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滇东南寻春(6)红河建水县

六道河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2月19日,滇东南寻春之旅的第五天,一早离开曲靖市的罗平县城,一路向南前往红河州的建水县城,去逛古城景物,品尝建水美食!</p> <p class="ql-block">  “要见太阳面,离开罗平县!”此言不假,南行一个多小时车程,在罗平县城所见到的浓雾笼罩在四周的景象一扫而光,出现在眼前的是明丽的阳光,蓝色的碧空,天气状况也是影响人的心情的!</p> <p class="ql-block">  上午,路经蒙自市,领队小韩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滇越铁路主题公园景点,就是大家口中的碧色寨。碧色寨景区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草坝镇,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景区以滇越铁路的重要站点碧色寨火车站为核心,保存了大量的法式建筑和旧时的车站风貌,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异国情调‌。</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原名坡心,因滇越铁路的修建而得名。1909年铁路通车至碧色寨,1910年全线通车,使其成为滇越铁路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站。碧色寨从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云南进出口贸易的中转站和国际商贸中心,被誉为“东方小巴黎”‌。</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景区的主要景点为老火车站、铁轨、法式建筑群等,这些历史建筑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游客可以在这里拍摄到具有复古风格的照片,体验文艺青年的小清新风格‌,顺便发上那么一点点文艺骚。</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还是电影《芳华》和《无问西东》的拍摄地,随着这些影视作品的热播,碧色寨成为了热门的旅游景区和网红打卡地‌。追寻影视作品中的取景地,固然有意义,但碧色寨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在此。</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殖民越南后,欲侵占我国西南边垂云南,掠夺云南的矿产资源,逼迫清政府同意修建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第一条跨国铁路也带进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使云南与上海为中心的沿海殖民地城市、日俄争夺的东北一起成为晚清三大开放地之一,同时也成为了埋葬封建专制政权与帝国列强的革命策源地。晚清时,东北有军校讲武堂,云南也有军校讲武堂,就一点也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  侵略者的行为最终为侵略者自己培养好了掘墓人,这点应该不是他们的初衷。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也一点点发生改变,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也逐步分裂与分化。改变是痛苦的,但都始于此。</p> <p class="ql-block">  到碧色寨不能只停留在影视作品的好奇上,也不能只对米轨铁路甚至是更窄的铁路好奇,要思考一些世界历史变化的轨迹!</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事,距离发生的时间愈近,留下的首先应该是仇恨与痛苦,但时间愈远,却是冷静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蒙自市区内午餐。蒙自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州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东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毗邻,南与屏边苗族自治县相连,西与个旧市接壤,北与开远市相邻,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辖</span>5街道4镇4乡,面积2228平方千米,人口59.51万人。</p> <p class="ql-block">  蒙自市有上万年人类繁衍活动史、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也是云南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云南对外开放的肇始地,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拥有“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三张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  到蒙自,必吃过桥米线!因为蒙自是美食过桥米线的产生地。米线用一大碗盛高温鸡汤,放十几二十多种食材,置于汤中,米线还有粉皮用热汤汆一汆再放入碗中,软滑喷香,食之汗畅淋漓,味道确实好吃!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差别在放入的莱品种类多少。火锅是几十种食材一锅煮,过桥米线则是数十种食材一碗烫!云贯川的民众,就地取材,灵活而善变,创新饮食方式方法,贡献出了人间美味!</p> <p class="ql-block">  午后驱车南行,两个小时左右抵达建水。建水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东与弥勒市、开远市和个旧市相接,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与石屏县比邻,北靠通海县、华宁县,面积3782平方千米,辖8镇6乡,人口为52.51万人。</p> <p class="ql-block">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距今有1200余年建城史,“惠历”汉语译为“建水”;宋大理国时期,属秀山郡阿白部。自元代以来为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兴盛达7个世纪之久。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名称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建水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滇东高原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年平均气温19.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一个宜居的城市。建水,古称步头,也叫巴甸。城东燕子洞有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199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建水县城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5°的地方。北回归线是一条具有多学科意义的天文气候特征的纬度线,<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西向东穿过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五省区。处于北回归线上的地方,一般气温较高,但建水县的海拔在1300米,所以没有酷暑,也不会有酷热,还是一个适居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入住在建水古城边。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境内,地处云南昆明南部约220千米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内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47个,文物点358处,地面文物数量居云南省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建水古城中现有3个4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文庙景区、朱家花园景区、学政考棚景区。我们先去朱家花园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地乡绅朱渭卿弟兄所建,祠宅毗。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三横四”布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有致,民居建筑用料上乘、雕刻精美、结构精巧、布局考究。</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园林,它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朱家的兴盛始于开矿,有资本的原始积累。没有财富基础,兴家只能是空谈!但没有文化奠基,暴发户最多二代变消亡了。朱家兴盛的标志是建了这座朱家豪宅一一朱家花园,留给后人凭吊的也是这座朱氏家宅!进门口的“循规蹈矩”是他家的入门家规!家国一体,无规矩不成方圆!</p> <p class="ql-block">  而门后则是“谨言慎行”四字,这是他家的出门家规。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每一成员不按规矩行事,各行其是,便分崩离析,何谈兴盛发展!这应该是到朱家花园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一个家庭的当家人,如同一国的执政者,欲持久发展,必重文化建设,于国就是彰明核心价值观,于家就是彰明家训。朱氏的家训书于壁上,立于门头,让每个成员抬头便见,潜移默化,润于心头,这便是发家的第二原因!</p> <p class="ql-block">  兴盛家庭一定是团结的,共同向上的。“兄弟连科”便是榜样!</p> <p class="ql-block">  兴盛的家庭必重视子女的教育,旧时大户人家姑娘的教育靠家庭学校。园中含玉楼、蓄芳阁都是朱家姑娘们生活学习的地方。女孩的教育就如此重视,何况男孩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大户人家的几大标志是:大片的房屋,精美的花园,专用的戏楼,私家的学校等等,这些朱家都具备,朱家花园称为滇东南的“大观园”,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建造的精美,仅从门扇上的雕花就可以看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能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个特例。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住建水,将朱家花园辟为一所部队医院,军事重地,“文革”破四旧时便幸免于难,得已完整的与游客相见。</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正堂雕屏上凤在上,而龙在下,说明朱家兴家时的当家人是很讲政治的。当时正值慈禧太后掌权之时,厅堂陈设就十分小心,为何又败亡了呢?</p> <p class="ql-block">  朱家经历了三次抄家,笫一次是支持反清起义,这虽符合历史潮流,但实际是资本到一定阶段,必寻求政治上的权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例子就不列举了。第二次支持袁世凯,政治眼光不行,抄家便是必然。第三次有点冤,应该是陷入各种势力的争夺之中,盯上了朱家的财富,家主被执,家产抄没,家人四散,家族衰亡便是必然!</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今犹在,园中不见朱家人!资本一定会参与政治的,一定会去谋夺更大的权利!任何事物都会灭亡的,资本也不可能是个例外!游朱家花园,不是猎奇,是反思,是思考,是从朱家兴衰中明白社会演变规律!</p> <p class="ql-block">  游完朱家花园,已近傍晚时分,日落前正是一天之中拍建水十七孔桥的最佳时间。我们出古城去十七孔桥,古城中其他地方留在明天上午去探访。</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是一座双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坐落在建水城西5千米泸水与塌冲河会合处,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蜓盘曲而得名。所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有一桥镇锁“双龙”之意。</p> <p class="ql-block">  十七孔桥之北就是塌冲河与泸江河的交汇处,两河之上各有一桥,一为拱桥,一为平桥。</p> <p class="ql-block">  建水十七孔桥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颐和园十七孔桥的“</span>同门兄弟”,其实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的建造年代,与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同出一辙,都接近300年历史,但与颐和园十七孔桥不同的是,在桥的两端各有一处亭阁,桥的中间位置还设有一处三层阁楼,因此它的全称是“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只是东阁楼毁于战火,后未重建,现只存中、西两阁。</p> <p class="ql-block">  这就有一个谜团存在了。建造如此坚固结实、造型漂亮的工匠与建颐和园十七孔桥的工匠有无关系?是先建成建水十七孔桥后,因其造形奇特而征集这些工匠移师京城建桥呢,还是建成京城颐和园十七孔桥后移师建水再建桥呢,还是师徒俩人用同一设计图,一个在京城建桥,一个在建水建桥呢?否则,二者何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  游人常为数不够十七个桥孔而烦扰,只要站在桥北南望,十七个桥孔一个都不会少!不信,你数数。</p> <p class="ql-block">  从空中俯瞰十七孔桥,就知道中国石拱桥技术的奥秘所在了。中国石拱桥历经数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却屹立不倒,关键在桥墩上。面对洪水的一面是一个锥形,分解了洪水对桥墩的冲毁力,所以才能抵御百年不遇、千年不遇的洪水而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  走上桥,桥面不宽,能通车马,桥面青石铺成,历经沧桑,磨蚀严重,两侧砌有护墙。</p> <p class="ql-block">  向东北望之,夕阳投入桥孔洞中,泛起金黄色,与阴影部分恰成明暗对比,天光水影中,十七扎桥更显高大。</p> <p class="ql-block">  向东南观之,夕阳投射在桥身上,泛起一片银白色,十七孔桥愈发俊秀帅气了。驻足四周,不欲离开,直到太阳没入山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才不舍的离去。</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古城觅美食,<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水古城的美食种类繁多又极具特色,</span>有“十八吃"之多:第一吃,汽锅鸡;第二吃,过桥米线;第三吃:草芽;第四吃:酸石榴;第五吃:烧豆腐;第六吃:糯米揣莲藕;第七吃:曲江烤鸭;第八吃:燕窝;第九吃:燕窝稀饭;第十吃:燕窝酥;第十一吃:狮子糕;第十二吃:羊奶菜;第十三吃:脐橙;第十四吃:脆黄瓜;第十五吃:红薯窝窝头;第十六吃:凉勺粉;第十七吃:炒米豆腐;第十八吃:水泡梨。面对美食,不能无动于衷。先从汽锅鸡吃起,配一当地花野莱,坐在临街的二楼上,边吃边欣赏古城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饭后消食,逛到建水古城的东门即唯一一个保存下来的朝阳门,却有天安门城楼的气势。这一路灯火辉煌,人流不断,古城的详情明天再探寻吧。</p> <p class="ql-block">  明天我们将离开建水古城,继续向南抵达红河州的元阳县,进入世界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地一一元阳梯田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