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大文人,说过不少话,编进了书中,成为后世遵循的箴言。实际上,在民间也有许多俗语流行,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只是很少有人记录下来罢了。民间俗语,有许多通俗而富有哲理:</p><p class="ql-block"> 知足常乐,心广体胖。</p><p class="ql-block"> 有茶别嫌淡,有驴别嫌慢,有肉别想酒,有妻别嫌丑。</p><p class="ql-block"> 他人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p><p class="ql-block"> 有麝自然香,不必当风杨。</p><p class="ql-block">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好事变坏。</p><p class="ql-block">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p><p class="ql-block"> 有虫子的枣儿先红,好取巧的人儿先穷。</p><p class="ql-block">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p><p class="ql-block"> 饭不要不嚼就咽,路不要不看便走,话不要不想就说。</p><p class="ql-block"> 作恶事须防鬼神知,干好事莫怕旁人笑。</p><p class="ql-block">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一世因,今生作者是。</p><p class="ql-block">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p><p class="ql-block"> 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p><p class="ql-block"> 这些俗语,有的看似世故,有的过于守旧。说明社会是复杂的,一个人要经受各方面的锻炼。而最重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能笼统对待,也不能简单化的理解。“知足常乐”很可能安于现状,故步自封。但也可能造就出乐观精神,不至于患得患失,为生活所愁。“能忍者自安”并非忍气吞声,也有一个性质和程度的问题。孔子也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朱熹《论语集注》说:“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巜朱子语类》卷四五又说:“妇人之仁,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诸如此类。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的民族更加成熟了,不但学会了如何生存,得护自己,也知道如何进取和发展。人活着就要争取生活的好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