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米兰

许先生

<h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文化米兰</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许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觉得,米兰是个时尚之都,Shopping之都,而且许先生的米兰印象,是雨中的Shopping,是雨中的Shopping之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踏上米兰,因晚点近半夜。从机场转火车,在中央火车站打车到旅馆,已是午夜时分。隐隐约约看到了午夜的米兰大教堂,在静穆中,有些亲切,有些倦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意味深深》中,许先生的《意大利随想曲》,奏响了,第一乐章,意味弥新,青春而激情;第二乐章,意味渐浓,心醉而浓烈;第三乐章,意味深深,深长且久远…许先生的《文化米兰》是尾声,但愿先生的《文化米兰》是华彩,是主题再现,美好而痴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先生有点胆怯Shopping,先生心中的米兰,是文化米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米兰,因建筑、时装、设计、艺术、绘画、歌剧、经济、足球、商业、旅游、媒体、制造业、金融等闻名于世,前西罗马帝国首都,伦巴第王国首都,米兰公国都城,现为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欧洲三大都会区之一、世界最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uomo广场上的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完成于1813年,一首用大理石写成的诗歌,登上屋顶可欣赏2245尊大理石雕像,她是米兰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天一早就要打道回府了,先生想碰碰运气。</p> <p class="ql-block">心怡斯卡拉歌剧院已久,在登顶米兰大教堂后,穿过维多利亚二世拱廊,膜拜了达芬奇的雕像,直奔斯卡拉歌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二世拱廊,古典又华丽的购物区,有许多酒吧及高级的餐厅,回廊呈十字交叉,有象征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四大陆的镶嵌画。斯卡拉歌剧院,位于拱廊的另一端,是声乐家们梦寐以求的表演舞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卡拉歌剧院左边是供游客参观的博物馆,左侧门是剧院书店,书店通往地下的售票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先生上前打听,问了一下书店的服务员,这两天有没有演出,小姑娘说,今晚没有,但可以从旁门购票参观歌剧院。先生斩钉截铁:我是要看演出的!姑娘看先生很认真:明天晚上有歌剧,没有预定的话,明天上午来购票。顿了顿,又跟先生说,今晚有交响乐,不在剧院,在广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姑娘耐心地跟许先生说,今晚有交响乐团的演出,免费的,在广场。先生认真问怎么走,她特地走到门口,给先生指了指斜对面的拱廊,穿过它,就是广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Duomo广场上如此庞大的忙活,又是巨型搭台、又是大波警力,就是为了今夜的广场交响音乐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今晚有重磅演出,择日不如撞日啊!许先生再一次和美好不期而遇,邂逅美好!</p> <p class="ql-block">傍晚,在酒店小憩后,排队安检,又排队在拱廊的大门口Aperol Spriz店等座,约莫半个小时,有了一个面向广场的绝佳小桌,于是,一杯Aperol Spriz、一份意面,酒吧的音乐还在飘着,大教堂巍峨耸立、红光满面,Duomo广场人流如织、风情万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点三十分,酒吧的音乐嘎然而止,米兰Duomo广场斯卡拉史诗级交响乐盛典隆重开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晚全球转播米兰Duomo广场斯卡拉史诗级交响乐盛典,今晚的米兰,将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的史诗级交响乐盛会将如期在米兰Duomo广场举行,全球多个国家将会对这场世界级音乐盛宴进行直播或转播,德国,法国,希腊,拉脱维亚,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等欧洲国家将可以观看现场实时直播,而韩国,北非,中东、日本和中国将在稍后进行转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兰斯卡拉剧院每年都会为学校和市民举办一系列音乐活动,一方面推广自己高品质的音乐,一方面让更多人受到音乐的熏陶。近几年,斯卡拉每年都会在米兰大教堂前举办露天音乐会,邀请当地人免费来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会当晚Duomo广场站满、坐满了听众,整个市中心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先生先是在Aperol露天酒吧里,大舞台的靠大教堂这边的后方,隔着一层玻璃墙感受全局;紧接着,买完单,潜入其中,直奔最大屏幕,感受自新大陆;后来干脆,缓缓深入,终于定格在紧挨着座椅方阵的正后方,离指挥四十、五十米处,沐浴音乐,沐浴喜悦,沐浴美好,是啊,如果音乐,如果交响乐,都如此这般,都如此广场,都如此接地气,该是多么的震撼!该是多么的完美!</p> <p class="ql-block">震撼啊,伟大的震撼,磅礴的大教堂、磅礴的交响乐、磅礴的广场、磅礴的气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如此史诗级的交响乐盛会之前是有铺垫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大利媒体报道: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将于6月9日连续第七年在米兰Duomo大教堂前为市民呈上一场免费的交响乐视听盛宴。晚上21:30分,米兰斯卡拉爱乐乐团将举办第七届米兰音乐会,这是一场在米兰大教堂广场举办的年度免费交响乐音乐会,将大教堂广场变成一个星空下的音乐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兼UniCredit主席Fabrizio Saccomanni确认米兰音乐会将免费向公众开放,表示「米兰音乐会对所有人免费开放,充分体现了乐团和UniCredit的价值观,通过伟大的音乐会将音乐更贴近广泛的受众,从而凝固我们的社区。这些音乐会是所有人凝聚和成长的场合,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uomo广场露天音乐会上,七个巨型屏幕和一个高清HIFI音频系统将保障数万民观众从广场的任何一地都能有沉浸式体验。对爱乐乐团来讲,最好的音频技术将保障声音以最自然的方式拾取,因而132 L-Acoustic扬声器制作的音响系统和120个麦克风将为其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Rai频道将在RaiPlay门户网站和Radio3及Rai 5频道上实时转播这场高清音乐会,包括德国,法国,希腊,拉脱维亚,捷克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并在韩国,北非,中东日本和中国在内都能收看音乐会直播或转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兰Duomo广场露天音乐会为响应环保号召,特别推出「没有塑料」的口号,所有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将使用铝制水瓶取代一次性瓶饮水,同时爱乐乐团也邀请爱乐之士前往音乐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点半,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将在星空点衬下奏响乐章,作为惯例,每年米兰市政府都会邀请享誉世界的指挥家坐镇帐中,今年挥起露天音乐会指挥棒的是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音乐会上,斯卡拉剧院管弦乐团先是演奏了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的第9号交响曲《自新大陆》,随后为致敬意大利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多产作曲家尼诺·罗塔 Nino Rota(教父电影配乐),乐团演奏了其作品组曲,之后乐团又演奏了由意大利导演费德里柯·费里尼 Federico Fellini指导的1957年奥斯最佳外语片《大路La Strada》的配乐组曲。</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音乐会,无以伦比的音乐会,Duomo广场音乐会,在两个意大利艺术天才尼诺·罗塔和费德里柯·费里尼联手合作的电影《乐队彩排 Prova d’Orchestra》的配乐演奏中落下帷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先生伫立在Duomo广场中央,久久、久久地不愿离去,午夜的、依然明朗的米兰夜空,散发着一种芳馨,一种音乐的芳馨从星空飘来,又弥漫到周遭每一个角落,午夜的、依然明朗的米兰夜空,散发着一种喜悦,一种文化的喜悦从心头漫起,又延伸到四周所有人的脸上!</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喜悦中流淌,第二天清晨,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穿过维多利亚二世拱廊,许先生第一个排在斯卡拉剧院门口,如期先终端机上注册预约,如期第一个在地下售票处,买到了右边第二包厢的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生满怀喜悦,走进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艺术殿堂——米兰斯卡拉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斯卡拉歌剧院是一座新古典式三层黄色建筑,是全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也是世界上享有盛名,音响效果最好的歌剧院,被誉为「世界歌剧的圣殿」,能在这里登台演出,是所有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夙愿,任何一部作品一旦在这里获得认可,立即会被当成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卡拉剧院的前身是大公剧院,它的房基是1381年维斯孔蒂的夫人雷吉娜·德拉·斯卡拉用她的兄弟送给她的大笔遗产捐建的一座教堂的遗址,这座教堂用的是她的姓,即斯卡拉。1776年,大公剧院毁于一场大火。奥地利女皇玛丽娅·泰雷莎下令「建造全欧洲最好的剧院」,著名建筑师朱塞佩·皮耶马里尼在原址上盖起新剧院,命名为斯卡拉歌剧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剧院外观庄重大方,内部装修极为豪华。剧院舞台深、宽、高分别是29.3米、26.6米、27.5米。面积780平方米的舞台内藏着14个能转动的小舞台,只要剧情需要,随时可调整角度。池座面积405平方米,有座位678个,上面的拱形屋顶高约20米,一盏极大的水晶吊灯由屋顶垂下,吊灯重达一吨半,由象征一年的365盏小灯组成,富丽堂皇。剧场呈马蹄形,3面是6层楼座,1至4层为包厢,有240个包厢,每个包厢有6个座位,最上面两层是普通座,共有409个,另可售100张站票,总共可容2600多观众。全场均为红色座椅,墙上是白、金、栗色错杂相间的装饰,显得极为豪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剧院的观众大厅为马蹄形,但剧院的音响效果美妙无比,这得益于设计者的巧妙处理。指挥大师伯恩斯坦曾极力夸它的音响完美,举世无双,还说皮耶马里尼的设计每次都令他激动不已。这出色的音响效果才是这一剧场最为出名的主要原因。马蹄形剧场由于墙面是弧形,所以反射声很容易向后环绕,使声场不均匀,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造成声响聚焦现象,但斯卡拉歌剧院却能始终保持优美的音响效果,可见建造者的高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斯卡拉歌剧院不仅在歌剧和艺术事业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在政治方面也起过重要作用。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瓦格纳、比才、德彪西、普契尼等人的歌剧经常在这里上演,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人的交响乐作品也多次在这里折服了众多听众,而威尔第的作品则唤起了民族意识,大大鼓舞了意大利人民反对外族压迫的士气。</p> <p class="ql-block">今晚,在世界上最富盛名的艺术殿堂——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斯卡拉歌剧团上演「最后一位神童」和他被遗落90年的彪炳之作 ——科恩戈尔德与歌剧《赫莉亚娜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恩戈尔德,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恩戈尔德1897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尔诺(现在属于捷克),其父是音乐评论家,4岁时随父搬到维也纳,在那里跟随有成就的音乐家学习音乐。1906年经马勒介绍从策姆林斯基学习,17岁时就写出两部歌剧。1920年他因谱写歌剧《死城》一举成名。1934年流亡美国,为好莱坞写作大量电影配乐。他为影片《侠盗罗宾汉》谱写的配乐被列入《AFI百年百大电影配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作品为后浪漫主义风格,气魄宏大,旋律优美,配器生动,唯风格略嫌保守。后世的电影音乐作曲家约翰·威廉斯深受其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赫莉亚娜的奇迹》,是科恩戈尔德的第四部歌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部深蕴神学、哲学、伦理学议题的歌剧杰作,严肃、深邃、深沉,人性的温暖、伦理的冲突、神性的张力,透过神意审判和神迹彰显,在开放性的结局中向我们发问着、探寻着未知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三幕歌剧,戏剧冲突在脚本中并不明显,故事进程也略显缓慢。本作的脚本作者为编剧家穆勒艾尼根,他曾多次和科恩戈尔德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科恩戈尔德却为它配上了精彩至极的音乐:故事的时间未知、地点未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某个禁止欢声笑语的王国中,一位流亡至此的陌生年轻人由于为这个王国带来了欢笑而被囚禁在监狱,王国残暴的统治者下令处死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在死刑的前一晚,统治者的妻子,即王后赫莉亚娜来探望这位年轻人,在年轻人央求她抚摸她的头发、脚趾之后,居然请求一睹她赤裸的胴体,她并未拒绝。在另一间停留的国王听到了他们的交谈,闯入监狱并目睹妻子在陌生人面前全身赤裸,愤怒的他找来了法官并要求审判赫莉亚娜,在这个王国中,导致婚姻破裂者将被处以死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官请赫莉亚娜陈述,她违心地说自己并不爱那个陌生人,陌生人则请求赫莉亚娜杀死他以免除她的罪过,赫莉亚娜不肯,年轻人亲吻了她之后在她面前自尽。围观的人群喜爱这位为他们带来欢笑的年轻人,一致要求将他复活,并未了解到实情的国王也希望让这位年轻人复活以便讯问,于是他请求神意裁决——祭献者便是妻子赫莉亚娜,她需宣誓,如果不能令这位年轻人复活,她将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宣誓的过程中,赫莉亚娜道出实情她真的爱上了这位年轻人,愤怒的人民要求处死赫莉亚娜。赫莉亚娜用深情的回忆向神诉说以求忏悔,本以为生还无望的她突然发现年轻人真的复活了。年轻人放逐了残暴的国王,并和赫莉亚娜一起升入了金光闪耀的天空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品涉及的主要人物虽并不算多,然而由于科恩戈尔德历来的大编制配器思路,合唱团成员数量庞大,边演边唱,在那些需要全体出场的段落时,几乎占据了一半还多的舞台空间。</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斯卡拉歌剧院,置身于歌剧中,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挥之不去,是一种假装,是一种高雅,是一种净化,是一种升华,抑或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美好如梦如幻,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喜悦,是一种美好,是一种文化,沁入芳菲,沁入身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许先生感慨,文化米兰!先生庆幸,许先生的文化米兰!</p>