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捷 散文《川西古镇. 平乐印象》

作家佳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川西古镇. 平乐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肖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欲到平乐古镇,上周六终于成行。</p><p class="ql-block"> 当车穿过川西平原边,沿一条林荫道抵近古镇时,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映入眼帘。牌坊上金色的“平落”二字,分外惹人注目。 </p><p class="ql-block">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崃市西南18公里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发源于天台山玉霄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进得镇来,那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那街边的老榕树,沿河而建的吊脚楼以及沿江树荫下的茶馆,给人一种古镇特有的静谧、清幽与安祥。</p><p class="ql-block"> 古镇有多条十字街口,十字口的中心相对热闹,但它不会让游人感到如重庆磁器口古镇那样充满商业气息,那种揽客的声音让人生厌。</p><p class="ql-block"> 平乐古镇的商铺主要经营的是当地的特产,如各种竹编,各色腌菜、叶儿粑,各种自制的糕点、糖果……但它也不乏几分现代气息。</p><p class="ql-block"> 在小巷深处,我们也看见了几家精致的美容美发店,给古色的小镇来了点时尚的点缀。而临街的鱼疗馆,放着一盆盆色彩艳丽的小鱼。当你在门口张望时,老板会用软软的方言问你要不要鱼疗?这种养身方式,还是很具地方特色的。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镇的静谧、清幽和安祥,还体现在它的民宿中。当你走过白沫江的石桥,沿着竹编小街的石头小路蜿蜒而上时,一条清澈的小溪顺山势婉转而下,直接汇入白沫江。小溪两旁是沿溪而建的民房。不时有洗衣淘菜的女人在溪边洗衣、淘菜,那画面犹如说着吴侬软语的浣纱女灵动在画卷上。</p><p class="ql-block"> 由于来往古镇的游客多,沿溪而建的民房,也大都改成了各有特色的民宿旅店。那民房,都颇有些年代了,以四合院居多。当你路过时,你会看见一些火红的三角梅枝条伸出墙外,你脑海中会闪过“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有的院落里,种满了各种青翠的树木与艳丽的花草,又让你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感慨。如果你在那里住宿,闻着淡淡的花香,听着潺潺流水,你一定会忘掉旅途的劳顿而很快进入梦乡的!</p> <p class="ql-block"> 沿江而建的吊脚楼下,是一个接一个的临江茶馆。茶馆较多,却不似城里茶馆的喧嚣。白沫江水缓缓地从茶馆栏杆下流过,向远来的旅人述说着古镇的往事。那三五茶客围坐一桌,或嗑着瓜子,或看看江景。江对岸有一老者,对着江水拉着二胡,那琴声和着江水,悠悠地流远。</p><p class="ql-block"> 转到镇头,看见一飞檐翘角的建筑。走近一看,原来是名为“平沙落雁”的宾馆。那林荫道中牌坊上的“平落”是否与“平沙落雁”有些关联?而“平落”与“平乐”是否有关呢? 带着疑问,我驱车离开了静谧、清幽、安祥的古镇。</p><p class="ql-block"> 回程途中,看古镇景象擦肩远去,兀自又默念起下一个心向往之的路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肖捷,1951年生于重庆荣昌,当过知青和工人。“文革”后考入江津地区教育学校高师班(现为重庆文理学院),毕业后在重庆煤炭系统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任重庆市某局机关宣传部长,某集团公司办公室主任,《重庆煤炭》杂志常务副主编等职。</p><p class="ql-block"> 作品散见于《经济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人事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创建自媒体《微微星星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