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铜镜照见古今人心

曾欣然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坐在这里,翻看以前的学习笔记,忽然看到了有关《水游》里的这么一个小片断,看着看着,心便有些沉重起来。</p> <p class="ql-block">——林冲被诱骗,持刀误入白虎节堂,高俅想借开封府的刀砍林冲的头。这时 ,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买上告下,使用财帛,想救林冲的性命。林冲被刺配沧州牢城, 他的丈人在林冲经过的地方候着,相见时翁婿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林冲见自己落难,不想拖累妻子,对老丈人说要休妻,林冲的丈人张教头却说:“林冲,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做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明日便取了我女回家, 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她。又不叫她出入, 高衙内便要见她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你在沧州牢城,我自频频寄书并衣物与你,你休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p> <p class="ql-block">不难看出,张教头的这番话,体现了三个意思,分别针对了三个人:一对林冲,是理解,并不责怪;二对女儿, 如今女婿被刺配沧州,他就接女儿回家,这是父亲做得好;三对高衙内, 接女儿回家,防止高衙内骚扰,这是做人的骨气。</p> <p class="ql-block">林冲的这位丈人不得不让人敬仰,他有情有义,没有落井下石、没有趋炎附势。按照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高衙内看中了自己的女儿,林冲又自愿退出,他不正好可以将女儿嫁入高府,从此和顶头上司高太尉结成儿女亲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张教头就是不屈服,她宁愿女儿守寡,也不背弃林冲,坚定地守住了做人的底线。</p> <p class="ql-block">而他的女儿——林冲娘子也对林冲情深似海、忠贞不渝,誓死不从高衙内,不要高衙内的荣华富贵,最终自溢身亡。</p> <p class="ql-block">林冲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不幸中有这样一个有骨气有底线的好丈人,有一个忠贞不渝的好妻子,在权力和金钱面前,这对父女的表现可谓震古烁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对比当今的世风,众多的“张教头”、“林娘子”都在挖空心思、极尽之能事地在平日里攀附权贵和金钱,对于落难了的“林教头”巴不得一脚将他踢到九霄云外,哪里还会为他肝胆相照、守节殉情。</p><p class="ql-block">​我定定地坐在案前,想到这里,心不禁打了个寒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2.19于合江门</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后记:为答谢阅读该文的读者诸君,现特把林冲持刀误入白虎节堂的前后事宜表述在此,以飨读者诸君。</p><p class="ql-block">林冲持刀误入白虎节堂的原因及被砍头的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一、误入白虎节堂的过程</p><p class="ql-block">1. 遭陷害起因</p><p class="ql-block"> 林冲的妻子张氏被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中。高衙内屡次调戏林娘子不成,便与高俅的心腹陆谦等人设计陷害林冲。</p><p class="ql-block"> 陆谦先是卖宝刀给林冲,林冲不知是计,买下宝刀。</p><p class="ql-block">2. 误入过程</p><p class="ql-block"> 高俅差人以高太尉要看刀为由,将林冲骗入白虎节堂。白虎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之处,严禁携带武器进入。</p><p class="ql-block"> 林冲被领到堂前,高俅突然出现,诬陷林冲手持利刃,蓄意闯入白虎节堂,欲行刺自己。</p><p class="ql-block">二、被砍头的原因(实际未死)</p><p class="ql-block">1. 触犯军规</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时期,白虎节堂地位极其重要,林冲带刀进入此地,按照军法是严重的罪行。</p><p class="ql-block"> 高俅以此为契机,欲置林冲于死地,以绝后患并满足干儿子的私欲。</p><p class="ql-block">2. 陷害目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高俅等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是为了迫害林冲,将他置于死地,从而排除异己或者满足高衙内的私欲。</p><p class="ql-block">不过,林冲最终没有被砍头。开封府尹明知林冲是被陷害,但迫于高俅的权势,将林冲刺配沧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