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豆腐

代百勇(碧水蓝天)

<p class="ql-block">  周二中午,下班回家。</p><p class="ql-block"> 我做了四道菜:菠菜粉丝,豆角炒肉,白菜拌杂刷,麻辣豆腐。一荤一素,一热一凉,完美搭配。外加主食馒头和清汤面条。</p><p class="ql-block"> 十二点四十,饭菜做好了,一打电话才知道,岳父病了,妻子回娘家了;女儿在单位值班,也不回来了。精心做了四个人的饭,吃饭的时候只剩下我和儿子两个人。</p><p class="ql-block"> 虽然有点失落,但也没办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俩</span>也许是真的饿了,不大一会儿竟然狼吞虎咽地把一桌子饭菜吃了个精光。</p><p class="ql-block"> 儿子尤其是喜欢那个麻辣豆腐。把菜吃完不说,最后还掰开馍<span style="font-size:18px;">蘸着</span>菜汤,津津有味地也给吃完了。还好奇的问我是怎么做的,那么好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侃侃而谈,说这个麻辣豆腐做起来,既简单而又复杂,大概需要九道程序:首先用菜刀将豆腐切成立方体小块儿;然后烧一锅开水,把豆腐块儿倒入其中,焯一下,过凉备用,让豆腐定型;取少许葱姜蒜切末备用;向锅中倒入适量加花生油,加热后,把葱姜蒜倒入,加少量盐爆香;然后再向锅中加入豆瓣酱一勺,炒出红油;往锅中加入少量水,烧开;接着将豆腐倒入,再加热五分钟;加入精制盐、生抽、糖等佐料;汤汁见少后,再加水淀粉勾芡,最后加少许花椒调味,这样一道鲜美可口的麻辣豆腐就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儿子听后,感到十分惊奇,做一道菜咋这么复杂啊,随即又好奇的问:“咋那么麻烦啊!你这是跟谁学的?”</p> <p class="ql-block">  我接着又向他讲述了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我在乡镇中学读书。那时我们学校有三个伙房:在校园最南边的是专供学生的;中间的一个是教师伙房,是供校长和老师们使用的;最东北角的是专门为回民师生而设立的,因为我们乡里有一个回民王庄,就在我们村的南边,他们全村都是少数民族。</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学生去镇里读书十分不容易,先是从家带一袋小麦交到伙房事务处,过称后,根据小麦重量,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适量的馍票,用于买馍买饭。菜票是花钱买的,只用于买菜,也可以去附近小卖铺李里买本子和铅笔等学习用品。但是馍票与菜票不能相互兑换使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多都是去最南边的伙学生房吃饭,那里饭菜都很便宜,二两馍票一个馒头,一两馍票一碗稀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菜也都是一毛两毛的,以白水煮白菜居多,我们亲切称它为“白菜汤”。把实验室里的显微镜拿来,也许能看到几点儿油星。有时也有咸菜疙瘩,是五分钱一块儿。但伙房里供应的这些菜我们一般都不吃,而是吃每周日从家里带来用罐头瓶装的腌制“三洋姜”或红罗卜,差不多能吃上一两个星期。</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偶尔也会去老师伙房吃一次好饭,打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享受一下“高级待遇”。去那里吃饭是有规矩的,你得等老师们全都打完饭走了,我们才可以去。你不能走到老师的前面去,把老师的那份菜给吃了。如果饭菜打完了,只好望是“锅”兴叹,等下一次了。</p><p class="ql-block"> 老师伙房和我们学生伙房最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菜上,那里主要有豆角炒肉、芹菜炒肉、麻辣豆腐、白菜炖粉条等。这些都是我们学生伙房从来没有过的。这些菜也大多都很贵,一般需要四五毛钱一份。一个人根本买不起的,我们就四五个人兑钱合伙买一份,放在地上,大家蹲下身围成一圈一起吃。</p><p class="ql-block"> 其中,我们最爱吃菜当数麻辣豆腐了,那是师傅老梁的拿手菜。我做菜的手艺就是那时候跟他学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梁师傅那时大概六七十岁,身材高大,瘦长脸,两眼炯炯有神,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县委招待所工作,给领导们做饭。后来因“作风问题”被开除了。具体是什么原因,谁也不知道。这是一个人的伤疤,谁都不敢问他。</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天晚上,在和他聊天的时候,他主动向我聊起了这件事。原来当年他是和一位餐厅服务员谈恋爱,结果被领导发现了。而这位县领导的儿子也正在追求这个服务员,可这个女服务员因为没相中他,说啥也不同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是老梁就被开除了。</span>这下好了,恋爱没谈成,工作也丢了。</p> <p class="ql-block">  老梁做的麻辣豆腐,那菜味儿做的简直是一绝。不但老师们爱吃,我们爱吃,老师的孩子们也爱吃。</p><p class="ql-block"> 当时教我们植物课的老师姓张,张老师由于离家比较远,经常住校,一星期才回家一次。他有个四岁多的儿子,小时候因患脑炎留下后遗症,说话不利索。他每次跟着张老师去伙房吃饭的时候,总是拽着衣角,慢腾腾地说:“我…好…吃…麻…辣…豆…腐…”。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那声音拉得特别长,听起来特别好笑。</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还好奇的问别人:“为啥…人…拉的…屎,那么…难闻,可…马拉的…豆腐,这么…好吃…啊?”惹得众人都捧腹大笑。</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就偷偷给他取了绰号,名字就叫“麻辣豆腐”。起初这只在我们同学中间传,后来越传越远,竟然传到了张老师耳朵里。他很生气,怒不可遏,暴跳如雷,告诉了我们的班主任,并扬言他如果不好好处理这件事,他还会到校长那里告状。</p><p class="ql-block"> 班主任把我们几个叫到办公室,他还心平气和地告诫我们,说不该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取绰号,以后不许再这样了。张老师进来后,他一改常态,大发雷霆,声嘶力竭地大声狠狠地批评了我们一顿。</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低下头不敢说话,但心里谁都明白,他这是做给张老师看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能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取绰号。”这是影响我一生的谆谆教诲。也是我能够记住麻辣豆腐这道名菜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 岁月如歌。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位口齿不利的“麻辣豆腐”也差不多快四十了,这些事也许他早就忘了罢。</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0日夜于家中</p><p class="ql-block"> (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