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尤溪东山村,位于台溪乡东部,东邻台溪乡安阳村,西与盖竹毗邻,南可延至巫山头,北连后隔村,原称东溪头,旧属二十一都,距乡镇20公里,离县城37公里,海拔1026米,山高水冷,群山环抱,长年云雾缭绕,是台溪乡唯独一个较高且偏远的行政村。</p> <p class="ql-block"> 该村土地总面积约44149亩,其中耕地面积约2259亩,林地约32246亩,森林覆盖率高达约96%,总人口约1776人,现老人、妇女与留守儿童还有400多人长驻东山,村里保留六年制小学一所。</p> <p class="ql-block"> 东山村辖大麻溪、大厅口、隔顶面、花瓶坵、大坑、草籽岐六个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全村均为蔡氏人家,自蔡氏始祖开基到这里,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据东山村《蔡氏族谱》记载,其后裔第二十五代蔡辉沙曾经描述东山时写下一首《回韵诗》;“鲜峯一柱独连天映雾烟”,概括了整个东山的美景全貌。</p> <p class="ql-block"> 东山村最早有吴姓、欧阳、、陈姓等人家居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 宋末元初(公元1194年),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逝世那年,蔡长六世孙蔡雄从洋中桂峰迁移东山定居。蔡雄刚到东山时,因生活所迫,在吴氏家中做长工,以放牛为生。</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江西赣州来了位风水先生,留宿于吴家,见长工蔡雄勤劳,憨厚老实,有意助他,趁蔡雄赶牛时私下问其是否有意久居东山,繁育后人,建立家业,蔡雄连忙点头称是,并恳求指点迷津。</p><p class="ql-block"> 风水先生把他拉到一边,指着村中一块平地(今蔡氏祠堂)说,你建议东家把牛棚建于此处,大门用竹子编造,进推时能发出声响,响声越大越好…...</p><p class="ql-block"> 说完,风水先生飘然离去。</p> <p class="ql-block"> 蔡雄百思不得其解,只是按照风水先生所说向吴家提议,吴家也顺着他的意思应允了。</p><p class="ql-block"> 此后,蔡雄每天闻鸡早起,进推门时总会发出"吱呀”声响,邻里们都听得清清楚楚,平时,村里妇人总是指责自己懒惰的男人说:“你看看,人家蔡雄都起来了,你还倒在床上,太阳都晒肚皮啰!”</p><p class="ql-block"> 久而远之,在大家的絮絮叨叨下,果真不几年蔡雄家族不断添丁,日后真的兴旺发达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蔡雄子孙逐渐繁衍生息,建立"济阳郡”宗祠,至今已发展33代,由于土地有限,其孙有分布到东山大麻溪、大厅口、隔顶面、花瓶坵、大坑、草籽岐等自然村,后裔分支到山头村的玉井、富山坪、吏部坑,另一股则开基安阳的际下、谢地等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元朝初期(1308年),东山蔡雄第十一世孙蔡十迁移中仙剑溪厝后定居,繁育蔡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 民国丙辰(公元1916年)七月二十一日,东山蔡克绍生一子,取名蔡隆浪,民国辛酉年(公元1921年)蔡克绍与世长逝,后蔡隆浪随丁岩其母卢氏改嫁至溪尾半岭,困半岭异父与蔡隆浪不和,十几岁时蔡隆浪便四处流浪,靠打零工过日子,也曾学过造海纸。</p><p class="ql-block"> 1947年二月,蔡隆浪参加中共闽浙赣游击队,参与多次剿匪军事行动,1949年七月,任命为尤溪县公安局副局长一职,同年七月份又荣调沙县公安局担任局长职务,1952年十一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任民政科长,1954年九月份担任副县长。</p><p class="ql-block"> 蔡隆浪在职期间,不顾辛劳,除奸党、反土豪、为民造福,处事谨慎,立场坚定,不分干与群,亲与疏,奖惩一视同仁,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拥戴。1979年六月二十九日,蔡隆浪在尤溪大埔山去世,享年六十四岁。</p> <p class="ql-block"> 东山村民风淳朴,世代都尊崇以德服人为主,传承尊老爱幼之美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直且忠义的信念待人接物、为人处世。</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洋中桂峰蔡氏祭祖大典时,东山村人均选出村里德高望众的代表前往,遥寄先灵,而东山村祭祀典礼时,村里老人每年均任意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进行,祭拜祖先,以求保佑后人。</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东山村水尾“雷兴亭”寺庙香烟缭绕,供奉着早年由联合伏虎岩迎来的马氏三仙,每年三月三,轮番为菩萨过生日,祈福风调雨顺,人畜平安。</p> <p class="ql-block"> 东山村地处高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西边剑门庵山顶上有两块传说中的“粜米石"、与“榨油石",令人神往。</p> <p class="ql-block"> 村子还有尊“惜字炉",炉旁两侧篆刻“字味香成丹桂,炉烟瑞洁青云”诗句,至今仍叠立村部路口一棵千年红豆杉斜对面,古今人们为了教育后人尊重文化,要把有字的废纸与旧书统一放置其炉焚烧,以示崇文。</p> <p class="ql-block"> 东山佳洋同一座山脚下,有一片天然水松,2017年4月13日,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首个中华水松保护地"。</p> <p class="ql-block"> 而由数块合成且栩栩如生的“将军石”,巍然屹立在山上,洞察着过往的行人与车辆,俨然一位忠诚的守卫,保护着这片美丽的山山水水。</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张世栓,笔名栓子,美篇昵称新书社,福建省三明市作协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