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46亿年的地球历史中,距今大约2.5亿至6600万年之前的这一阶段被称为 “中生代”又名“爬行动物时代”。</b></p><p class="ql-block"><b> 换言之,在这一时期地球生物圈的特点之一是爬行动物繁盛,这些史前生物形态多样,有些门类发展出不可思议的巨大体形,它们生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包括陆地、海洋和天空。</b></p><p class="ql-block"><b> 事实上人们所熟知的传统意义上的 “恐龙”只是爬行动物中的一个类群,且仅生活于陆地,而海洋中的各种鱼龙、蛇颈龙以及天空中的翼龙都不是恐龙。</b></p><p class="ql-block"><b> 另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这些史前爬行动物之所以叫作 “龙”,并非仅仅是语言问题,而是有着一定的科学背景,反映着博物学早期阶段人们对史前生物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 这是科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类似的,各种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更是以“海怪” 的形象出现于科学启蒙时期,并且延伸至近代乃至当今的生物学领域,例如众所周知的 “尼斯湖水怪”之谜。</b></p><p class="ql-block"><b> 由此可见,“龙”这一概念,特别是又被称为 “海怪”的“海洋中的龙”,实际上是古代传说、早期博物学和现代古生物学乃至生物学的连接纽带。</b></p> <p class="ql-block">太震惊啦</p> <p class="ql-block">妖精翼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窃蛋龙类 </b></p><p class="ql-block"><b> 1923年人们在蒙古戈壁上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一窝恐龙蛋和一只原角龙的化石。当时的学者们认为这种恐龙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将其命名为“窃蛋龙”。</b></p><p class="ql-block"><b> 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发现显示,这窝蛋本身就是属于窃蛋龙的,而原角龙只是路过。尽管如此,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窃蛋龙的名字是不能改变的,所以这一略带贬义的名字只能延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的类似化石也显示,窃蛋龙类和现代鸟类的脬蛋姿势有些相似,它是证明至少某些恐龙存在孵化行为的有力证据。</b></p><p class="ql-block"><b> 不同于鸟类,窃蛋龙类是双输卵管的动物,一次可以产下两枚蛋,因此其蛋窝化石中的卵是成对排列的。此外,某些军见的化石中甚至保存了其腹腔内即将生产的一对卯。</b></p> <p class="ql-block"><b> 热河生物群集中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和内蒙古三省交界区域,因该地区早期属手热河省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化石层主要为距今1.28亿至1.1亿年前湖泊沉积,埋藏了植物、昆虫、鱼类、两栖类、龟鳖、蜥蜴、翼龙、恐龙(包括古乌类)和哺乳动物等多种化石,门类极其丰富,其中以带羽毛的恐龙、早期哺乳动物和原始的被子植物等重大发现而闻名,包括第一件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世界上最古老的具尾综骨的乌类,具有“四个翅膀〞的小型恐龙等。</b></p> <p class="ql-block"><b> 哈密翼龙动物群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的白垩纪化石生物群,数以千万计的幼年到成年雌雄翼龙个体和立体保存的蛋与胚胎,以及大量的恐龙、龟鳖等化石保存在一起,记录了一亿多年前的“翼龙伊甸园”。</b></p><p class="ql-block"><b> 研究显示,白垩纪的湖泊风,暴事件导致大量翼龙多次集群死亡并快速埋藏在湖相沉积中,形成了已知全世界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之末,“龙”的时代终结了。陆地上的恐龙,天空中的翼龙以及海洋中的蛇颈龙、鱼龙等,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b></p><p class="ql-block"><b> 今天的人们热衷于探究有关它们的一切,甚至为之着迷。这毫不奇怪,因为这些史前生命是如此美丽、优雅和神秘。</b></p><p class="ql-block"><b> 这些远古地球居民的历史长达亿万年,相比之下,人类200万年的发展史是如此短暂,短暂到让今天的我们对“龙”的时代还只有一知半解。</b></p><p class="ql-block"><b> 幸运的是,只要你留神,就可以发现那个时代留下的蛛丝马迹:</b><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也许是历尽艰辛所寻觅到的化石骨骸,也许是你家后院里悠闲踱步的母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