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漏掉的时光

悄然

<p class="ql-block">  去年下半年起,一直给自己一个“潜心书写、沉淀自己”的理由,想等心中积淀一些东西再记录,之后就没有提笔记录。现在看来,那就是自己偷懒的一个幌子而已,其实还是有很多美好的、难忘的事物需要用文字去记录和表达,才不至于辜负那每一寸的光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书声朗朗</p><p class="ql-block"> 妈妈说她最喜欢家里有孩子们的读书声,我也很喜欢,因为那声音充满朝气,带着阳光,让安静的小家生机勃勃。孩子们喜欢跟我“捉迷藏”,你喜欢的,你认为的,他们都喜欢反着来,我也只好作罢,从自己开始,期望能言传身教,于是我便开始读书,在家里,在单位里都可以听到我的读书声,连单位的保洁阿姨都知道早晨单位里有个“读书人”。</p><p class="ql-block"> 我自小就爱书,喜欢藏书,但认真读书看书还是这几年。记得那一年的一个午后,在单位食堂吃罢午饭,经过一楼大厅时,走在前面的领导突然顿住脚,悄悄地在观察着一个人。我一看,那是正在大厅干活的一个装修工人,估计是干累了坐在地板上,背靠着玻璃大窗,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全神贯注的品读。因为是背对着我们,领导站在他后面,看了他好一会儿,他都没有发现有人在看他,一直在津津有味地翻看手里的那本书。领导在那里认真观察他,我在不远处看着他们,忽然觉得那个浑身灰扑扑的坐在地板上的读书人需要自己仰视。</p> <p class="ql-block">  后来听领导说好像看的是一本关于人类起源的书,我听了更好奇,就这内容还看的那么入迷?瞬间觉得自己矮小了。这个场景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也早已物是人非,但读书人的那种求知若渴、心无旁骛以及被“书香”陶醉的样子,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可能认真读书的人值得被尊重,值得被记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也开始了读书。为什么不说是看书呢?因为我发现书很多时候是看不进去的,那些整篇的文字像一堵墙一样,让自己找不到门,钻不进去,大都只是泛泛的扫一眼,囫囵吞枣似的匆匆而过,就告诉自己已经看完,其实个中的滋味根本没来得及细品,就这样的速读,很有点糟蹋书的本身。一本好书,要想读明白,得读上好几遍才能汲取并拥有。</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发现把书读出声,好像是一把打开“书门”的钥匙,只要认真仔细的读完整每一句话,把自己放进字里行间里,就算得上挤进书里去了,书读了,意思体会了,连带着全身都舒畅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读书成为了我的“早课”,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开门、打水、煮茶,接着就是站立读书,朗朗读书既可以在早饭后消食,又可以在工作前“充电”,每天早上坚持十分钟,一年下来也读了不少本,收获肯定是有的,那朗朗书声健康了体魄,充盈了内心,连办公室里都充满着阳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围炉夜话</p><p class="ql-block"> 难得跟几位好友出行,没有工作的烦恼,没有孩子的打闹,只有我们惬意的出行。天很冷,外面再美丽的夜景也无法打动我们一群懒人,老板说夜晚一楼大厅有炉火,还免费提供米酒汤圆,这个建议很打动大家,温暖的地方,还有吃的,哪里也不去了,烤火去。</p><p class="ql-block"> 临出行前,我啥都可以不带,但写字的家伙什得带全了,我正处在小楷练字狂热期,一天不写都觉得缺点啥。房间里还找不出来一个合适写字的桌子,于是我抱着家伙什跑去大厅跟大家一起。大厅里有人在看电视,有人在烤火,烧火炉是那种专门定制的,连着又粗又大的铁管子,里面燃料是木材,没有多少烟,暖意融融,顺带着烤着红署,大家又买了烤串和奶茶,老板又给大家送来了米酒汤圆,吃喝丰富,大家边吃边唠嗑,简直不要太舒服。</p> <p class="ql-block">  嗑一:有缘狗。来的时候碰到了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匆匆忙忙的只奔着人群中的我们而来,跟着我们打转,久久不离开,像是来接待老朋友一样。我们当时都开玩笑,你们这是谁家养狗了,肯定是闻着味道来的,结果一群人中还真没有养狗的。更奇怪的还在后面,我们一群人第二天离开的时候,那只小狗又出现了,还是直奔我们而来,像是来送我们离开的,这就太奇妙了。大家觉得这只狗真是与大家有缘,因为他能在人群中认准我们,并追逐来去,也许上辈子说不定真是熟悉的,只是这辈子不可言说而已。</p> <p class="ql-block">  嗑二:来受罪。我在大厅里来回试验着桌子和灯光,看看哪张桌子最适合写字,因为灯光很暗,而且照着拿着笔的手会有影子,根本看不清楚写,大家都笑话我,出了门还写哪门子字啊?尽装文化人,还不如不出门,这是跑出来受罪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那手感必须得保持,别人笑话那是别人的事,我练不练是自己的事,我坚持把当天的量写完,引得老板还在一旁“观摩”了好一会儿,最后我还发给书友“炫耀”一下“再艰苦的条件也无法阻挡兴趣爱好”,然后才加入大家的唠嗑长谈。</p> <p class="ql-block">  嗑三:鸳鸯谱。在座的有一人还单着,这鸳鸯谱就从他开始点了。先是被众人拷问是否在谈朋友,在哪里就业,人长的怎样,最后被“逼问”是不是就他家楼上的那家邻居,朋友被盘问着急了,赶紧“祸水东引”至别人。“我可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结果这场鸳鸯谱一直被点到散场,从上学的恋爱史,到单位的奋斗史,再到其中的曲折史,大家还凭空硬凑几人,自我感觉还行,似乎在欢声笑语中就定了别人的“姻缘”,当事人也许已经在睡梦中,还不知道有一群热心的朋友替他操碎了心。</p><p class="ql-block"> 那个异乡寒冷的夜晚感觉很长,屋里的炉火烧的很旺,我们的话题也很丰富,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那是工作不曾赋予我们的轻松和惬意,可以胡吃海喝,不用减肥可以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管它什么工作任务,管它什么考核排名,统统的都一边去,尽情放飞心灵,真实回归自我,以至于后来每每回想起来,那几天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沉淀时光</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练习小楷写多长时间是要以年为单位的,十天半月的那就不值一提,而我到目前也只是才坚持了15个月,往后的岁月里,它将会是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习惯,是爱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喜欢书写好像是中年人的一个特质,因为年轻时心是飞扬的,关都关不住,只有人到中年才觉得独处与安静是自己很需要的体验。找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远离尘世的喧嚣,且借人间二两墨,填我十万八千梦!那一刻,时间是静止的,那一刻,我是属于自己的,可以尽情体验古人的书法技艺,意与古会;可以沉浸的思考总结,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修正;可以放空冥想,净化心灵,置身于浩渺宇宙之中,我将无我。</p> <p class="ql-block">  去年一年我用18斤宣纸,记录了自己的小楷书写过程,从字迹粗鄙到能入的了眼,需要强大的兴趣和毅力去支撑,因为坚持书写是一件简单又枯燥的事情,亦是一个自我淬炼的过程,书写不难,难于每天的坚持,能够挑战自己的惰性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真是很让人心生喜悦,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书写的路上有相遇的欣喜,亦有遇人不淑的忧愁,但相同的质感总找到共同的磁场,结识不少良师益友。虽然书写的路上也曾徘徊不前,也曾烦恼纠结,但书友高人前辈们不吝赐教,赠予我锦囊妙计与法宝,让我在宽阔的道理上快速前进,每日都流连忘返于一个个笔画之间,反复琢磨在单字的间架结构之中,那厚厚的稿纸浸染了精雕细琢的光阴,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墨香,那香味儿漫了书房,醉了书人,印了时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站在书写的大门眺望,叹为观止,精彩纷呈,路漫漫,其修远兮!但热爱让一切困难变得渺小,喜欢,就享受其中,无论走多远,书写它都是生活中的一隅,是爱好,是习惯,是年复一年,无关风月,只为清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