光的绚丽容颜其实并非易事,需要天时、地利,更重要的是运气。在冰岛我们遇到几个旅行社组织的极光观察团,夜晚穿着厚厚的风雪服,在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下苦等好几个小时,最后也都是失望而归。Gate One旅行社组织的上一个团与我们在赫尔辛基酒店相遇,他们抱怨说大雪下了整整一周,天空布满乌云,自然与北极光无缘空留遗憾。我们团中有位旅友说她参加过四次追光之旅,都与北极光失之交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次追光之旅,我们拥有天时和地利。世界上最佳的北极光观测地点为芬兰的拉普兰地区(北纬60度以上)和罗瓦涅米(北极圈内的圣诞老人村)。最佳观测时间是每年9月至次年3月,最佳观测时间通常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冬季极夜期间。现在需要的是老天赐予的运气:需要晴朗无云的天空,月光越弱越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芬兰的罗瓦涅米我们有三个晚上是住在玻璃屋里面,想以这种舒适偷懒的方式,等待北极光女神的降临。第一个晚上阴天云层太厚,尽管追光网站显示北极光就在我们头顶,但是,可望不可及。第二个晚上天空出现了繁星,众人的期望值也飙升,连导游都说今晚看到北极光概率大于90%。可惜一夜都未等到旅馆的通知铃声响起,北极光云又与我们擦身而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天早上去雪橇犬农场时,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们心情大好。但是傍晚时分,天空中又飘起了阴云,我们的失望加失落感随之越来越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是在圣诞老人玻璃屋度假村最后一个晚上,躺在玻璃屋温暖的床上,透过玻璃穹顶不断地仰望天空。突然窗外泛起微微的绿光,这时酒店通知北极光降临的提示灯也亮起,我们一看时钟, 表针指向晚上11点16 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走出玻璃屋,放眼北望,虽然绿色的北极光亮度微弱,但肉眼隐约可见。但是在高科技手机的相片中,北极光的璀璨与绚烂还是美的很难用言语表达,也为我们这次“芬兰追光之旅”画上了</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没有</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遗憾的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玻璃屋度假区上空的北极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极光只持续了十几分钟,便逐渐消失,虽然不甚完美,但毕竟看到了北极光女神的真容啦!事后团内有一位美国旅友分享了她几年前在美国阿拉斯加北极圈拍摄到北极光,形态与颜色具美。</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旅友分享的阿拉斯加北极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赴芬兰观测北极光不仅能欣赏到这一自然奇观,还能体验独特的拉普兰文化和冬季活动,是一次难忘的北欧之旅。观测北极光需要一定的运气,对去冰岛和芬兰旅游的朋友们,建议至少安排3-4晚的观测时间,以提高看到北极光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罗瓦涅米的极地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月2日,阴,天空时而飘着零星小雪。上午乘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芬兰的罗瓦涅米(Rovaniemi)市。 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极地博物馆(Arktikum Museum) ,它成立于1992年,是芬兰著名的博物馆和科学中心,致力于展示拉普兰大区独特的自然和文化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芬兰的罗瓦涅米市因极地博物馆而闻名,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拉普兰极地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和科学中心,主要展示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通过这次参观,我们学习到不少关于北极圈和北极光的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博物馆的玻璃长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该博物馆于1992年建成开放,其最显著的建筑特征是一条长达172米的玻璃走廊,部分建筑位于地下,这种设计既能保温又能让游客在室内欣赏到北极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的玻璃长廊宛如一条透明的丝带,蜿蜒伸延,为游客带来独特的视觉享受。我们沿着长廊走进博物馆,宽敞明亮的空间内部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一排长椅沿着长廊中央排列,玻璃屋顶让自然光透入室内空间,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主要包含两个主要展区,北极中心展区旨在展示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介绍气候变化对北极的影响,展示北极地区的动植物,讲解北极光形成的原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通过视频切换到地球仪,我们了解到北极圈的地理定义:北极圈是位于北纬66°33'的纬线圈,是地球上能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最南界限。北极圈横跨8个国家:加拿大、丹麦(格陵兰)、芬兰、冰岛、挪威、俄罗斯、瑞典和美国(阿拉斯加)。北极圈内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有独特的极昼极夜现象:夏季太阳不落,冬季太阳不升。大部分地区被永久冻土覆盖,北冰洋常年被浮冰覆盖,夏季部分融化。主要生态系统包括苔原和北方针叶林。北极圈内的生物具有多样性:标志性动物包括北极熊、海豹、驯鹿、麝牛,夏季有大量候鸟迁徙到此繁殖,海洋生物如鲸鱼、海豹和各种鱼类。北极圈内的原住民包括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萨米人等,传统生活方式包括狩猎、捕鱼、驯鹿放牧和近代采矿、石油开采等工业。</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地球仪上的北极圈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极地区有北方针叶林(Boreal Forest)和苔原(Tundra)这两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北方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主要植被是适应寒冷的针叶树,如云杉、松树和冷杉,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北方针叶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树木和土壤都储存大量碳,往北逐渐过渡为苔原。苔原主要位于北极地区,最显著特征是永久冻土层,因生长季节短且温度低,没有树木生长,植被以矮小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和地衣为主。 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永久冻土层融化。这两个生态系统都在全球生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地球仪上的树木分界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永久冻土层指地表以下连续保持在0℃以下至少两年的土层,覆盖了北半球约24%的陆地面积。永久冻土层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厚度从几米到上千米不等。冻土层的表层为活动层,夏季会融化冬季会冻结。中层:永久冻结的土壤、岩石和冰,含有大量的冰楔和地下冰体,储存着大量的有机物质和碳。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全球变暖导致永久冻土加速融化,融化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内设有餐厅,提供拉普兰特色美食,纪念品商店,销售当地手工艺品,图书馆和研究设施,会议厅和教育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紫水晶,它被放在一个金属底座上供游客参观。那鲜艳的颜色和巨大的体积让人惊叹不已。Ametisti是芬兰语中"紫水晶"的意思。对应的英文是amethyst。这是一种紫色的石英宝石,属于石英家族。拉普兰地区的紫水晶开采主要集中在拉普兰南部的Lampivaara紫水晶矿,是欧洲为数不多的可以开采紫水晶的地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芬兰拉普兰紫水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紫水晶形成于大约22亿年前,是在古老的基岩裂缝中形成的。当地的紫水晶通常呈现出独特的深紫色调。在芬兰传统文化中,紫水晶被认为具有治愈和保护的力量。当地萨米人(Sami)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关于这种宝石的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个宽大的电视屏幕前,游客可以用手随时在触屏屏幕上调出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北极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座站在一块大屏幕前,用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不同形状和色彩的北极光。那绚丽的色彩和壮观的景象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北极的夜空下。屏幕上的绿色光线与星星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夜空画卷。这让我想起了在圣诞老人村雪地里看到的北极光美景,天空中的绿色与紫色交织,照亮了整个夜空。那美丽的景色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拉普兰大区人文博物馆展区,以展示拉普兰地区的历史文化,介绍萨米人(当地原住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展示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品、服饰和生活用具,呈现拉普兰人与自然共处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萨米人的服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猛犸象化石在北极地区尤其常见,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冻土中的低温环境使得一些猛犸象尸体得到完整的保存,不仅保存了骨骼,有时还保留了皮肤、毛发、内脏甚至血液一些化石中还保存了猛犸象最后吃的食物残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更新世的猛犸象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猛犸象化石在北极永久冻土带最为常见, 芬兰拉普兰地区也有发现。大多数化石年代在1万到4万年之间,最年轻的猛犸象化石大约在4000年前(来自北极圈内的弗兰格尔岛),有些化石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更新世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猛犸象牙化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展示北极动物的区域。太座站在一只巨大的白色北极熊模型旁边拍照留念。这让我想起了在雪地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标本,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北极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大角麋鹿标本和众多驯鹿雕塑,特别是通过博物馆的导游,我们了解到驯鹿角的分叉代表它们的年龄,驯鹿的角每年都会脱落,长出新角每年都会多出一个新分叉,角的分叉越多驯鹿的年龄就越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大角麋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有不同角叉的驯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导游介绍说,驯鹿是唯一雌雄都长角的鹿科动物。它们每年都会经历换角周期,雄性驯鹿通常在秋季交配季节后(11-12月)开始脱落旧角,来年春季(3-4月)开始生长新角。到夏末(8-9月)新角完全长成。雌性驯鹿则在春季产仔后(5-6月)脱落旧角,新角在夏季生长,并在秋季完全长成,这样可以在冬季用角保护食物资源。幼年驯鹿出生后第一年就开始长角,但较小。完整的换角周期需要3-4个月时间。新角最初被一层被称为"茸"的柔软组织覆盖,富含血管。当角完全钙化变硬后,茸会脱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北极水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橱窗框中有几十种北极圈中的动物和鸟类,它们按着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列,游客可以按动相应数字的按钮,厨框中相对应的动物就会发出不同的叫声,非常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极地博物馆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重要的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和保护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它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北极圈生活、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机会。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现象,如极昼、极夜和北极光,也能深入认识萨米人的传统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互动展示、视频展示、实物展品等,使参观体验更加生动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感谢太座的尽心安排,这旅行欣赏到冰岛的白雪世界和北美-欧亚大陆板块断裂,寒冬中冰岛的三大著名瀑布,间歇泉的定时喷发,飞雪中在温泉池里冬泳,黑沙滩玄武岩揽胜,蓝冰洞探险,观赏欧洲最大的冰川和闪闪发光的钻石海滩,乘坐驯鹿和雪橇犬穿越北极圈雪原,探秘芬兰圣诞老人村,品尝世界上最美味的松木考鲑鱼,最终扑捉到心仪已久的北极光,可谓是收获满满,感恩! 再给太座一个大赞👍。至此,2025年冬季冰岛、芬兰北极追光之旅完美收官,感谢美篇读者的跟读、关注和点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