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有一部什么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向凤凰山靠拢…”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凤凰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凤凰山,位于辽宁风城市东南3公里处 ,属千山山脉。古称乌骨山、熊山,唐始称凤凰山。辽宁三大名山之一。山势环绵,南口稍缺,中为隙地。花岗岩山体,以峦石见胜。异石险峻,植被茂密,有西山、东山、庙沟和古城四大景区。 有箭眼峰、凤凰城、高句丽山城、柳条边等名胜古迹。其中有的与薛仁贵有关,下面就谈谈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袍建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旧唐书·薛仁贵传》:“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随太宗征辽东。及攻安市城,高丽将高延寿等来援,依山结营。太宗命诸将四面击之。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大军乘之,贼乃大溃。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谓曰:‘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在贞观末年唐太宗征伐高丽的战争中,薛仁贵应募随唐将张士贵东渡辽水,转战千山。在唐军攻打增援安市的高丽援军时,薛仁贵身着白袍,挥戟陷阵,首建战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和看重,从此成为唐代名将。据《盛京通志》在今千山山麓的海城县西25公里处,旧有搠戟泉,“相传薛仁贵搠戟于此,泉水涌出”,故名搠戟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薛仁贵试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奉天通志》卷九十六引巜东三省古迹遗闻》:“凤凰山最高处曰箭眼峰,二石交叉成穴,土人言,唐太宗征高丽时,薛仁贵向凤凰山试箭一发洞穿 ,故有箭眼之名。”箭眼峰为凤凰山的最高峰,峰上有巨石对峙形成圆形石孔,如箭穿洞,故称箭眼峰。传唐贞观末,唐太宗东征高丽,薛仁贵应募随征,立功辽东。故当地有箭眼为薛仁贵试箭所穿的传说。凤凰山奇峰险境多在箭眼峰附近,有老牛背、百步紧、天下绝、老虎口等,越此方能登上箭眼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石城擒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辽史·地理志二》:“开州镇国军节度……垒石为城,周围二十里。唐薛仁贵征高丽,与其大将温沙门战熊山,擒善射者于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废。”辽代开州治在开远(今凤城)县,据《凤城县志》:凤城县“凤凰城,古名熊山”,“熊山城在凤凰山内,四面石崖峭壁,随山铺砌,积石垒然”,传为唐薛仁贵石城擒敌处。所指即今凤凰山高句丽山城,城系利用凤凰山、高丽山两山崖壁补砌而成。周长 15 ~16 公里,南北有门,城内空敞如谷,有古建筑遗址及点将台等古迹,传为南北朝时高丽乌骨城,唐代熊山城故址,亦传为唐太宗驻跸处。《旧唐书·薛仁贵传》载薛仁贵与高丽将温沙门“战于横山”,横山即今千山北麓、辽阳市东的华表山,故华表山亦有薛仁贵战温沙门的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薛刚反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唐高宗年间的一次元宵节,薛丁山的儿子薛刚(薛仁贵孙子),醉酒后打抱不平踢死了皇子,惊了皇帝,随后逃出长安城,武则天以谋逆之罪杀了薛刚全家,并四处捉拿薛刚。薛刚走投无路,投奔庐陵王李显(唐中宗,当时被武则天废黜),两人成为患难之交。后薛刚从西凉借兵,杀进长安,最终为薛家平反昭雪。这就是《薛刚反唐》评书中的故事,并非正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西安市西大街城隍庙后面,相传是当年武则天杀害薛刚全家的地方,叫作“铁丘坟”(此不足信,西大街在唐朝属太极宫皇城),新中国成立前,城隍庙里还曾供奉着薛刚。今西安市周至县九焰山,相传薛刚在此地招兵买马。今陕西省铜川市照金,是红色革命圣地,照金山顶,有一处薛家寨,传说是薛刚率领军队和唐军对峙的地方。西安市未央区也有一处薛家寨,相传是薛刚平反之后,薛家后人居住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薛刚反唐的故事虽然不真实,但历史上还是有其原型的,唐初名将薛仁贵的孙子名叫薛嵩,出身将门,从小臂力过人,善于骑射。此时处于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荒废朝政,安于享乐,安史之乱爆发。薛嵩因在家中受到排挤,在朝中又得不到重用,他索性率军加入了安史叛军,并多次力挫唐军,表现十分突出。安史叛军很快占领了洛阳、长安,眼看大业将成,但形势急转直下,唐朝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很快组织军队收复失地,安史叛军节节败退,大将仆固怀恩率军与薛嵩作战,眼看大势已去的薛嵩立刻调转马头,接受了仆固怀恩的招安,率领自己的部下投降唐朝。唐王朝念在其祖上有功,且希望通过薛嵩让更多叛军归降,不仅没有治罪,还让他做了节度使。薛嵩知道,自己曾反叛过朝廷,因此在节度使的任期内谨小慎微。唐代宗年间,薛嵩被提拔为高平郡王、宰相等职,寿终正寝,其画像还入选了凌烟阁,可谓恩宠一时。薛嵩的儿子薛平出将入相,孙子薛从也曾担任京中要职。薛家从初唐薛仁贵开始,历经盛唐、中唐,长盛不衰,并不多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西安、周至、照金等地还有关于薛刚的民间传说,评书演义中的故事总是受到百姓的热议,真正的历史人物却很难被人们熟知。有时候人生的轨迹和历史的进程何其相似,曲曲折折,山重水复,兜兜转转,柳暗花明,世间所有的唐突,都是猝不及防的变数,而生前所有的故事,像那溪水一样潺潺流淌,而后传说依旧。从凤凰山到薛家寨,薛仁贵及其后人的故事只是个传说罢了,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