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摩洛哥和北京时间法定意义上时差七个小时,其实要差九个小时。就像上海和乌鲁木齐同一个计时时间,但也有两个小时的时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菲斯早上八点钟天还没有亮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浏览菲斯古城。这个古城有1100多年历史,至今仍是摩洛哥人生活居住的城市,充满人间烟火。老城区3.4平方公里,有576座清真寺,老城里的清真寺镶嵌在街道的店铺民居等建筑中,没有宽大的广场,但必定有一个不论大小的宣礼塔,城里有一个1355年就有的古兰经经学院,有一个吉尼斯认可的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卡拉维因大学。整个老城有9300条巷子,七曲八拐纵横交错,象一个巨大的迷宫,不是当地人进去了以后很难走出来,我们的导游也不行,请了一个当地的向导带我们参观。每一条巷子都不一样,有的宽一点,宽的有垃圾车通过,有的窄得不行,仅供两人侧身交汇,如果是胖男人,两个人的肚子肯定碰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条街巷都有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店铺,肉店、面包店、便利店、服饰店、裁缝店等等,还有就是销售旅游纪念品的店铺,一家接一家。我们被向导带到一个皮货店。这个店规模在当地来说是很大的,有四层楼,销售各种各样的皮革制品,衣服、包包、皮垫、皮座、皮带、皮夹,主要是骆驼皮而不是牛皮羊皮。从上面的护栏望下去,是一个传统的古法制皮工场。这个制皮工场和皮货店是一家的。说它是工场而不是工厂,因为完全是手工制皮。生皮一张张浸泡在池子里,有上百个池子,工人穿着及胸的半身胶裤跳进池子搓揉皮子,捞起,放下,再捞起,再放下,反反复复机械动作。浸泡透了的皮子再挂在墙上摊在地上晒干,后面可能还要进一步加工染色。制皮工场臭气熏天,所以进店的时候店小二给每人发一枝新鲜的薄荷抵消臭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阿拉伯人讲究艺术。无论是建筑,还是服装器皿,都充满艺术,甚至艺术性大于功能性实用性。一件简单的实用品,到了他们手里一定要弄出点造型花纹色彩,更何况建筑这等大件。有的巷子看看很破陋,但往往两面的护墙还黏贴马赛克,装饰的价值大于物体本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菲斯老城建筑高度密集,万一发生火灾没有任何办法可救,不知道当地政府有没有消防预案。老城居住的都是底层百姓,有钱人在老城里可能有房屋财产,但不一定会居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菲斯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越,山青地绿,土地肥沃,有着成片成片的橄榄林和庄稼地,麦苗青翠欲滴,山上树木葱茏,冬天不太寒冷,可以看到花圃里的蜀葵还开着鲜艳的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菲斯的郊外有一座已经废弃的沃鲁比利斯古城,那是古罗马在北非的历史遗迹。残留的城墙立柱和散落的建筑巨石,展示了这座城市昔日的恢宏和繁华,也映照出当年罗马帝国一统天下的强盛和野心。不过再强大的力量也抵抗不过时间,两千年后的沃鲁比利斯城,留下一片残墙断壁供后人凭吊。呜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此,所有北非两国的旅游项目全部完成,明天上午十点卡萨布兰卡的航班踏上回程,七小时加八小时的航行时间,又要经受一次不可回避的折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