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皇宫蜡像馆,从明朝从太祖朱元璋扫平群雄,于公元1368年称帝南京,到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于公元1644年攻破北京城,崇祯自缢煤山,其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先后有16位皇帝君临天下。馆内有二十六场景,记录了明朝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每一个场景就是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从中也知道了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什么只有十三座陵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修建故宫,修篡《永乐大典》,派郑和七次出使西洋的永乐盛世;三案迷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即有开国英明皇帝,也有荒唐皇帝,有木匠皇帝,还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夫一妻皇帝。</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吴尚德(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高士英(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陈略(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陈略(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师永贵(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师永贵(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朱文斌(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朱文斌(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王平瑞(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王金缄(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杨锡霈(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王学佩(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云如心(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王宪信(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耿锦绫(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代管离休干部王培新(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李若茹(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高玉琮(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北京明皇宫立足昌平,依托十三陵,有“地下十三陵,地上明皇宫”的美誉。主展厅以世界一流的蜡像艺术,以明代16位皇帝的生平史迹为主线,通过374尊栩栩如生、形态逼真的蜡像人物和仿古仿真的26个场景,辅以现代影视、声光效果,再现明代276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宫廷斗争、社会民情历史。</p> <p class="ql-block"> 退休干部马健(已故)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十三陵明皇蜡像宫(简称明皇宫)位于昌平区西关环岛西北侧,是北京通往八达岭、十三陵京昌高速路的交汇点,是集参观、购物、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旅游定点企业,是特色鲜明的“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昌平县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杨兴辉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离休干部刘洪魁同志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明皇蜡像宫坐落于昌平西关环岛西下百余米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蜡像艺术宫。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这座“巍峨壮美、气韵飞动”的白色大殿,从翘起的飞檐和挺拔的楼体看出建筑者在现代与古典相结合建筑构思上下的功夫。被誉为“东方的卢浮宫”。</p><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群由明皇蜡像宫、仿明乐舞宫、明膳厅、明皇购物中心和多功能娱乐厅5部分组成。与小吃城、高级公寓及垂钓区域连为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集游览、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于一体;容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于一宫,使参观者在历史的回顾中,同时获得艺术的享受。 明皇蜡像宫有二十六个独立逼真的场景,三百七十四尊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人物蜡像,生动再现了明王朝276年中自开国皇帝朱元璋至末代皇帝崇祯共16个皇帝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时任营业管理部医务室大夫,曾庆国(退休)参观蜡像馆留念</p> <p class="ql-block"> 蜡像宫中的所有蜡像均采用的硅胶为主的多种化学原料与石蜡合成,不但形如真人,而且富有弹性,不怕高温和水洗,就连手掌、手臂上的指纹、老茧和血脉都一一清晰可见,达至“真实再现”的水平。蜡像的毛发均是按人物的需要,采用合适的真实毛发人工一根根手植而成,因而发根历历可数,情同根生。蜡像最大的特点是人造眼珠,特“活”,只要灯光一亮,每个人物的目光即刻变得炯炯有神,仿佛能洞穿一切似的。而人物造型,则是根据人物的身份,情节的需要,挑选民间人士作背景陪衬,按1:1的比例制作而成。至于蜡像宫中用来衬托人物的道具全部真材实料,货真价实,还有金银珠宝摆放其中。 </p> <p class="ql-block"> 离休局级干部杨兴辉与离休局级干部陈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参观明皇宫蜡像馆的老同志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内容更新于2023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