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 途 (十七)城站广场

了然

<p class="ql-block">昵称: 了然</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499495853</p><p class="ql-block">图片: 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站广场的边角处,有一个公共厕所,厕所边上有一条名叫“戏园弄”的小弄堂。里面没有戏园子,为何取名“戏园”,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弄堂又小又窄,弯弯绕绕如羊肠。弄堂里的房子,有一些是自建房,歪七扭八,不成规矩地搭建着。要称其为“房”,也是高抬了它们,只能算“房披”,厚颜无耻地靠着别人的墙,或者挨挨挤挤地相互支撑着。另一头紧靠着马路边的房子,倒是齐整,都是一色砖木结构的二层瓦房,号称“洋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就住在瓦房的二楼,靠街迎南面有小阳台。因为有阳台,号称“洋房”也算说得过去。铁条弯成精美图案做阳台的围栏,给原本普通的建筑,增加了亮色。那铁栏杆常年日晒雨淋的,锈迹斑斑。勤快的爹将锈迹用砂纸打磨干净,涂抹上新鲜的油漆,那围栏有时成了翠绿,有时则变成橙黄,全凭爹一时兴起。等我稍微长大了些,这阳台围栏的颜色,就由我作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阳台上,可以俯瞰三分之二的城站广场和城站路的全貌。城站路很短,一眼望得到头。拐角处是新华书店,接着是茶楼、五芳斋、王润兴面馆、宁波汤团店、做烧饼油条豆浆的早餐店、照相馆等等。马路对面是食品商店、水果店、百货商店等。二楼是旅店,也夹杂着住家,还有两家茶楼,记不得名字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站广场上,更是热闹繁华。靠东南角,是七路公交车起点站。从我出生起,七路公交车就一直停靠在那里。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所有的场所都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唯有七路公交车始终没有改变初衷,还是停靠在城站广场一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火车站东北角,是出站口。边上有房,门楣上醒目地写着行李寄存处。出站口靠边,有一长排人力黄包车整齐有序地排着队。车夫们有的蹲在地上抽烟;有的坐在车踏板上打瞌睡;也有的靠着树杆,无聊地看着过往行人,捕捉着生意。时代进步了,人力黄包车渐渐的被三轮脚踏黄包车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包车上最有趣的,当属喇叭了。用橡胶制成㮋圆型如小汽球般的球状物,里面是空心的,口子连接在一根同样空心的铁杆上,铁杆的一头连接在车把手上。用手按压,因空气流动的原理,那橙黄色的球,就会发出“嘎咕、嘎咕”的声音,清脆响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我,还是个不会讲话,不会走路的小囡。清晨,爹还未上班,傍晚,爹下班回来,头一件事就是抱着我去城站广场溜达。在我幼小的眼里,城站广场奇大无比,新奇又好玩。我一天到晚倾斜着身子,嘴里咕咕着“婴”语,吵吵着要去广场玩,爹总是依着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会发出“嘎咕”声的喇叭,每每都要扑上去抓。当嘎咕声响起,婴童如铃铛般的笑声也咯咯咯地响起,在广场上荡漾开来。有时引起一些过路旅客,也停下来,跟着我乐,逗着我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的城站广场,是杭城交通枢纽中心,南来北往的旅客如潮水般涌流,因此也创造了此地的繁荣热闹。人多的地方,也是商机无限之地。除了各种固定的商店外,还有半固定的摊位。如卖水果的、租小人书的、擦皮鞋的…更有移动的货担,剃头担、修脚担、馄饨担、糖果担等等,真是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站广场更是各种声音的大杂烩。火车站的标牌声音,当然是火车汽笛的轰鸣声,还有车轮滚动的咔嚓声。这声音二十四小时,时断时续地发声着。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等待、盼望这声音的出现。你越是迫切,它越是迟迟不来。当你神经放松下来,昏昏睡去时,它却振聋发聩地响起。尤其是深夜,声音格外嘹亮,能感觉到房屋、地板的振动。当然,住在附近的居民,是习惯了这样的声音,只有在火车轰鸣声中,才睡得踏实,睡得安耽。一旦哪一天,声音突然消失了,会很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火车专属声音外,还有汽车“滴滴”的喇叭声、黄包车的“嘎咕”声,各种人众的嘈杂声。最吸引人的,当数各种美食的吆喝声:“冰凉蜜甜的棒冰要勿?”“阳春面来喽。”“的笃、的笃,汤圆咧、馄饨啰。”“糖炒栗子嘞。”“烘番薯呼热喷香哟。”“花生、瓜子、绣球糖哟。”吆喝声在广场上空飘荡,口水在饥肠辘辘的过客口中打转。实在太诱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夜,当火车声暂时沉寂,从远处传来“梆、梆”的梆子声,由远及近,那是馄饨担或米粥担过来了,又渐渐地隐入黑夜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