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尾虹雉(康定两河口)

二筒

<p class="ql-block">  绿尾虹雉别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是鸡形目雉科虹雉属的大型鸟类,被誉为“蜀山彩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p> <p class="ql-block">  绿尾虹雉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约3600克。雄鸟羽毛色彩艳丽,具有金属光泽,头部呈铜绿色,冠羽绛紫色,后颈至背部由红铜色、金色、蓝紫色过渡,下背和腰部为白色,尾羽蓝绿色,整体宛如彩虹般绚丽。雌鸟体羽主要为棕褐色,背部和腰部为白色,尾羽暗褐色,整体较为朴素。</p> <p class="ql-block">  绿尾虹雉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和裸岩地带,尤其喜欢多陡崖和岩石的环境。冬季会下迁至海拔3000米左右的林缘灌丛地带活动。</p><p class="ql-block"> 活动习性为日行性,常成对或小群活动,冬季可能集成10余只的较大群体。性情机警,善于奔跑和飞行,能在气流中盘旋。</p><p class="ql-block"> 食性主要以以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枝、球茎、果实和种子为食,尤其喜食贝母的球茎,因此得名“贝母鸡”。</p> <p class="ql-block">  绿尾虹雉是中国特有鸟种,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青海南部的高山地区。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易危”级别。</p><p class="ql-block"> 目前野外现存数量约为6000-10000只,人工繁育种群数量较少,仅有27只。四川宝兴绿尾虹雉保护研究中心在人工繁育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4年成功孵化出9只雏鸟,创下历史最高纪录。</p> <p class="ql-block">  绿尾虹雉因其绚丽的羽毛和珍稀性,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目前的康定捧塔乡两河口村正是拍摄的绿尾虹雉的最佳时期,但由于雪大路险,加之海拔高度4000米,拍摄条件异常艰苦,能够拍摄到也算是非常幸运。这里除了能够拍摄绿尾虹雉外,风景也非常漂亮,特别大雪过后,犹如一幅幅中国山水水墨画,让人陶醉其中,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以上文字主要摘自网络,图片为作者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转发分享、相互交流,但禁止将图片下载另做他用、截图转载,如欲转载,请一定注明出处,且禁止改变原创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