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个角落,虽然回不去,但却永远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是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爸爸17岁到天津一家首饰作坊学徒,就这样我们一家人就落户到天津,一直生活在老城里户部街鸽子集胡同了。我是68年9月下乡去东北的,那年我22岁。</p><p class="ql-block">2月19号,在摄影群同学的推荐下,我去鼓楼东侧的老城博物馆参观了。天津老城博物馆是徐朴庵旧宅,是保存较完整的近代民居三进四合套院建筑。</p><p class="ql-block">虽然博物馆的地方并不大,但我却在这里待了两个来小时,留恋不舍,仿佛回到童年,勾起我无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老城拆迁时,我已从东北调回蓟县工作,因为教初三毕业班,周日要给学生补课,没有时间回津留下儿时胡同的一张照片,因此常常很后悔……</p><p class="ql-block">参观老城博物馆,找回儿时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老城博物馆正门(赵殿栋摄影)</p> <p class="ql-block">牌匾是冯骥才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里《鸿禧》两字特别醒目。</p> <p class="ql-block">赵殿栋同学拍照</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过道的宫灯。</p> <p class="ql-block">小时经常看到这种宫灯,龙头的样子记忆深刻!</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的《戏缘》是说相声的演出厅。(卢建敏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块匾是著名书法家蒋玉麟先生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这是二进院里房屋顶上的烟道。小时我认为那里是个小庙。</p><p class="ql-block">从这房顶的小小烟道,就可以看出来大户人家的建筑都是很讲究的!</p> <p class="ql-block">院里房沿精美的砖雕共五层。</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家附近经常能看到的砖雕,我感觉很好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小时温被窝暖宝宝(我小时候叫汤壶)(卢建敏拍照)</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烙饼的芝炉。(卢建敏拍照)</p> <p class="ql-block">水缸,应该是家家都有吧。(卢建敏拍照)</p> <p class="ql-block">篦子:我下乡后,因为社员都长虱子,妈妈在我回去时特意买了一把新的篦子,让我天天刮头发,别招上虱子。结果还是没防住。</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家也有一个这样的台灯,爸爸在灯下做镶嵌首饰的细活,我在灯下学习。</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我家生活有好转。到五几年,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孩子,爸爸买了一个旧的电唱机,总是听马连良的《淮河营》和李少春的大雪飘,这让我从小对京剧有了特殊的感情,听到京剧曲牌就迈不动步了。这是爸爸留给我的念想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彩绘天津老城厢保甲全图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当时北马路,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围成的四面城墙内是城里像北马路以外的北大关就是城外了。</p><p class="ql-block">我家就在老城里户部街鸽子集胡同住。</p> <p class="ql-block">这图就是我家的鸽子集胡同,下面是户部街(没照上)。</p><p class="ql-block">到我在五中上初一时(可能是1961年吧)我家生活就很困难了。我们姊妹五个,还有七十多岁的奶奶,一家八口人,只有爸爸一个人上班。妈妈领着我们在家糊纸袋,锁扣眼,拆线,订本,糊火柴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拦下扫大街的活,就是扫下图的只家胡同和鸽子集胡同两条整个胡同。我替妈妈扫大街,每天四点钟起,把两条胡同扫干净,把垃圾装到手推车里,再把手推车送到指定地点,就完成任务了。大概要一个多小时。不到六点,我立刻回家洗漱,背书包从北马路,经北大关,河北大街,旱桥,西沽,到五中去上学。没有钱坐公交车,就是大步往前走!</p><p class="ql-block">感谢初中这三年,锻炼了我的体魄(扫大街,步行上学)。风雨无阻,寒暑不惧。没有感觉累反而觉得很高兴。因为每扫完一个月,街里给六,七块钱吧(记不太清了)。能帮帮家里,也是我这当老大应该做的吧!</p><p class="ql-block">在五中初三毕业,我以年级前几名的成绩考上五中高中,学校每月给我五元的奖学金,让我住校学习!我下边的妹妹接着替妈妈扫大街!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绝大部分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今我对城市的清洁工都很尊敬,当时,我扫地时,也有路人对我投来异样的眼光,我一点都不在乎,没有人扫地,胡同不就脏了吗!这有什么不光彩的。我反而很自豪!</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应该瞧不起农民工,不应该瞧不起清洁工,他们在为我们城市做贡献,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应该受到尊敬!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也许是因为我曾经扫过大街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户人家的客厅。(柴庆林兄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官宦人家客厅。(柴庆林兄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展览大厅。(柴庆林兄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户人家的卧房。(韩立祥拍照)</p> <p class="ql-block">以上这些雕梁画柱的红木家具,我家都没有。</p><p class="ql-block">爸妈是从北京来到这里的手艺人,住的是胡同的小房子,记得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个老旧的“话匣子”,二手的电唱机和一座旧的座钟。</p><p class="ql-block">小时,我特别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节目,家里的话匣子常常听着听着就不响了,要用手使劲拍打几下才响。这是儿时记忆深刻的印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又浏览了古文化街。这是街上的群雕塑之一。(赵殿栋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卖糖堆的雕塑。我们没看懂,就问旁边的老板,老板说,站着人手里拿着一串糖堆,被游人掰走了,所以看不出来是卖什么的了。这真是人的素质问题。</p> <p class="ql-block">我们知青都干过这活吧!(赵殿栋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书法家赵伯光先生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书法家陈启智先生的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书法家唐雲来先生的字</p> <p class="ql-block">这是文化街喜庆的景象!</p><p class="ql-block">虽然小时在这附近长大,但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变迁,改革开放的建设,鼓楼附近已经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了………</p> <p class="ql-block">没有一件奢侈品抵得过时光宝贵,影像是时间最好的见证!看着老照片,思绪总是沉浸在无限的回望之中!</p><p class="ql-block">童年的雨,总是那么清新,虽然打湿我们的发梢,打湿我们的衣服,却从来没有阻止我们前行,那时,我们什么都不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的观看!</p><p class="ql-block"> 摄影:卢建敏 陈玉敏</p><p class="ql-block"> 赵殿栋,柴庆林</p><p class="ql-block"> 韩立祥</p><p class="ql-block"> 编辑:陈玉敏</p><p class="ql-block"> 2025.2.19。天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口气读完了大姐您的佳作,读了老师的美篇感觉重回童年,因为我家和您家住的不远,咱是老街坊四邻。感同身受。我和您一样参观旧城博物馆联想回忆当年往事历历在目,正如您所述时光最美好时光最珍贵!过去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回忆,未来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期许,愿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生活越来越好🌹也祝福您阖家幸</p><p class="ql-block">福快乐</p><p class="ql-block"> ——老城厢邻居王力老师</p> <p class="ql-block">古稀之年回望童年,难得的稚嫩的痕迹在其中,这是曾走过的路,是人生的起跑线,自此追逐光明,追寻理想,践行善良,成为终生不懈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北京.邱永山老师</p> <p class="ql-block">捧读《回望》感同深,</p><p class="ql-block">贫苦童年炼孝心。</p><p class="ql-block">串巷挎箱贩冰棍(儿),</p><p class="ql-block">桥头摆摊卖果仁(儿)。</p><p class="ql-block">紧张兴奋得微利,</p><p class="ql-block">尴尬害羞遇熟人。</p><p class="ql-block">四载中学学霸誉,</p><p class="ql-block">小学竟是违规民。</p><p class="ql-block"> —广州.田广亭老师</p> <p class="ql-block">认真浏览了玉敏大姐的《回望童年》美篇,仿佛是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每一页都承载着纯真与美好。那时的世界是如此的简单而明亮,充满了无忧无虑的笑声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回望童年,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许。童年的记忆,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永远照亮前行的路。谢谢玉敏大姐精心地编辑制作。</p><p class="ql-block"> ——天津.朱英梅</p> <p class="ql-block">认真拜读玉敏姐《回望童年》美篇,收获满满的感动,您用细腻笔触与现在所拍摄的照片结合,很有感染力!不仅是对童年的回忆,更是对自己生命中那段时光致敬!祝姐晚年生活快乐健康!</p><p class="ql-block"> ——天津.孙玉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