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家卫执导的本世纪初经典电影之作《花样年华》在今年春节期间又重新上映了,上海大光明影院那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蛊惑力的巨大海报以及“再见一面,只在影院”广告词吸引着无数痴情男女前往影视厅打卡观摩。 实事求是地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东方之珠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心态。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件道具,都仿佛是那个时代的缩影。<br> 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确是很王家卫的,小资情调得令人刮目相看。它以其独特的光影魅力、精致的服装设计和深情的音乐旋律,将观众代入到了那段男女暧昧纠葛、充满遗憾的情感时光隧道。<br> “光是一切,它可以表示意识形态、情感、颜色、深度风格。”意大利导演费里尼的这句名言,在《花样年华》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家卫巧妙地运用光影,营造出一种既怀旧又神秘的氛围,将男女主角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复杂暧昧的情感关系展现得细腻入微。影片中,高反差布光的运用尤为突出,补光被削弱或取消,使得影像的明暗对比极为强烈。在楼梯间、街头巷尾,光影的明暗交织不仅勾勒出人物曼妙的身姿,更暗示了他们内心情感的波动与挣扎。正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所言:“我一直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是不知不觉就开始了。”这种情感的悄然萌芽,在光影的映衬下显得尤为暧昧而动人。 服装,作为电影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片中同样发挥了关键作用。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在片中频繁更换了二十六套精致的旗袍,每一套好像都是她心情的写照。旗袍的流转,不仅展现了时代的变迁,更映射出苏丽珍内心的挣扎与渴望。那些旗袍的色彩,从淡雅到浓烈,如同她情感的起伏,从最初的隐忍克制到后来的热烈奔放。而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则以笔挺的西装、整洁的领带,塑造出一个内敛而深沉的形象。他们的服装,如同他们的情感,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独特韵味。 音乐,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灵魂。在《花样年华》中,几首极具特色的小提琴曲与剧情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怀旧氛围。Yumeji's Theme的旋律,如同一条情感的纽带,贯穿始终,将观众带入那段逝去的岁月。音乐与画面的结合,既增强了电影的情感表达,又深化了观众对角色的理解与共鸣。正如王家卫所说:“电影是一门关于时间的艺术。”而音乐,则是这门艺术中最动人的语言。 除此以外,影片还通过留白式的叙事、精湛的剪辑和视觉隐喻,将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周慕云与苏丽珍之间的情感,如同那隐藏在光影中的秘密,既暧昧又纠结。他们试图通过模拟配偶的出轨场景来理解背叛,却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彼此的依赖和感情。然而,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他们最终只能以分离告终。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这句电影最后的字幕,恰如其分地概括了《花样年华》所传达的情感主题。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如同水中的月、镜中的花,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他们的情感,如同那光影中的暧昧,既美丽又虚幻。而影片所展现的人生遗憾,则如同那无法触及的彼岸花,令人心生向往却又无可奈何。<br>(本文笔于2025年2月20日,作者:杨帆,由文小言协助撰稿,图片和配乐来自网络,鸣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