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小故事(29)

李棣之

<p class="ql-block"> (二十九)过年(中)</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大客厅品茶闲谈,燃放鞭炮的声音不绝于耳,室内讲话也要比平时高几个分贝,否则听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听完《新闻连播》后等着看《春节晚会》,我与妻子陪在旁边,为他们泡茶续水,时不时回答他们的问话,四位老人心情好,谈笑风生。</p><p class="ql-block"> 而大姨子林蕙与小姨子林雪,带着平儿和珍儿躲在书房聊天。珍丫头时不时娇声娇气地喊我进去,不是要送茶水就是要拿水果或零食,进去之后又不让我离开,挽着我手臂要我挨着她小娘坐。她凑在我耳边轻声说道:“外面有妈妈陪着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爸爸就陪着我们,好不好呀?”小姨子冲我一笑,竟至于满室春光荡漾。我看到这种情景,不免“沉醉不知处”起来,事后心里暗骂自己“该死”!大姨子林蕙只是淡然瞥了我一眼,没有说话,心里想什么,我自然知道,此时我内心酸楚,但也只能暗地里一声长太息而已。 </p><p class="ql-block"> 儿子明白我们三人微妙而又敏感的关系,他以问他大娘的方式来缓解这种多少有点尴尬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子平笑着说道:“大娘,你年前讲‘‌年’为时间单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又说它的初始意义却未必人人晓得——从农业角度看,‘年’与庄稼的收成有关,甲骨文里它的样子像人背负成熟的禾。中国人的‘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致到现在见面还张口就问‘吃了吗’,这极有可能与‘年’字的这个意义有关联。至于从传说角度看,‘年’又被赋予了怪兽的形象,头长犄角,岁末夜晚会跑到村庄猎杀牲畜甚至攻击人,后来人们发现‘年’这种凶猛怪兽害怕红颜色、害怕火光和炸裂的响声,于是家家户户一到除夜都贴起长条红纸丶燃放爆竹、守在家中不睡觉,久而久之这些做法便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过年习俗。〝 </p><p class="ql-block"> 儿子顿了顿,接着又道:“大娘,你的讲解,让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现在你再给我们说说饮食文化一些常识吧,这对我们将来有用,免得遇到这些问题闹笑话。”女儿子珍附和:“是呀,我哥哥说得对,大娘就讲讲呗。”</p><p class="ql-block"> 这时他们的小娘笑道:“你们大娘是清史专家,但饮食文化可不是她的擅长呢,即如现在的八大菜系,她可能不如我哥——你们的爸爸懂得多哩。”林蕙点点头,说:“这倒是实话。你们父亲打小就钟爱烹调,读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也拜过许多烹饪大师学艺。”</p><p class="ql-block"> 儿子和女儿听后大感讶异,满脸不信之色。林雪摸摸坐在她旁边子珍的头,笑盈盈地说道:“惊艳到了吧?老实告诉你们,小娘今天整治的年夜饭,便是你们多才多艺的爸爸调教出来的成果呢。” </p><p class="ql-block"> 大娘小娘都这样说,子平子珍兄妹不能不信,特别是子珍这丫头,更是兴奋,她双手环抱着我的一只胳膊,整个人倒在我胸前,撒着娇说道:“爸爸,你隐藏得真深呵,我们认为你是科技专家,也了解你业余爱好是文学丶常写点诗文什么的,哪里知道你在烹饪方面居然也有这么高的造诣!”她停了一会,看着她哥哥,像是询问又像是自言自语:“我们妈妈怎么就不在意呢——难道还有比我们爸爸更优秀的男人?” </p><p class="ql-block"> 子平赶紧回应:“妈妈对爸爸的爱被置之于心灵丶被藏之于灵魂,这才是最纯净最深沉最真挚的情感呀!”</p><p class="ql-block">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无语,书房里顿时静寂丶沉闷起来。我赶紧转移话题,对着平儿珍儿笑道:“你们大娘小娘,是因为爱你们才对爸爸赞赏有加,这正应了‘爱屋及乌’的老话哩。”我看了林蕙和林雪二人一眼,继续说:“即如厨艺,我只不过嘴馋嗜食而多看了几本菜谱,特别是对一些涉及到食品制作的小说散文,尤为感兴趣而常常摘录下来,留待闲暇日子学习研究。”</p><p class="ql-block"> 子珍傍着我坐,睁着一双明眸看我,说:“真的吗?爸爸能否详细说说?”我点点头,便介绍了《红楼梦》里有关美食内容,说:“北京就有一些经营《红楼梦》菜品的餐馆,其中‘大观园红楼梦文化主题餐厅’,再现了大观园场景,为顾客提供贾府厨房里各种珍馐美味。”我饮了一口茶水,又说道:“现代作家陆文夫的中篇小说《美食家》值得一读,尤其是小说人物朱自冶的美食哲学,对读者深刻理解人与食物关系有帮助。至于孔碧霞的宴席,详尽介绍了苏州诸多美食的制作工艺,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苏州悠久的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小姨子林雪中途揷了一嘴:“我今晚做的爆炒肚尖和酱爆腰花,就是从小说中学来的。”这时大姨子林蕙道:“爆与炒是两种烹饪技法,爆是急丶速丶烈的意思,重点是火候与时间的把握。你们小娘在食材下锅前总要看看吃饭的人都到齐了没有,如有人不在场就要问去了哪里,她把缺席的人赶过来的时间计算好才会开始烹制。时间少用了几秒或多用了几秒,这种菜肴就达不到脆嫩鲜爽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子平和子珍兄妹俩来了劲,忙问:“爸爸,我们家有没有陆文夫这部小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