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弄岗乌灰鸫有二个地方见到它们出来觅食。乌灰鸫所觅食物多在潮湿干叶下的无脊柱动物和昆虫,乌灰鸫一般单个出现,悄悄的来去,行动隐秘,专挑阴暗处找食物,不是它翻起的树叶,人们很难发现它。在地面上觅食时,时不时抬头观望,一旦发现有人或较大声音时,立即逃走。去年冬天,在广州的植物园见到乌灰鸫到此待了二十来天。</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dōng) (英文名:Japanese Thrush,学名:Turdus cardis),是雀形目鸫科鸫属的鸟类。俗名: 日本灰鸫,行踪隐秘的鸟类,雄鸟头及上胸呈黑色,腹部雪白点缀以深色斑点。分布于日本、前苏联、朝鲜、越南、老挝以及中国多个省份,如河南、湖北、安徽、贵州等。偏好在落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尤其是阴暗湿润的山谷和溪边。</p><p class="ql-block">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是《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保护鸟类。</p><p class="ql-block">IUCN——无危(LC)。</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体型中等,约21-22厘米长。雄鸟成鸟头部至颈背及胸部黑色,其余上体呈石板黑色,腹部白色并有黑色倒心形斑点。雌鸟背部灰褐色,腹部白色,带深色斑点和橙色晕染。亚成鸟背部橄榄棕色至棕色,上体有淡黄褐色条纹和深色羽尖,下体淡黄褐色,腹部更白,带有棕色斑点。</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栖息于落叶林和混交林,偏好阴暗湿润的环境,如山谷和溪边。冬季会迁移到东南亚和中国东南部。它们在地面觅食,主要以昆虫、蚯蚓和落果为食。</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繁殖期在中国为五月,在日本为四月至八月。雄鸟可能实行一夫多妻制。巢由树枝、草和藤蔓构成,外覆苔藓,内部铺以毛发、根须和松针,筑于树叉间。每窝产2-5枚蛋,通常4枚,蛋壳呈浅蓝绿色,有红棕色和淡紫色斑点,孵化期12-13天,雏鸟成长期在圈养条件下为14天。</p> <p class="ql-block"> 乌灰鸫繁殖区域包括中国中部和北海道至九州(北部至日本南部)。非繁殖区域涵盖亚洲东南部和中国东南部,包括沿海地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