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古巴(Cuba)篇</b></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5日我们带着 “美丽的哈瓦那” 美好的印象乘机来到古巴,美游假期的导游早早的就等候在机场门口了。</p> <p class="ql-block"> 大家一阵互认寒暄后,全体团员在古巴哈瓦那国际机场合影留念,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 对了,有朋友问“美国政府不准许公民私自访问极端國家古巴,你是如何成行的?”,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首先不建议私人访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是跟“美游假期”中文团。美国旅行社 Gate 1 也有古巴团,他们是直接从迈阿密飞往古巴的。</p><p class="ql-block"> 去古巴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美国海关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去古巴做什么?连买去古巴的机票都会问这个问题,正确回答“支持古巴人民,与古巴人民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当然,旅行社也一定要有相应的行程文件发给每个团员随身携带。为了支持古巴人民,我们也事先被告知可以带些糖果、铅笔、橡皮文具等的小东西送给古巴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古巴印象</b></p><p class="ql-block"> 对古巴的印象,用我的所见所闻归纳成以下几方面总结吧。</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1. 古巴人民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2. 与古巴人民的友好交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3. 古巴兴旺发达的旅游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4. 游览的主要景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1. 古巴人民生活</b></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 ,从小对这首歌颂古巴的歌就耳熟能详,虽说过去了60多年,可至今歌词仍然记忆犹新,心中还是美丽的哈瓦那印象。机场接站后,我们乘坐旅游小巴向哈瓦那新城进发。车内除了导游和司机外,还坐着一位古巴政府派出的监督人员从始至终的跟在我们车里。</p><p class="ql-block"> 车行一路,沿途看到的哈瓦那市民居住的房子和市容却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力,这里展示的还是哈瓦那富人区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很多房子由于长久缺乏维修,墙皮脱落,油漆颜色深浅不一,有许多窗户没了玻璃,有的甚至没了窗户。起初我还以为那么破旧的房子没人住呢,问导游后才知道,因为古巴老百姓太穷,油漆、玻璃都很贵,他们没有钱买。从视频中,还可以听到导游告诫我们,到了老城看见孩子后,要给他们分发些糖果、文具类的东西。我不禁奇怪地问到“古巴不是出古巴糖吗?”,导游回答到 “现在古巴哪里还出古巴糖啊,连古巴人民自己都供应不足了。” 我心里不禁感叹道:如今的古巴怎么会变成这样了?</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我们酒店(图一最高的楼是我们酒店)和周边的居民住宅区。可以观察到古巴的一般市民开的车也都很老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古巴的其它城市看到的普通市民的住宅楼。很多房子虽然看起来很破旧,但也掩盖不住西班牙殖民时期留遗留下来建筑原有的美丽、典雅、高贵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只可惜后来人没能力好好的维修和保养它们。</p> <p class="ql-block"> 古巴的蔬菜水果缺稀,老百姓平时能吃到蔬菜基本上也就图中商贩卖的这几样。水果主要就是木瓜、番石榴和菠萝。因此尽管我们住的是古巴最高级的5星级酒店,但我们喝到的果汁除了本地产的木瓜、番石榴是新鲜纯的水果汁外,其它各种所谓果汁都只不过是带颜色的糖水,没有一点水果味。</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走访酒店附近的一家采购中心和超市的情景。超市中除了几样冰冻的肉类和其它冷冻食品外,我没有找到任何新鲜蔬菜和水果。一些货架空空如也,不空的地方也都是用同类的罐头来填充。一片萧条不景气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逛古巴的特立尼达主广场 (Plaza Mayor Trinidad) 时,偶然看到一个小店,正在给当地一个市民分发面包。一问才知,因为古巴政府体谅老百姓的困苦,每天给古巴市民每人发放一个面包,象征性补助一下。这个市民正在领取政府补助的面包。</p> <p class="ql-block"> 古巴我们所去过的地方,处处可见银行门口排大队,天天如此。一问导游才知,原来古巴银行存钱,银行要扣10%的费用。很多古巴人因为生活所迫,有不少人跑到古巴周边的其它国家打工挣钱,挣了钱后定期寄钱回来。一旦钱寄到,他们立即就得去银行取钱,否则夜长梦多,以后取钱说不准银行不是限额取钱,就是说没有外币只给你兑换后的古巴钱,古巴人还是喜欢美金。据导游介绍,古巴市民一般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五六百美元。</p> <p class="ql-block"> 看到了不少古巴不如人意的地方,我不禁问导游“古巴这么穷,你为什么还从中国跑到古巴来,中国不是比古巴强多了?”,导游回答道“这可是个 long story”。她介绍道,古巴也有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说,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博士都是免费教育。古巴的医疗也基本上是免费医疗,药只要是古巴产的都免费,但要是进口药就要收费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2. 与古巴人民的友好交流</b></p><p class="ql-block"> 在古巴哈瓦那的老广场和西恩富戈(Cienfuegos)市的何塞马蒂公园(Parque José Martí),正赶上中午学生休息出来活动时间。一群由老师带领着的小学生正在公园做操或玩耍。导游示意我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给这些孩子们分发糖果。</p> <p class="ql-block"> 这些小学生很自觉,每个人喜笑颜开的得到糖后,就不会再伸手和我要第二颗糖了。有个别的大人看见在广场给孩子们分糖,也会跑过来问我们要,并说他家里还有两个女儿,自然我也会慷慨的分给他们一些。</p> <p class="ql-block"> 旅游途中,我向导游提出能否去一个当地的老百姓家看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导游经请示车里政府派来的官员同意后,政府官员主动下车联系了路过的当地一家市民,经同意后,我们下车实地走访了那家人家。此时,家庭的女主人怀里搂着残疾的女儿正坐在二楼阳台上。据了解,她还有个正在念书的儿子上学去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楼环顾了她家里的各个房间,家里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所用的床、沙发、简易桌子外,最值钱的大件要算是厨房里的冰箱和冰柜。打开冰箱和冰柜,里面除了冻的瓶装水和冰块外,没看见其它东西,水池子里面泡着一个鸡腿。感觉像是中国的70年代。问了导游才知,像她家这个水平,在古巴算是中下层人。临走时,我们送给这家人一些小学生用的的铅笔文具及一些糖果,以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3. 古巴的经济和外汇的来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 25, 25);"> </b>古巴经济于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后,革命領袖、总理斐代尔·卡斯楚宣布国有化90%的工业和70%的农业政策。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巴经济长期以来</span>以社会主义原则实施计划经济,大部分生产资料由国家控制,并且大部分劳动力为国家所雇佣。制糖业、旅游和镍出口是重要经济支柱。劳务输出、旅游和侨汇收入是重要外汇来源。也难怪古巴银行要收取10%银行存款费,因为大部分的私人存款都来自于私人劳务输出在其它国家挣得的美元外汇。</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参观了支撑古巴出口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手工业门店</span><b style="font-size:18px;">哈瓦那</b><b>雪茄烟商店</b>和<b>朗姆酒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1)哈瓦那雪茄商店(Havana Cigar Shop)</b></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了解雪茄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学习从烟草到经典奢侈品的蜕变过程。</p> <p class="ql-block"> 学习、观看哈瓦那雪茄烟手工制做过程:</p> <p class="ql-block"><b>2)朗姆酒博物馆(MuseodelRon)</b></p><p class="ql-block"> 朗姆酒博物馆位于老哈瓦那城区一座古朴的院子里,馆内的布置十分有趣:小小的天井里栽满了生机盎然的热带植物,屋檐下摆放着可以坐人的木质酒桶椅,还有一个手动甘蔗榨汁机。博物馆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古巴朗姆酒的历史及制造工艺及过程,我们实地参观学习了制酒的全过程。最后还免费品尝一杯不错的朗姆酒。</p> <p class="ql-block"><b>3)乘坐老爷车(vintage car)</b></p><p class="ql-block"> 乘坐老爷车,可谓古巴一项独出心裁的旅游项目。老爷车好似一座活生生的“古董车博物馆”,我们乘坐的老爷车是地道1952年的老车。导游提醒我们,上下车开关车门要让司机动手,否则门关重了,说不准哪颗螺丝或哪儿就振坏了。</p> <p class="ql-block"> 乘坐着老爷车,游览古巴市容。图2: 哈瓦那国会大厦;图3: 哈瓦那电报大楼,该大楼于1927年落成,高62米,是当时古巴最高的大楼;图4: 哈瓦那大剧院;图5: 古巴哈瓦那华人街。</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斓的古董老爷车在古巴极具情怀的街道上“游车河”后,气势壮观地进入哈瓦那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b>4)甘蔗谷(ValledelosIngenio)</b></p><p class="ql-block"> 制糖业是古巴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为此我们参观了距离古城特立尼达20多公里远的甘蔗谷。到了甘蔗谷,别的不说,每人先尝了杯鲜榨的甘蔗汁。走<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圣斯皮里图(Sancti Spicitus L)甘蔗古庄园</span>博物馆,首先体验了一把园中最大的炸甘蔗汁机运转过程。</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兩百多年來古巴甘蔗庄园起落的縮影,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曾经这里是一望无迹近270平方公里的甘蔗谷,如今消失的无影无踪。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说古巴糖连古巴自己的老百姓都供不应求了。我不禁想到,现在古巴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古巴糖还能有多少呢?</p> <p class="ql-block"> 甘蔗园中央有一座高约45公尺的钟塔(Torre Manaca Iznaga),无辜的背负着历史的原罪,当时的庄园主为了掌控整个庄园、监控黑奴,特别设立这座高塔。制高点上看见农奴只要想跑就会被射杀。如今这里成了旅游者爬高取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相</span>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b>5)出海捕龙虾</b></p><p class="ql-block"> 参加在巴拉德罗(Varadero)市的加勒比海捕龙虾活动,是这次旅游中最吸引人的项目。捕龙虾是由船上两个有经验的船老大下海用手抓的。清澈的海水中,看着船老大轻而易举的就抓能到龙虾🦞。后来得知,原来抓龙虾还有一个诀窍。他们是事先将空心大水泥砖和水泥板扔进海中,然再用GPS定位。因为龙虾喜欢藏在板下,下次再出海抓龙虾,只要定位到上次扔板子的地方就可轻而易举的抓到龙虾。</p> <p class="ql-block"> 龙虾抓够了8只,接下来自然就是品尝美味的海鲜龙虾。船老大问大家想吃生的还是熟的。因为过去我曾吃过生龙虾,非常鲜嫩好吃,立刻要了生的,我家领导要了熟的。结果最后4家都各自要了一生一熟,外加生海螺肉。</p><p class="ql-block"> 为了我们的美味海鲜大餐,船老大把船停在了海中孤岛帕莱索岛 (Isla Paraiso) 的自然旅游公园 (Parque Natural Turistice) 旁,然后让我们下船到岛上欣赏美丽的加勒比海风光的同时,也欣赏岛上古巴圣鬣蜥。同时船员们开始为我们准备美味大餐。</p> <p class="ql-block"> 海鲜大餐做好了,我们举杯同庆!</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就在船上变着花样的玩。</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6) 兴旺发达旅游业的豪华酒店</b></p><p class="ql-block"> 我曾问过导游,支撑古巴经济的主要是什么?她毫不犹豫的说是旅游业。此话一点都不假!就从我们这7天住的豪华酒店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古巴平民生活的如此艰辛,住的房子如此寒酸,但古巴为旅游业所建的豪华酒店群却是世界上数得着的豪华和奢侈。</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我们住的是4星级靠着海边的豪华酒店,酒店周围还能看到破旧不堪的平民房屋,与世界各地的豪华酒店相差无几。</p> <p class="ql-block"> 该酒店的餐厅很大,早餐食品种类繁多,冷菜热炒应有尽有,光是食品台就占了半个餐厅。这是我出国旅游以来见过最大、最丰富的早餐了。水果除了当地产的菠萝、木瓜、百香果以外,还有苹果。苹果在古巴可是新鲜玩意,商店里老百姓是买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后几天我们住的酒店更加奢华。在圣斯皮里图斯 (Sancti Spíritus) 市,我们住的酒店是占地面积很大的海边平房,游泳池围绕着酒店转,奇大无比,感觉实在是有些浪费。晚间靠近海边酒店中心处,还有专业舞蹈队免费表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这些高级酒店每天都提供4罐免费饮料和水,其中两罐啤酒,两罐果汁。因为我们不喝啤酒,每次我都会把啤酒给导游和司机,导游非常高兴能有罐啤酒,因为她收集这些啤酒可以留着过年过节聚会用。</p> <p class="ql-block"> 海边日出日落的景色更是迷人浪漫。住的真是又舒适、又浪漫。</p> <p class="ql-block"> 在巴拉德罗 (Varadero) 我们住的是几层楼高的海景豪华酒店。酒店远离市中心,设施应有尽有。也许因为是周六,游客很多,基本都是外来游客。晚饭餐厅除了一个大自助餐厅外,还有4个不同国家风味的小餐厅供选择。晚饭期间酒店更加热闹,楼上同时有两个地方都响起了音乐和歌声,人们随着迷人的歌声,跟着音乐有节奏的不停摇摆。外面楼下,正在上演着魔术节目。夜间,酒店周围不同颜色的灯光闪烁,人们三三两两漫步在海边的彩灯下,即浪漫又放松。因为我们团是全包每天三顿饭,所以我们称得上是玩的无忧无虑。说实话,虽然古巴人民住的那么贫困,但他们所建的豪华酒店却是我全世界旅游中住过的最好酒店。</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当我们乘车离开酒店后乘车途中才发现,这一带整个就是个世外桃源,也是豪华酒店群所在地,专供各国游客住。这么好、这么舒适和享受的酒店,一定会招来不少的外国游客,古巴政府真是为了他们的旅游业花了血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font-size:20px;">4. 游览的主要景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 25, 25);">1)哈瓦那革命广场(RevolutionSquare)</b></p><p class="ql-block"> 哈瓦那革命广场位于哈瓦那新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是古巴政权和军事重要的地标,也是举行国家重要节庆或大型的游行活动的地点,领导人卡斯特罗常在革命广场上发表演说。</span>图中由上到下,从左到右:1. 古巴爱国诗人何塞马蒂纪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MonumentoaJosé Martí),此塔为纪念倡导古巴推翻西班牙殖民政权的古巴爱国诗人何塞马蒂百年诞辰所兴建的;</span>2. <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巴政治中心国务院(CubanPolitical Center State Department);</span>3. 古巴内务部大楼;4. 古巴国家通讯部;5. 纪念碑后面这个矮房子相当于中南海,不能靠近。</p> <p class="ql-block"><b>2)哈瓦那老城(Old Havana)</b></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b>圣弗朗西斯科阿西斯广场</b>,感受美丽的哈瓦那老城,这里是世界文化自然遗产,保留了建城以来的西班牙式古老建筑。这里也是人们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b>哈瓦那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1-3)</span>哈瓦那城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4)</span>哈瓦那神庙,神庙门前的幸运树(图5),当年的牧师就是在那棵幸运树下集会庆祝,牧师塑像后面画呈现的就是当年集会时的情景(图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7-8)</span>旧哈瓦那市安吉拉兰达小学,最让我好奇的是,学校门里挂着卡斯特罗的照片。在古巴,人所共知,卡斯特罗是最反对个人崇拜的,因此在古巴你找不到有卡斯特罗的个人塑像。就这点而言,作为曾经的古巴领袖卡斯特罗不得不让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 老城经常会碰到靠卖艺为生或跟着你要钱的人。视频中最后那张图片中最左面的那个自弹自唱的古巴人,看我们路过,就盯上了一直跟着我们走,不理他也死跟着走。最后没办法,我们团那位绅士给了他点钱才算罢休。这实在是让人感觉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b>哈瓦那皇家军队城堡(Havana Castle of the Royal Force)</b></p><p class="ql-block"> 皇家军队城堡是古巴哈瓦那港口西侧的一座堡垒,与武器广场接壤。最初是为了抵御海盗的袭击而建造的,但地理位置较差。距离海湾太远了。该堡垒被认为是美洲最古老的石头堡垒,并于1982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哈瓦那旧城及其防御工事”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哈瓦那有名的饭店,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来此饭店吃过饭。饭店的墙上挂满了来此地吃过饭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种名人</span>留影,其中也有奥巴马的照片。图一中穿红衣服的就是该饭店老板。古巴不论牛羊猪鸡肉都是有机的,这个饭店的猪肉做的特别好吃。</p> <p class="ql-block"><b>3)</b><b style="font-size:18px;">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广场 (San Francisco de Asis)</b></p><p class="ql-block"> 哈瓦那旧城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建于1600年,因广场上的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而得名。这里的广场有些不一样,周边是各异的餐厅、商店和教堂钟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钟塔顶上看去,景色怡人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 小镇很惬意,一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老车的街,广场四周的建筑和房子都很复古可爱,殖民风格浓厚。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古巴人民的慢节奏生活。</p> <p class="ql-block"><b>4)西恩富戈斯(Cienfuegos)市景点</b></p><p class="ql-block"> 西恩富戈斯是古巴南海岸西恩富戈斯湾上的一座城市。它以殖民时期的建筑而闻名。中午我们在美丽<b>西恩富戈斯游艇俱乐部(Club Cienfuegos)</b>用餐。该俱乐部四周环海,景色迷人,尤其是俱乐部那色彩靚麗,维护极好宫殿似的建筑非常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何塞·马蒂公园(Parque José Martí)</b></p><p class="ql-block"> 绿树成荫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塞·马蒂公园位于</span>西恩富戈斯市位于武器广场中心,这里也是西恩富戈斯的诞生地。公园里有殖民时期的建筑和历史古迹,何塞马蒂本人的雕塑就竖立在广场中央。<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塞马蒂是一位</span>深受古巴人民喜爱的作家、诗人和革命哲学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托馬斯特里剧院 (Teatro Tomás Terry) </b></p><p class="ql-block"> 华丽的意大利风格托馬斯特里剧院建于1887-1889,剧院的命名源自于纪念一位來自于委內瑞拉移民——托马斯特里(Tomás Terry Adams)。這位蔗糖商人因为奴隶交易和经营蔗糖业,由贫困转为巨富后,建立了這座剧院以回馈社会。剧院的内外观都非常豪华。礼堂装饰了卡拉拉大理岩、手工雕刻的古巴,还有硬木的天花板壁画。这家剧院更是见证了众多古巴音乐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漫步在西恩富戈斯市的步行街,在这里可以看到古巴当地的国有商店,和一些旧时期的建筑,感受纯正的古巴人民生活。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走进一个小商店(最后两张照片),看到里面不但有卖货的,同时还有剃头业务,确实感觉很新奇。</p> <p class="ql-block"><b>5)古巴圣克拉拉 (Santa Clara)</b></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名闻国际拉美革命领袖、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陵墓(Che Guevara Mausoleum)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格瓦拉纪念馆(The Guevara Memorial)。格瓦拉</span>所领导的革命义勇军曾于1958年在此成功解放圣塔克拉拉市,而那场战役据说是所有革命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场胜利。这里安葬1997年才从玻利维亚运回来的切格瓦拉遗体。</p> <p class="ql-block"> 陵墓纪念碑的切格瓦拉铜像高达22米。陵墓中也安葬着1967年在玻利维亚尝试发动武装起义时阵亡的29位战友的遗骸。</p> <p class="ql-block"><b>6)海明威故居(Ernest Hemingway House)</b></p><p class="ql-block">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生于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人、古巴记者和作家,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于1939年至1960 年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哈瓦那东南郊的维西亚庄园</span>这个故居居住,海明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丧钟为谁而鸣》和获得诺贝尔奖的《老人与海》</span>不朽名著就是在这个山庄问世,使其之后名声大振。海明威去世后,他在哈瓦那的故居被妥善保护起来,1962年维西亚庄园成了一个供游客凭吊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透过窗户参观了海明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间书房、</span>起居室、卧室、餐厅、厨房、卫生间及他两个孩子的卧室。这里也收藏着这位著名美国作家的大量书籍与手稿等物品,据介绍目前海明威故居与作家离开时别无二样。</p> <p class="ql-block"> 海明威出海所用的游艇也完好的保存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b>7)科希玛渔村(Cojimar)</b></p><p class="ql-block"> 科希玛渔村——海明威过去坐船出海的渔村,也是《老人与海》的背景地。这儿有一个海明威出海的码头,一座要塞和海明威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居住过的小渔村。</p> <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码头的酒吧 LATERRAZA 至今还保留着海明威常坐的位子供人参观。</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海明威小渔村,是在的一个卡斯特罗曾经来过这里吃饭的小饭店用的午餐。小饭店墙上挂满了照片,其中不但有卡斯特罗的照片,也有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船长照片。</p> <p class="ql-block"> 7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感触比较复杂。最让我没想到是古巴老百姓的生活会如此贫困。公共建筑或政府部门的建筑还不错,供游客居住的高档酒店的设施及服务可算是一流。</p> <p class="ql-block"> 出国旅游我的体会是,如果到一个比较贫穷的国家,一定要住最好的酒店,到非洲也是如此;但到了发达国家,住一般旅馆和高级酒店差别没有那么大,也就无所谓了。</p><p class="ql-block">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一个旅友朋友在我们之前去了古巴,他们住的是AB&B,不包餐饮,结果回来后一个劲的抱怨古巴的菜品种极少,买不到青菜,买不到苹果,告诫我们要多带些方便面去。可我们参加的旅行团住的都是4星级以上的酒店,吃住全包,蔬菜、水果品种齐全,吃住我们可以无忧无虑,没有必要花时间再为吃饭而操心。当然我们旅行团的花费自然会高些,但我觉得值。</p><p class="ql-block"> 不知您看完这篇古巴实地旅游纪实后会有何感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文结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谢谢观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