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Konya(孔亚或科尼亚)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靠近图兹湖(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湖泊)。Konya不仅是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的农业中心,也是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重镇,塞尔柱帝国的首都,以及土耳其传统的宗教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Konya<span style="font-size:18px;">(孔亚或科尼亚)</span>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城。这里古迹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每一处街角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Konya(</span>孔亚<span style="font-size:18px;">或科尼亚)</span>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游客,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热情好客的人民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0日是我们土耳其行程的第五天。酒店早餐后前往土耳其最古老的城市之—Konya(孔亚),也有人称为科尼亚。至于为什么有两个读音,Deepseek给我的答案是 1. 音译差异与语言习惯 2. 历史文化与翻译偏好。 两者都是正确的翻译。</p><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Konya的神秘氛围浓厚,妇女们的装扮统一,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天气阴冷,天空灰蒙蒙的,拍出来的照片大为逊色。</p> <p class="ql-block">MEVLANA博物馆.梅夫拉那博物馆由清真寺改成,是孔亚人的虔诚圣地.博物馆原是1273年土耳其先哲梅夫拉那去世后,后继者为其修建的陵墓。</p><p class="ql-block">梅芙拉娜博物馆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旋转苦行僧侣的修行用地,也是孔亚的地标性建筑。博物馆外观华丽,尖塔上铺满蓝绿色瓷砖,内部展出梅夫拉那的陵墓、伊斯兰圣器及旋转僧侣的苦行生活。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进入博物馆大门的院子里,当地的小朋友们准备离开,在院子里排队的情景吸引着我和徐老师,我俩追着他们拍了一些照片,直到他们的的队伍消失在院外才算是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前身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旋转苦行僧侣修行之处,然而称其为博物馆,毋宁说它是一个圣殿,因为创始人杰拉雷丁·鲁米(CelaleddinRumi,或称梅芙拉纳)就埋葬在里面。杰拉雷丁·鲁米被他的追随者尊称为梅芙拉纳,后者阿拉伯语意为“我们的导师”。</p> <p class="ql-block">鲁米于1207年出生于今天阿富汗的巴尔克(Balkh)。其父巴哈乌丁是花刺子模汗国治下呼罗珊的伊斯兰教学者和教师,被人尊称为“学者中的苏丹”。因为蒙古人入侵,举家迁往麦加,于1228年来到当时由塞尔丘克苏丹统治的孔亚。鲁米年幼时曾向多位老师学习神学。后来,他遇到了一位天性叛逆的贤人——Tabriz的沙姆士(Shams),这样的经历激发了鲁米的创作灵感,他的著作共6大卷,包括25000首优美的诗歌。鲁米的诗集和宗教著作在伊斯兰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苏菲教派神秘主义非常重要的思想家。</p> <p class="ql-block">但鲁米最出名的还是创造了“托钵僧旋转舞”。舞蹈很简单,舞者穿白袍带黑帽随着音乐不停地旋转,一只手手心朝天,一只手手心朝地,是在连接上天和人间,通过他们的手传达着各种信息。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鲁米在孔亚的市场中散步,断断续续的打铁声显示出鲜明的节奏,于是他开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最后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通过舞蹈,鲁米发现了一种存在于人神之间的联系。他创作的旋转修行之法,通过歌谣和旋转舞寻找与阿拉之间的神秘结合,以“爱”为最高教义精神,宣扬容忍、谅解;通过修行,能从日常生活的痛苦、焦虑中解脱出来。</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苏菲教派旋转苦行僧的日常生活展示。</p> <p class="ql-block">我们全神贯注地看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里的生活复原塑像。</span>旁边还有其他游客在与塑像拍照。</p> <p class="ql-block">地陪Nancy正在为大家讲解,徐老师在拍照,我的一个转身动作被团友抓了个正着。</p> <p class="ql-block">我转身看到的是博物馆第二道精美的门及装饰。喜欢拍有纵深感照片的我就把第二道门作为前景记录了一下博物馆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据说梅芙拉纳在死前曾指示:“坟墓不管怎么盖,只要不要比蓝色苍穹更为华丽就可以了。”后人便盖了这座拥有天空那样蓝色的尖塔,他的石棺就安置在正下方。最大的那座是梅芙拉纳的,旁边还有他的父亲以及其他地位较高的苦行僧。梅芙拉纳石棺上缠着巨大头巾,象征其无上的精神权威。</p> <p class="ql-block">这具硕大的棺椁,里边便长眠着梅夫拉那本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精美的吊灯和彩窗必须记录一下。</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面的展品,时隔二个多月实在记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啦。据地陪Nancy说,博物馆里面有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但也没有找到放在哪里了,有点儿遗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装饰精美的墙壁与我们一样的参观者一起入镜,正好可以看到展厅外面。</p> <p class="ql-block">告别梅夫拉那博物馆,走出院落,因为没有拍摄到满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梅夫拉那博物馆全景就又隔着栅栏补拍了这么一张,我感觉还是不满意,又找不到其它角度,只能作罢。</span></p> <p class="ql-block">还没到集合时间,其它团友在博物馆里面逛商店,我和徐老师走到街上找寻拍摄目标。</p> <p class="ql-block">“托钵僧旋转舞”好像是Konya(孔亚或科尼亚)的标志性物体在这里被放到了显著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墙上醒目的宣传画及低矮的路灯吸引着我,难道低矮的路灯只为了照亮这些墙上的画吗?还是另有原因。</p> <p class="ql-block">黑衣人骑行而过与墙壁画上的相互关联。</p> <p class="ql-block">位于停车场附近的水管。</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在路边摊选购商品。</p> <p class="ql-block">Konya(孔亚或科尼亚)的公交车有点儿像火车,车身长,有轨道(有轨电车),但乘客并不多。徐老师感兴趣它就在此拍摄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被马路对面的尖顶建筑物吸引了要一探究竟。过了马路首先看见的是它,手机记录一下。匆忙中,当时并没有发现图片上还出现了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远处看到了几个男孩子,我很好奇,他们怎么不上学,在街上干什么呢?就有了下面的追拍——偷拍——明拍——被拍的镜头啦。</p> <p class="ql-block">呀,我被发现了!</p> <p class="ql-block">拉近,还是没有看到他们手里的是什么东西。</p> <p class="ql-block">女店主总是躲镜头,不像在其它地方的土耳其人大大方方的让拍照。我只能又远远地拍摄目标了。</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关系没有继续前行,远远地拍摄到了尖顶建筑物——原来它是一个公墓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回来的路上,我一转身又遇到了三个男孩子,继续拍他们。其中的一个还不好意思躲在了同伴儿的身后。</p> <p class="ql-block">我用英语说给他们拍照,他们欣然接受,各个都露出了可爱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原来害羞的男孩子也露出了笑容,令我没有想到。</p> <p class="ql-block">我的这些举动都被马路对面的徐老师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男孩子跟我要拍他们的照片,因为是相机拍的可惜没法给他们呀。</p> <p class="ql-block">这一上午的参观,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梅夫拉纳的神秘世界,也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了洗礼。</p><p class="ql-block">虽然天气不好,很冷又累,但我在Konya无意中到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特别是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驱散了寒冷和疲惫。</p> <p class="ql-block">午餐是在离博物馆不足十分钟的一家小店吃的。因为出现了土耳其披萨(长馅饼,第一次吃)特别记录了下来。午餐后驱车前往费特锡耶。</p> <p class="ql-block">感谢团友在博物馆里面拍摄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