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夜明珠,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宝石,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它是指一类在黑暗中能够自行发光的宝石,主要由荧光石、夜光石等矿物组成。这些宝石在夜晚无需外界光源即可发出明亮的光芒,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p> <p class="ql-block">夜明珠的主要成分多样,包括萤石、方解石、黄铁矿以及部分钻石等。其中,萤石是最常见的夜明珠类型,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氟化钙(CaF2),这种矿物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能够发出荧光。夜明珠的成因与地质运动密切相关,经过几千万年的火山岩浆喷发和地质运动,含有发光稀有元素的矿石逐渐聚集形成。这些元素在受到外界能量(如日光、紫外线)的激发后,会释放出光子,经过多次反射和散射,最终从宝石表面释放出来,形成所见到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武汉展览的最大的夜明珠</p><p class="ql-block">武汉展览的最大的夜明珠是一颗直径2米、重11吨的超大夜明珠,价值2.5亿元人民币。这颗夜明珠在夜间可以发出绿色光亮,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它目前由非国有博物馆协会会长、武汉天人合一奇石博物馆长刘明利收藏,并在2023年1月18日亮相于武汉临空港迎春庙会,成为国内室外展出体积最大的夜明珠!</p> <p class="ql-block">夜明珠之所以会发光,主要是因为其含有特殊的矿物成分和稀土元素。以下是详细说明:</p><p class="ql-block">材料组成:夜明珠的主要材料包括萤石、方解石以及一些钻石,其中萤石最为常见。萤石,又称氟石,其化学成分为氟化钙(CaF2)。</p><p class="ql-block">发光原理:夜明珠的发光原理与矿物晶体中微量杂质有密切关系。这些矿物在自然界结晶时,会有少量的稀土离子掺杂入其中,形成发光中心。当这些稀土分子吸收外界能量(如光照)后,其外层电子会跃迁到激发态(高能状态)。而当外界光照撤销以后,稀土分子要从激发态变回基态(低能状态),就会以辐射方式释放能量,发出荧光。</p><p class="ql-block">荧光过程:夜明珠的荧光过程通常很短,但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它长时间发光,是因为夜明珠中的稀土物质并非纯粹的稀土元素,而是包括了基质并掺杂了激活剂(一般是重金属),导致基质的晶格畸变,形成陷阱能级。光照跃迁的电子在陷阱能级中与激活剂的离子复合形成激发态,并长时间停留在这个状态,从而持续发光,这便是磷光效应。</p><p class="ql-block">物理特性:夜明珠的发光还与其物理特性有关。由于它是自身激发而发光,只要处于从高能状态变回低能状态的过程,均会发光。因此,当光照断开或者变弱时,夜明珠就会发光。不过,夜明珠白天发光一般比较弱,还没背景光亮,所以我们通常看不出来。</p><p class="ql-block">类型分类:夜明珠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永久发光的,一种是长余辉型的。前者无需光照便会发光,因为其激活剂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自身就可以激发。长余辉型的则需要光照,靠外界能量激发后才能发光,市面上常见的都是这种类型。另外,夜明珠的寿命不是永久的,当它们衰减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发光了,特别是人造夜明珠,寿命通常较短。</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夜明珠的发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其特殊的矿物成分、稀土元素的掺杂、物理特性以及发光机制等。</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夜明珠</p> <p class="ql-block">小知识;萤石</p><p class="ql-block">常见的夜明珠大多是萤石,除了在首饰和装饰方面的应用,萤石在工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p><p class="ql-block">萤石是自然界中唯一能大规模提炼出氟元素的矿物,这使其在工业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被列为我国24种战略性矿产之一。</p><p class="ql-block">在化工领域,无论是农药中间体的生产,还是医药合成原料的制备,抑或是高端制冷剂的制造以及高性能氟聚合物的合成,都离不开萤石的支撑。</p><p class="ql-block">在冶金领域,萤石以其出色的助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工艺中;而在建材行业,萤石凭借卓越的着色能力,为瓷砖、玻璃和陶瓷等产品带来了多彩的外观。</p><p class="ql-block">萤石在光学领域也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包括高透光性和低色散性,这使它成为精密光学仪器的理想选择,例如望远镜、显微镜以及摄影镜头等。</p><p class="ql-block">萤石在环保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亦日趋显著。烟气脱硫技术中,萤石被用作高效脱硫剂。在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领域,萤石亦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