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来过云南多次,起初往往以出名的景点为主,忽略了其周边的小众景点,忽略了对文化和历史的重视。<div> 在“大蓬车”的引领下,走上了以文化为主的路线,来到了深藏于秘境之处的坝美——世外桃园。</div> 想必大家都读过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自此便对诗人笔下的桃花源多了一份向往,然而,云南这处真实版的“桃花源”,可以满足你对世外桃源的所有幻想。 坝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北部八达乡和阿科乡交界处,村子四面环山,进出寨子以前主要靠村前村后两个天然的石灰溶岩水洞(分别长800多米),村民们要摸着岩壁趟水、撑竹筏、划独木舟、坐小船,经过800米长的幽暗水洞进出。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很难与外界交往,坝美村长时期与外世隔绝,处于半封闭状态,加上细源流长、桃花盛开,酷似陶渊明所述的世外桃源。故被称为世外桃源。 虽说并非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原址,但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桃花源的错觉,也是可以理解的。开发旅游业总得有个由头吸引人嘛。 “坝美”壮语的意思是“森林中的洞口”,由于地处偏僻,与世隔绝,正是这种原始才让世人觉得神奇和向往。<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当黑暗把人和船完全吞没时,会产生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一个现代、嘈杂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个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着你。 坝美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至今仍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生动体现了壮族农耕社会男性女绢、鸡犬相闻、邻里和谐的田园牧歌情趣,时他们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都较好地保存着壮族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征。 在从前,由于坝美坝子四周皆为喀斯特陡峭山峦,有王子山、墨斗山、将军岩、猴爬岩等,动辄高出坝子数百米,将坝美严严实实地围住,其中猴爬岩就陡然壁立一两百米,因只有猴子才能攀援而得名。而坝美又地处亚热带,茂密凶险的雨林覆盖了几乎所有地方,其间有的是毒蛇猛兽,更使人寸步难行。 过去曾有土匪风闻坝美的富庶,几次前来进攻,都不战而退。原来他们都不敢从黑黝黝的水洞进来,试着翻山越岭闯入,哪晓得仅一两个猎人才能钻得着的山口,都被坝美人布上了会叮人极疼痛的“牙汗”树枝,土匪碰上,无不惨痛,心想坝美的树木都如此厉害,那人岂不更了得?于是只好仓皇逃走。 再说坝美四周山上还有无数山洞,只要带点干粮躲进去,谁有本事找到?那些山洞有的深不可测,还不时出些怪事,或在天气变化时发出奇怪而恐怖的声音。那已经成为坝美人的传说之源。 在距今还不算遥远的1950年,坝美村仅有30来户人家,村四周全是莽莽丛林和荆棘,有许多眼镜蛇和其他毒蛇,还不时有豹子到村里叼猪。每年二三月一开春,就有猴子从山上下来,一群一群的,摘坝美人家的庄稼。对此,坝美人都是一笑了之,因为从来没有谁怀疑,人与大自然本来就是合一的。 坝美村原来的房屋以落地和半楼居两种杆栏式风格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树枝围拢,再敷上泥巴、牛粪拦合成的粘土,非常通风、保暖,上盖瓦顶、抱厢、前置凉吧或围栏,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杂物、当地壮族称麻栏楼,也有人称吊脚楼。这些老式的麻栏楼等家居建筑,显现着历史的风貌,是壮族传统建筑的活化石。 户与户之间铺砌青石小道连接。整个村庄房屋基本为木质结构,依山而建,栉次鳞比,次第升高,形成气势恢弘的吊脚楼群,成为民族建筑艺术的瑰宝。村庄保存了一些古老建筑物,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历史风貌古朴典雅,其恢弘气势犹如天上楼阁。 坝美村还保留着富有浓厚的壮族传统文化的民俗活动,寨里每年都按时节举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在游客多的时候,坝美村也就会有歌舞表演。地点在古榕树旁的空地上,表演内容主要是壮族歌舞。 云雾缭绕的山、满春绿意的水、竞相争艳的花,坝美用它独特的风光,勾勒出一幅人人向往的桃源梦境。<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秀美而狭长的坝子,方圆约两三平方公里,阳光和煦,莺歌燕舞。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求的就是一份安宁,一份温馨。坝美虽说并十分美,但这种与隔绝的环境,着实超出了想象,是乎是个理想的修行之地。 有专家价:当地村民"在自给自足农耕经济状况下,延续发展着古老的壮族文化"。坝美村确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地上罕见"世外桃源"。 坝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旅游的目的地绝非是那些挂着贵冠的知名景点,往往一些小众景点更有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