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南山白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吃了这么多年搅团,感觉嘴都要吃到溜得说话跟凉鱼一样滑溜了,动不动稍微一个不小心就蹦出来个唐宋诗句,或者一个成语歇后语。今天还是第一次自己上手参与了打搅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前光当吃手,吃得满嘴流油,满头大汗,肚子胀得咋个月婆子。嘴过够了瘾,但是究竟还是没有体会到打搅团人的辛苦。有道是,樱桃好吃树难栽,搅团好吃很难打。今天,新年第一次吃搅团,我觉得自己应该进步一点儿了:上手操作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技术性的活儿还不能独立干,得需要有人在旁边给指导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面水,——我们这里把“和面水”叫“索面水”,——俩人的,挖两勺半面粉,——洋芋粉面子提另和。搭点碱,——碱不能太少,要比熬稀饭的时候多。要打搅团,先索面水。索面水的时候得边加水边搅。这个时候是用长筷子,在小面盆里搅。待面粉全部化开,像略稠的稀饭那样,——把馍蛋蛋儿,或者鸡蛋放上面,沉不下去,——就不再添水了。用筷子继续搅,直到面水里面没有了细碎的面疙瘩,匀溜溜的,面水就算是打好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高压锅烧水,水量在两碗左右。水煎了,把面水倒进去,中火烧。这个时候就是耍搅搅团的技术了。一个是体力耐力咋样,一个是稀稠是否合适。当然,得记着:要让搅团黏,一个方向转。你不能顺时针一起子,逆时针一起子,那就没黏性了,我估计这样打出来的搅团猫都不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俗话说得好,“要得搅团好,至少七十二圈搅。”要不说,生活处处是学问呢。有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你不要看有些人咧着嘴空谝的时候谝得美,你真叫他上手试一下子,其实是个大松桶。就拿搅搅团来说吧,在大铁锅打的话,使小柯杈,两只手抓住,浑身能用上劲儿。虽然很费气力,但是还比较轻省些。在厨房里高压锅里搅,地方小施展不开,弄不好高压锅还胡跑,又只能是单手,使的是勺子,那个感觉真跟推土机推土一样。可以说,拘缩的很。好老天,那真的是考验你的体力耐力还有肺活量了。太稀了,好搅,省力倒是省力,但那不是搅团,是浆子,到时候黏不住。太稠了,你就跟老早时候和黄泥巴,根本搅不动。搅两下,胳膊酸痛,没劲儿,都要虚脱了的样子。浑身的汗都出来了,特别是气都喘不上来,比跑马拉松还艰难。如果有人问我愿意锄二亩苞谷还是愿意打搅团,我都愿意锄苞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打搅团最要紧的是把握好稀稠,这跟蒸馍使碱,打铁看火候一样。技巧,全在这里。右手搅,左手加水,——水就直接拿刚才和面水的面盆涮洗的水,刚好。搅搅团,很有学问呢,要吃着劲儿,不能急,不能停。急了人撑不住,停了搅团在锅底就焦了。所以,咬着牙闭着眼睛搅的时候,我的心里就胡思乱想开了:生活嘛,大家都是逆风奔跑,不正像这打搅团一样啊,吃着力,不敢停,咬着牙坚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搅团要搅到啥个程度就算好了呢?单单拿时间,十五分钟也罢,二十分钟也罢,都有点儿不够精准。最好是快搅不动了,拿勺子舀起来往下溜着匀溜倒,如果搅团能拉成丝线,而且还有透明的汽泡泡儿,那就程度合适了。爱好了,再转几圈子,反正是多搅了好些,搅团更黏。确定搅团搅好了,盖上锅盖,烧煎,——一锅搅团就算成功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煵菜调水水儿的事情,今天还没参与。有道是,你不能同时用两只手去抓两条鱼,那样一条也抓不住。不过,要想真正独立操作的话,那就分步进行,先把面水和好,放上。再把水水儿弄好,再着手打搅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要想吃得香,自己进厨房。”“要得可口,自己上手。”还是俗话说得入情入理。自己打来的打搅团,就像自家种的菜,愈外香。这不是心的症,而是真正的有道理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小时候常说,偷来的洋柿子香。(那个时候队里有菜园子,我们放学了路上偷。)现在我们常说,自己打的搅团香。打搅团,实际上是一个几人团结协作的活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就不仅仅是个搅团的事情不单单是个吃的事情了,是家人朋友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感情融合合作发力的机会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搅团有吃搅团的哲理,打搅团有打搅团的道理。有人说,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把自己投身于其中,在里面淘洗。那么,打搅团,刚好就是这样的体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莫道前日元宵美,何如今日搅团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