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宁古塔(宁安)觉罗堡城遗址

山水之间

<p class="ql-block"><b>图/文 卢永伟</b></p> <p class="ql-block">据民国(1924年)《宁安县志》卷三古迹载:"觉罗城"城在县城东北八里许。近觉罗村,俗名觉罗洼子,清始祖发迹处也。同治末,土人掘地发现古冢,当即掩埋古冢为谁,无可考。据《满洲源流考》载宁古塔有觉罗城。应即此城,惟年久旧迹,亦渐湮沒焉。此觉罗堡城就是明宣宗时遣使招降的建州老营地,时称建洲女直或东建州。《吉林省志》载:"觉罗堡城,城东三里瑚尔哈河,北岸,周围五十六步,门一。《盛京志》同(前)。但因年代久远,已渐湮沒,几尽没人知道觉罗堡遗迹在觉罗村什么地方了!就连文管部门也只好将"觉罗城遗址"保护碑安放在古榆树北侧道东位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众多寻访参观者来此也只好看看古榆和石碑而遗憾而归。实有必要寻找到觉罗城遗址具体位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古榆附近早年间原为“蛟龙大庙"遗址处。而非觉罗城城址处。笔者有幸在头35年前就走访过觉罗村年长者(名字已记不清了),才略知一二。近些年只要回到宁安笔者一有时间就会到此踏查寻访,按《吉林省志》和《盛京志》对觉罗堡城的具体记载解读:"觉罗堡城城东三里瑚尔哈河",也就是说,觉罗堡城应该在瑚尔哈河也就是今天的牡丹江以西三里的地方,三里也就是1500米的地方,"北岸"就说明此城在一条河的北岸,也就是今觉罗屯东西会有一条河,踏查寻找后得知就是今天由西山福荣村(老名骚达子沟)流淌下来的这条小河。</p> <p class="ql-block">流经今三合屯后的骚达子沟河。</p> <p class="ql-block">骚达子沟河在三合屯东北角处人工改道南行,按老河道(小房南侧)直过公路东行就进入觉罗堡遗址护城河。今折角南行处左侧河岸堆有石头墙。</p> <p class="ql-block">如今此河就流淌在伊家(觉罗屯)屯前,经走访踏查得知这条流经伊家(觉罗屯)前的骚达子沟河就是几经自然改道和人工改造的河流,那么原先的古河道它又在哪里呢?带着这一问题我又开始了寻找古河道的探寻之旅,经走访踏查寻找我终于在伊家屯(觉罗西屯)屯后找到了这条古河道,并在此处发现了一处长着几株树木和些许杂草的水池坑,经仔细辨识其古河道,惊喜的发现这个尚存明显古河道遗迹的地方确为湮沒几百年的觉罗堡城遗址。并符合河在城南。城在河北岸的记载,并符合与牡丹江古瑚尔哈河之间三里的距离。"门一"也就是说此城只有一门,并在此发现了城门引道及吊桥、守门兵丁居所位置,前城墙(城门东西侧前城墙)、东城墙位置及护城河的基址轮廓。按"周围五十六步"的记载,折合明代一步1.3米的长度,合72.8米,城方四面平均每面18.2米(当然不一定正方还有待考古工作者进一步挖掘测量)。从而得知这座觉罗堡城是一座不大的军事城堡。此城址的发现为研究明代建州卫治所和清皇祖世居之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此觉罗堡城遗址东距古榆树及觉罗城遗址保护碑440步约350米。</p> <p class="ql-block">由于城市发展,宁安城区北扩几近觉罗村西南近村,再加之村屯农业生产,公路道路、河渠改造,遗迹有被彻底湮沒消失的可能,特呼吁政府等有关部门加以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