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一样、又不一样。<br> 在时间空间和民族习俗方面,与往年是一样的。<br> 不一样的是,<br> 去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春节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春节非遗文化影响力。<br> 还有两年轻人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 DeepSeek模型发布走在了世界人工智能前列、《哪吒2》不断刷新动画电影票房国际记录。这让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精气神得到大大提升。<br> 因此,今年的春节年味更加浓郁,年轻人参与非遗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br> 有800多年历史的徽州嬉鱼灯,今年突然火出圈。游客蜂蛹而至汪满田和瞻淇村,创造了喜庆氛围的奇迹!<br></h1> <h1> 瞻淇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村名“瞻淇”来源于《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目前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02幢。2006年10月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1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h1> <h1> 瞻淇鱼灯,起源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正月间“嬉鱼灯”,更是村子里流传了数百年的传统习俗。</h1> <h1> 每当农历新年来临,瞻淇村家家准备的年货是做鱼灯。</h1> <h1> 瞻淇鱼灯完全手工制作,形状精巧、画工精美。鱼灯分为鱼头、鱼身、鱼尾三部分,可以自由拆卸和灵活转动。</h1> <h1> 在制作过程中,村民们会精心挑选材料,并运用各种传统技艺来打造鱼灯的外形和装饰。最终制作出的鱼灯栩栩如生,仿佛真的鱼儿在水中游动。</h1> <h1> 制作鱼灯有了游客的加入,更增添了“鱼”的生命力。非遗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得到无声无息地传承。</h1> <h1> 到了下午,游客陆续从各地涌向街巷寻鱼灯、买鱼灯、画鱼灯、炫鱼灯,和鱼灯合影。</h1> <h1> 村中老人一直守住鱼灯,可以说是片刻不离。</h1> <h1> 上午的街巷还是比较空旷。</h1> <h1> 一到晚上,街巷里挤满了游客。都来看舞鱼灯。(以下图片均为视频截图)</h1> <h1> 小鱼跟着大鱼“游”,让这古村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流量”。</h1> <h1> </h1> <h1> 瞻淇鱼灯在古村小巷穿梭游动,是寓意美好的祝福。“摸摸鱼头,万事不愁。摸摸鱼身,平安一生。摸摸鱼尾,顺风又顺水。”游客们争相上前围着摸鱼。</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