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见草

恒山

<p class="ql-block">月见草(Oenothera biennis L.)别名夜来香、待霄草、山芝麻,是柳叶菜科月见草属的二年生直立粗状草本。茎高50-20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与伸展长毛;基生叶倒披针形,叶柄长1.5-3厘米;穗状花序,花瓣黄色,稀淡黄色,呈宽倒卵形;果为蒴果,锥状圆柱形;种子在果中呈水平状排列,暗褐色,棱形。因月见草在傍晚7~9时开花,故称之为“月见草”。</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原产于北美,1629年引入欧洲,后迅速传播到世界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含台湾)、西南(四川、贵州)均有栽培,并早已逸为野生。生长在海拔1100米的向阳坡地、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岸沙砾地上,常聚生成片生长。月见草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为喜光、喜温、喜肥植物;尽量选择土壤墒情好,肥力均匀的土壤,积水、渍涝地不适宜其生长;可与豆类、瓜类连作,对除草剂敏感。</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成熟的种子可提取脂肪油入药,得名“月见草油”。月见草药性为甘、温,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症,筋骨疼痛等病症。月见草油可作为机械用油基础原料之一,种子油也是高档食用油。月见草的花香气怡人,常配置于花坛、路旁等园林景观中。</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其名虽说是“草”,但是它却是一种花卉,开的是黄蕊小花瓣。月见草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均可生长:路边、河岸、海边以及其他贫瘠的土地上都可见到野生的月见草。因此,即便作为外来物种,月见草也光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甚至整个北方地区词条。</p> <p class="ql-block">命名由来</p><p class="ql-block">月见草在傍晚7~9时开花,故称之为“月见草”,是集油用、观赏、药用于一身的多功能植物。</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的特别之处就是:它在夜间开放。这就与昙花有点相似,花期十分短暂,颇有韶华易逝之感。月见草花一般在傍晚6点到7点左右开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p><p class="ql-block">这个时间点,一般还是可以让人们欣赏得到它的美丽的,不像昙花在夜间开放,想看到“昙花一现”大概是要堵上半生的运气了。从这点上来看,“月见草”要比“昙花”更接地气一些。</p> <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月见草为二年生直立粗状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茎</p><p class="ql-block">茎高50-200厘米,不分枝或分枝,被曲柔毛与伸展长毛(毛的基部疱状),在茎枝上端常混生有腺毛。</p><p class="ql-block">果实</p><p class="ql-block">果实为蒴果,锥状圆柱形,向上变狭,长2-3.5厘米,径4-5毫米,直立。绿色,毛被同子房,但渐变稀疏,具明显的棱。</p><p class="ql-block">种子</p><p class="ql-block">种子在果中呈水平状排列,暗褐色,棱形,长1-1.5毫米,径0.5-1毫米,具棱角,各面具不整齐洼点。</p> <p class="ql-block">叶</p><p class="ql-block">基生叶倒披针形,长10-25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生不整齐的浅钝齿,侧脉每侧12-15条,两面被曲柔毛与长毛;叶柄长1.5-3厘米。茎生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锐尖至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每边有5-19枚稀疏钝齿,侧脉每侧6-12条,每边两面被曲柔毛与长毛,尤茎上部的叶下面与叶缘常混生有腺毛;叶柄长0-15毫米。</p> <p class="ql-block">花</p><p class="ql-block">月见草穗状花序,不分枝,或在主序下面具次级侧生花序;苞片叶状,芽时长及花的1/2,长大后椭圆状披针形,自下向上由大变小,近无柄,长1.5-9厘米,宽0.5-2厘米,果时宿存,花蕾锥状长圆形,长1.5-2厘米,粗4-5毫米,顶端具长约3毫米的喙;花管长2.5-3.5厘米,径1-1.2毫米,黄绿色或开花时带红色,被混生的柔毛、伸展的长毛与短腺毛;花后脱落;萼片绿色,有时带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长1.8-2.2厘米,下部宽大处4-5毫米,先端骤缩成尾状,长3-4毫米,在芽时直立,彼此靠合,开放时自基部反折,但又在中部上翻,毛被同花管;花瓣黄色,稀淡黄色,宽倒卵形,长2.5-3厘米,宽2-2.8厘米,先端微凹缺;花丝近等长,长10-18毫米;花药长8-10毫米,花粉约50%发育;子房绿色,圆柱状,具4棱,长1-1.2厘米,粗1.5-2.5毫米,密被伸展长毛与短腺毛,有时混生曲柔毛;花柱长3.5-5厘米,伸出花管部分长0.7-1.5厘米;柱头围以花药。开花时花粉直接授在柱头裂片上,裂片长3-5毫米。</p> <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月见草原产于北美,即尤加拿大与美国东部,1629年引入欧洲,后迅速传播到世界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含台湾)、西南(四川、贵州)均有栽培,并早已逸为野生,月见草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级,为严重入侵,繁殖能力极强,具有化感作用,较易形成单一优势种群,严重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p> <p class="ql-block">生长环境</p><p class="ql-block">月见草生长在海拔1100米的向阳坡地、荒草地、沙质地及路旁岸沙砾地上,常聚生成片生长。</p> <p class="ql-block">生长习性</p><p class="ql-block">月见草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为喜光、喜温植物,在长日照及燥热的环境条件下,长势好;对土壤的适应性范围广,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中性、微碱或微酸性土壤上均可种植,但月见草喜肥,尽量选择土壤墒情好,肥力均匀的土壤,积水、渍涝地不适宜其生长;可与豆类、瓜类连作,但尽量避免前茬口作为柳叶菜科作物;对除草剂敏感,不可在有磺隆类、异嗯草松等除草剂残留的地块上种植。月见草在10月份休眠越冬,翌春5月初开始抽茎分枝</p><p class="ql-block">,月见草自播能力强,具有闭花授粉的特性。</p> <p class="ql-block">主要价值</p><p class="ql-block">营养价值</p><p class="ql-block">月见草成熟的种子可提取脂肪油入药,得名“月见草油”,油中含γ-亚麻酸,有降血脂、抗血栓、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仅知道γ-亚麻酸存在于母乳和月见草(种子)等少量植物中。以月见草油或γ-亚麻酸为原料制作的成药有天赐康、月见草油减肥乳等。在营养学上,月见草油及γ-亚麻酸被誉为“20世纪功能性食品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月见草药性为甘、温,具有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症,筋骨疼痛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的功效作用</p><p class="ql-block">月见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瘦身、抗脂肪肝等功效。月见草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下的一个种,主要有以下功效作用:</p><p class="ql-block">🍀1、月见草具有祛风湿、强筋健骨的作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风湿骨病以及筋骨疼痛。</p><p class="ql-block">🍀2、月见草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辅助清除体内的胆固醇,促进饱和脂肪酸的消化,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能够缓解肝细胞的衰老,有一定的抗脂肪肝的功效。</p><p class="ql-block">🍀3、月见草还可以缓解精神紧张,改善失眠焦虑症状。</p><p class="ql-block">🍀4、对更年期综合征、经前期症候群有一定的缓解效果。</p> <p class="ql-block">经济价值</p><p class="ql-block">在月见草花中提炼的植物芳香油,是重要的北方天然香料重要的来源之一;月见草油可作为机械用油基础原料之一,种子油也是高档食用油。</p> <p class="ql-block">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月见草的花浅黄色或黄色,夜晚开放,香气怡人,常配置于花坛、路旁等园林景观中。</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的历史很悠久,据说它是数千年之前古印第安人比较常用的一种药物。这间接说明了月见草具有药用功效。</p><p class="ql-block">虽然说月见草是一种外来产物,但是来到中国之后,它必然会打上中国文化的印记。中国人其名,有两点规律可循,其一是形似;其二是赋予一定的寓意。</p><p class="ql-block">这种花只有在晚上的时候才会开放,在傍晚渐渐来临的时候,月见草会缓缓地舒展开它的黄色花瓣,到了天亮的时候,这种花就会凋谢。因此,月见草只会盛开一个晚上,只有黑夜中的月光与它在夜深人静中相依相伴。</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的寓意</p><p class="ql-block">月见草开放时间以及其花期的短暂性造就了它的特殊性,因此月见草的花语必然不同于其他的花卉植物。它在夜间开放,在清晨凋零,花开花谢的过程不超过24小时。</p><p class="ql-block">沐浴月光在夜间开放的月见草实在有一种在黑暗之夜发声的意味,因此“默默的爱”就成了月见草的花语之一。在爱情中与很多的表达方式,有的人习惯于直接表达,有的人习惯于默默付出,而有的人却偏偏做一些表面上处处和你反着来实际上这才是他们独有的爱的表达。</p><p class="ql-block">而月见草偏偏代表那一类默默的爱。默默付出,不求所图的一类人,那是一种伟大的爱。小小的花蕊中蕴藏的是巨大的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因此从寓意的角度来说称其月见草再合适不过了,“月见”就是指在月光下才可见到的,而“草”则是其的种属。在夜间会散发淡淡幽香,沁人心脾,有一种“夜来香”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月见草开完花之后,并不意味着它在世间的使命结束了,它的花谢反而意味着它的价值刚刚开始,花谢之后,月见草就会长出种子,而这种子正是“良药”,从中可以提取出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p> <p class="ql-block">关于月见草这一花语,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与此颇为契合,即女性将月见草赠送给男性的时候,就表示一份默默的爱。在男权社会主导下,往往是男性更具有话语权,在古代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而女性对爱的表达只能用隐忍的、含蓄的方式,月见草的示爱方式也正是这种思想的现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黑夜给你的是无限的自由。正是利用这层文化含义,月见草表征的对爱情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勉强的。</p><p class="ql-block">这些被认为建构起来的寓意大多数表达的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美对美好精神生活的期待。了解了月见草,心中又多了一份“平静”的爱。</p> <p class="ql-block">月见草与古印第安人</p><p class="ql-block">传说,在数千年以前古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用月见草治病了,月见草的药用价值特别高,直到今天它在药理上的潜能仍然在不断地被发掘。</p><p class="ql-block">当时,古印第安人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那是一种由月色供给世人的灵药,这种灵药可以解除人类的病痛,它是一种可以在夜间开出美丽小黄花的植物,其花朵凋谢后,其中的种子可以提炼出很多重要的营养成分。</p> <p class="ql-block">数千年之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解开了月见草的神秘面纱。利用其种子提炼出的月见草油对人体十分有益,不仅可以涂在身体上可以帮助皮肤有效锁水,治疗皮癣等皮肤病;还可以制成胶囊,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不仅中国人会用中草药医治疾病,其实外国人也会发现周围的有用的药草,只是随着西方霸权思想的盛行,让我们误以为中草药只有中国人在使用。从逻辑上想这个问题肯定是不可能的,远古时期并没有那么发达的医学,人们生病了只有自己给自己医治,自己采药。不仅中国如此,纵观整个世界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古印第安人对月见草的利用,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文明是如此相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