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响曲 校园欢乐颂

好好活着(李陵湘)8502261

<p class="ql-block">  校园,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欢乐的源泉。虽然我从未走进过大学校园,但在矿山的中小学学习生活,同样充满了无尽的乐趣和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小学四年级时,我们迎来了一位新音乐老师。这位年轻女老师,青春阳光,活泼开朗,大概二十出头,模样漂亮得像从童话里走出来的精灵,声音清脆甜美,仿佛百灵鸟般婉转动人。她的到来,瞬间给我们的校园生活注入了欢乐的“强心剂”。</p> <p class="ql-block">  当时,班里有一位涟源籍的小同学,土话口音特别重,唱歌更是“自由发挥”,经常跑调,被老师批评得“狗血淋头”。那天,音乐老师心血来潮,突然让他独唱一首自己最熟悉的歌。我想,大概是老师想“拯救”他的吐字和发音吧。这位小同学胆子特别大,平时几米高的土坡,说跳就跳,唱支歌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难事。但他从没想过自己能不能唱好,只见他挺身昂首,旁若无人般,用一口纯正的涟源家乡土话,高唱了一首歌。那歌声完全不着调,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p> <p class="ql-block">  更有意思的是,小同学唱完后,老师还没缓过神来,呆呆地问他:“你会唱外语歌?”当同学告诉她唱的是儿歌《小燕子》时,老师笑得泪眼婆娑,直不起腰来。那一刻,教室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那笑声仿佛是校园里最动听的旋律,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耳边。</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矿二代,大多是五、六十年代初出生在矿山。我们的父母基本上是在解放初期从农民工转为矿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字不识几个,讲的也是各自的家乡土话。全国各地的方言在这里汇聚,仿佛是一个小小的“语言博物馆”。因此,我们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母语”,便是父母传授的土话。刚上学读书时,我们与老师交流变得尤为困难,有时甚至还要借助肢体语言,才能勉强明白彼此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然而,正是这种语言的差异,给我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和趣味。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谁能用普通话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结果一位同学站起来,用夹杂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讲得绘声绘色,却让人忍俊不禁。全班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老师也被逗得哭笑不得。但正是这样的场景,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会了讲“塑料普通话”,也让我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了校园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在矿山的校园里,虽然条件简陋,但老师们总是用他们的智慧和爱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学习环境。他们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在欢笑中成长。课间休息时,学校老师们也会和我们一起玩耍,跳绳、踢毽子、丢手绢……这些简单的游戏,却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学校读书讲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于是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寓教于乐的正能量活动。我的故乡矿山是红军苏区,学校就因势利导,借用红军当年打游击的大山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组织学生玩“红军抓白军”的游戏。秋天的山区叶红草黄果熟,正是孩子们撒欢的好时节。日过中天,玩昏了的孩子们忘记了饭点,大家玩累了,“红军”逮着了“白军”,给俘虏的处罚是让他们去采野果,犒劳“红军”勇士。孩子们玩得开心,衣服挂破了,小手小脸被树枝划出道道血痕,却全然不顾。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热血的年代,而欢乐则是我们最好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  三年自然灾害时,国家困难,家家缺粮少油,刚读小学的同学们难得吃一顿饱饭,上起课来肚子饿得叽叽咕咕直叫唤。于是那位年轻的班主任女老师,每天课余都会整队牵手,领着我们这支“童子军”,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去山上搞“野果餐”。她担心我们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孩子”爬大树摘其他野果摔伤,所以只许大家去采阳粒饭。解决了饥饿,回到课堂,同学们的小嘴、小手、衣服都被阳粒饭的果汁染得紫红紫红。大家你望着我,我看着你,引得满堂哄笑,连老师也笑弯了腰,因为她也成了紫红色的“美人”。这些欢乐的场景,苦中有乐,至今仍历历在目。</p> <p class="ql-block">  校园生活不仅有知识的传授,更有欢乐的陪伴。那些年,我们在矿山的校园里,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我们的校园生活依然丰富多彩。我们在这里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做人,更学会了在困难中寻找快乐。</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我早已远离了校园,但那些欢乐的回忆依然清晰如昨。矿山的校园,是我心中永远的乐园,那些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校园欢乐颂,唱响了我们青春的旋律,也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诚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