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代解读】公元前221年,历经秦国先祖数百年的持续经营,特别是商鞅变法后的国力剧增,39岁的赢政消灭了最富庶的齐国,也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百年宏愿。开创前无古人基业的赢政认为,自己兼具伏羲、女娲、神农的品德,也建立了超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功绩,继而决定从三皇五帝的尊称中,各取一字,自称“皇帝”。那时候,但凡诸侯国的君王逝世,继任者都要总结其德行,概括其功业,追尊“谥号”,比如著名的魏文侯、赵武灵王都是死后追尊的谥号。这样的追尊谥号传统,并没有赢得创建千古功绩的赢政认同,反倒认为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王,既不符合礼仪,也没实际作用,便决定废除谥号制度,改成操作更便捷、寓意更深刻的编号制度,甚至期冀传承万世、传之无穷。</p><p class="ql-block">那么,赢政实现一统天下的霸业后,为什么废弃传承百年的“王”,改称史无前例的“皇帝”呢?嬴政认为,过去的皇、帝、王等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崇高地位和历史功绩,便把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皇和帝结合起来,创立“皇帝”的新头衔,期冀以此显示自己并不逊色黄帝的地位和威望。同时,“皇”的字面意思是指大或辉煌,通常是古人对“天庭”的称谓;“帝”的意思是指天帝、上帝,是古人想象中宇宙万物的主宰。嬴政自称“皇帝”,目的就是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也就是“受命于天”,也反映出其并不满足仅仅做人间统治者的愿望。“皇帝”的尊号,无疑满足了嬴政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膨胀心理需求,开创了古今中外自称“皇帝”的先河,使历朝历代的天子都称作“皇帝”。自秦始皇使用“皇帝”称号、建立皇帝制度开始,历代王朝都基本延续并不断完善这项制度,甚至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影响了两千年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p><p class="ql-block">所谓皇帝制度,就是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皇帝不但独自拥有治理天下的超级权力,而且拥有全国的土地、资源、百姓和财富,还是国家政治军事的最高决策者,直接控制和指挥着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汉魏晋时期,是皇帝制度从初创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充分借鉴了五行相克学说和儒家君权神授学说,使皇权与神权实现有机结合,也给君权披上神秘的外衣,成为新王朝取代旧王朝的理论依据;历经宋元时期的发展完善,皇帝制度也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体系,清朝通过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随后开始逐步走向消亡。其实,在交通、通讯等条件落后的古代,强权无疑是维系王朝发展的重要因素,否则偌大的国家势必难以有效治理。中华文化能延续千年而不曾断绝,说明其生命力非常顽强,但并不意味着其中都是精华。对待那些传统的制度或事物,我们必须善于去其糟粕,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既不能全篇否定,也不能完全接纳。</p><p class="ql-block">我们探究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一是在民族众多、经济分散和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情况下,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任命官僚取代世袭贵族,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官僚机构为主轴的政治结构,使拥有最高决策权的皇帝能有效发挥调节作用,保证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有效控制,保证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二是在以皇帝制度为标志的封建大一统社会中,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的发展,很多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利用政治权利和法律手段打压商人和地主,给农民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也使中国古代的封建经济稳定发展,中华民族更是创造了高度的农业文明。三是控制着庞大军队的皇帝制度,把国家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让他们能够利用权力调配资源、稳定局势,避免了权力争夺,保证了领土的完整,维系了大一统国家的稳定发展,也使中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文明的古国。</p><p class="ql-block">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既在正视皇帝制度的历史成效,也要分析皇帝制度的体制弊病。由于皇帝制度决定皇帝独尊,意味着天下没有平等可言,普通百姓都是受压迫的阶层。皇帝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尤其皇权不受任何制约与限制,让很多皇帝都沉迷奢靡的生活里难以自拔,也经常出现贪图享乐、滥用权力的皇帝,进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秦始皇伴随着一统六国的实现,野心也不断膨胀,不断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即便在社会矛盾激化的过程中,依然采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让秦朝历经二世就走向了覆灭。古代帝王的权力欲望极重,很多年老体弱的皇帝宁可死在龙椅上,也不会主动退位,哪怕是传位最优秀的儿子,进而做出过无数的荒唐事,继续肆意妄为地挥霍着权力。譬如横扫北方草原的汉武帝,晚年的穷兵黩武而让国家差点覆灭;再譬如,缔造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也因册立皇储犹豫不决,最终引发“九子夺嫡”,朝廷被搅得天翻地覆。权力,始终都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一旦掌握了权力,不但不愿主动放弃,也无法填补自己的内心欲望,遂打算把这种稀缺的权力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后世子孙都能成为天下的主人,也就形成了皇位世袭的制度。纵观中国历史,并非每一位皇帝都贤明,每一个封建王朝也难免出现或弱势或昏庸的皇帝,进而导致皇权旁落。一旦皇权被政治野心家掌握,国家也往往会陷入巨大的灾难,宦官专政和外戚干政就是最好的例证,如西汉的王莽篡汉、东汉的常侍作乱、明朝的宦官专政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