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突然间想起了在暗室里洗照片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吧,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有点喜欢摄影,可是在那个年代,一个月挣二十多元的我买相机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但年轻人的兴趣不减,于是便有机会借一部相机玩。</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的相机有两种,最早借的是一部135相机,每次可以拍36张照片,但画面很小,后来有了120的相机,可以拍12张吧,也可以拍16张照片。不过那个时候的相机设置比较简单,只有光圈、距离、和快门速度三个设置,所以胆子大一点的就可以试试。</p><p class="ql-block"> 胶卷都是胶片的,背面有一层厚厚的黑色底纸,以防曝光。</p><p class="ql-block">借回来了相机,学到了拍照的基础知识,就开始试着拍照,虽然说年头多了,已经记不住了拍照的细节,但总是一种淡淡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拍照之后便要冲胶卷,一般的情况下都是在照相馆里冲洗,但洗照片还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每次照完相之后,送到了照相馆冲一下胶卷,自己买相纸洗照片,这也就是为了省钱。</p><p class="ql-block"> 洗照片首先得有暗室,还得准备好了洗印的工具。不过这也难不倒我。</p><p class="ql-block">我用硬纸板做了一个曝光的盒子,里面染成黑色,装一个40瓦的灯泡。上面放一块普通的玻璃,讲究一点的人会用到“磨砂灯泡”,但咱的条件有限,只能用普通的灯泡,用一个开关控制曝光时间。</p><p class="ql-block"> 到了洗照片的时候,先把屋子里的灯泡换一个红色的灯泡,接上电源线和曝光盒子连起来,再将买好的显影液,定影液,和清水三种用吃饭碗调好。没有竹夹子用筷子代替。把相纸和底片放在玻璃上,再盖上一块玻璃,主要是功力在于曝光时间的掌控,技术水平好的还可以根据底片曝光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曝光时间,弥补拍照的不足。依稀记得曝光时间过的就减少曝光时间,曝光时间不足的增加曝光时间。</p><p class="ql-block"> 当照片在显影液中显示出图像时,那种兴奋是不可想象的,然后放在定影液中,定影之后放入清水碗中。洗出来照片,还要加光,这样出来的照片才有光,可惜的是咱们没有了那种设备,只能是两块玻璃夹着放在阳光下晒一下子。</p><p class="ql-block"> 为了增加艺术性,有时还用胶卷后面的厚黑色的纸,剪成了心形,树叶形曝光,这样的照片洗出来更增添了美感。</p><p class="ql-block"> 到了2003年才入手了第一部尼康相机,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过这个年代已经是彩色的照片了,自己也无法洗照片,只能是去照相馆或者是彩印部打印,不过打印的照片不易长时间保存,远远不如洗印的照片好!</p><p class="ql-block"> 如今又流行起胶片照像机,专业的人都开始了重新拾起来了,我也年纪大了,玩不了,但暗室里洗照片的记忆却永留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