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塘“四哥” </p><p class="ql-block"> 在古镇下塘,许多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四哥”,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四。而我则习惯叫他老胡或老四,但老同志们也喜欢这样称呼他。听说他年轻时就已经有了“老胡”这个称号,我想大概是因为他长得稳重,略显老道吧。</p><p class="ql-block"> 记得十几年前,我刚来到古镇的那天,在学校办公室里,当时的阮仁贵老校长拿起电话,叫来了一个人,那人就是胡老四。老校长还告诉我,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帮忙。从那时起,我便与“四哥”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天,他穿着一身蓝色的休闲运动装,一头黑发,显得格外年轻,不过现在他容颜也苍劲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随着我和老四接触的增多,我逐渐发现他真的有些不一般。首先,他初中毕业后就考上了中专,那个年代的中专并不容易,身材也并不高大,但他上的却是体育专业。如今他的篮球后卫却在整个镇上颇有名气,既能突破,又能组织队友打出高质量的配合。此外,他的羽毛球技术也不差,跳起杀球的动作潇洒自如。至于乒乓球,他更是俺全县的“扛把子”人物。</p><p class="ql-block"> 后来,由于老四家乡紧急一些教学科目,他竟然“跨界”参加了脱产考试,取得了语文和英语的双本科学历,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英语老师。另外他对家乡文化真的热爱,且够娓娓道来,还能细说一二。这些年来,我这个外乡人对下塘的许多感悟,真的与他密不可分,尤其是他还给我引荐了下塘文化守护者下塘老年大学校长一他的岳父孙乐禹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每逢春节,当你看到下塘中学教学楼内那红彤彤的新春贺联时,很多都是胡老四自编自写的。我曾对他说:“老四,你若能苦练十年,至少能成为县内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他听后嘿嘿一笑,或许没有我想的那么多。</p><p class="ql-block"> 此外,老胡在汽车维护、电器修理、电脑维修方面也颇有心得。他的工具箱里装满了各种工具,时不时帮同事们解决车辆的“小毛病”。记得有一次,我的车电路出了点问题,连修车铺都没找到原因,他却三下五除二地帮我解决了。另外,他还经常帮同事们修理家里的无线电、电脑等设备。有几次,我看到他在业余时间捣鼓电器,便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沉浸在机械中。他还幽默地回答:“机器好单纯,没有人复杂。”这句话或许也说出了我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当然,在教育教学上,他更是有一套。无论是担任年级组长、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他都事必躬亲,绝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尤其是在我们这类生源一般的学校,学生基础较差,且不爱记背,老胡便采用鼓励的方式,将学生按基础分类,在教室里张贴背诵进度表。每当学生有进步,他就在相应的框里插上一面自制的小红旗。我想,当孩子们看到自己获得的一面面小红旗时,心中一定会增强学习的信心。课堂上,他那腰间的“小蜜蜂”中常常传出他浑厚而富有韵味的英式发音。</p><p class="ql-block"> 老四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烹饪!我在古镇这么多年,吃过他亲手做的饭菜记不清了。但我认为他至少是咱单位里厨艺高手前几名之一,菜炒得清爽可口,汤煲得香气四溢,硬菜烧得油而不腻。尤其是他喝酒时,如同长袖善舞,不多言不多语,不像我们一旦喝高了就喳喳呼呼的。他还曾幽默地对我说:“你的酒风是对的,酒喝多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喝酒了还很清醒,喝酒还有啥意思。” </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仔细观察过老胡,他的头真的很大,发际线逐渐后移。因此,我逢人便说:“你看老胡的头好大,聪明。”</p><p class="ql-block">(下两图为胡老四烧的菜和写的春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