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鹤雀楼 🍀🍀🍀</b></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鹳雀楼,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 山西 永济 蒲州古城西郊外的 黄河 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其名扬天下声播四海,为 黄河 流域的标志性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诗因楼作,楼因诗名。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 岳阳 楼、 南昌 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 大名 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鹳雀楼位于 永济 市蒲州古城西向的 黄河 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古城紧靠 黄河 ,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大约在公元557-57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修,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鹳雀楼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 黄河 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拥山河之胜的蒲州名楼,几乎成了当时大诗人们赛诗的舞台。鹳雀楼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黄河 在此折返大海。 永济 古称蒲坂,夏、商、周以前,尧和舜帝都在这里建都。</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蒲津渡遗址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山西永济市蒲津渡遗址:是古代黄河的渡口,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秦晋之间的交通要冲,历史上不同朝代均在这儿多次修造浮桥。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对蒲津桥大规模改建,改河岸木桩为铁牛。蒲津渡遗址中出土的黄河大铁牛(共四尊),就是“天下黄河第一桥”蒲津桥的地锚,铸造于唐开元十二年,造型精美,每尊铁牛重约55-75吨,头两尾东,面河横向分两排排列,起到固定蒲津桥之作用。故称其为“镇河铁牛”。</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